陳鍇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新聞行業(yè)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尤其是各種新媒體和移動終端的出現(xiàn),人們更喜歡積極主動地到網(wǎng)絡中搜索感興趣的信息,改變了以往人們對新聞信息的被動接受地位。而文學屬于劇本、小說、散文等表現(xiàn)手法,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感染力,將其寫作手法運用到新聞寫作中去,不僅可以打破傳統(tǒng)新聞寫作的死板形式,而且還能夠為新聞寫作增添新的活力,增強新聞內(nèi)容的生命力和靈活性,有利于滿足基層受眾的閱讀心理和需求,吸引更多的讀者受眾,從而實現(xiàn)新聞報道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新聞寫作;文學手法;借鑒技巧
前言
新聞媒體事業(yè)不斷發(fā)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能夠促進信息的高效傳播,使人們最快了解到重要信息。在新聞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逐漸與文學相結合,將文學中的文學氣息與文學的寫作技巧進行借鑒,更加促進了新聞媒體事業(yè)的發(fā)展。這中借鑒文學技巧創(chuàng)作的新聞,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后來我國蕭乾、慕青等人也將文學元素加入新聞中,使新聞更具有文學性。為了滿足人們對于新聞的發(fā)展需求,使新聞更具特色,在新聞寫作中加入文學元素不僅能夠使新聞具有文學性,還能夠吸引讀者,形成獨具一格的新聞報道,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1、新聞寫作中運用文學手法的必要性
首先,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的同時,更加關注自身精神世界的滿足,在新聞媒體數(shù)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新聞媒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獲得長期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要借鑒大量的文學手法,進行新聞寫作的創(chuàng)新,從而贏得更多受眾的喜愛和支持。其次,文學寫作具有一定的修辭性和想象性,將其運用到新聞寫作中去,不僅可以提升新聞作品的生命力和靈活性,同時還能夠增強新聞內(nèi)容的感染力,讓讀者在了解新聞內(nèi)容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所以,筆者認為新聞寫作應該適當借鑒和參考文學手法,不斷提升新聞作品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緊緊吸引住讀者的眼光,增強閱讀效率和質(zhì)量,為新聞媒體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
2、文學手法在新聞寫作中的運用技巧
2.1標題對文學手法的借鑒
標題作為新聞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讀者目標的最關鍵因素,往往一個好的標題會激發(fā)讀者閱讀文章的欲望和興趣。通常情況下,新聞標題主要就是將新聞內(nèi)容概括出來,讓讀者可以了解新聞所介紹的內(nèi)容,所以我們在新聞標題設計中,應該盡可能地運用文學技巧,讓標題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從而吸引廣大讀者的注意力。例如,在習近平總書記下鄉(xiāng)考察的新聞中,騰訊新聞運用了這樣一個標題: “村民請習大大吃花生” ,比較一下,這一標題與“習近平總書記到某地考察”之類的標題,哪一個更加生動和形象呢?哪一個更能激發(fā)受眾的閱讀興趣,通過標題讓基層受眾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與群眾的親近之感呢?答案是明確的。
2.2 新聞主體對文學技巧的借鑒
2.2.1設置懸念。在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可見設置懸念的地方,在偵探小說中經(jīng)常可見懸念的設置,新聞作品同偵探小說類似,均是將讀者預知而未知的事件告知讀者,抓緊讀者的心理,在矛盾沖突中設下懸念,從而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引人入勝。但是在文學作品當中,由于文章需要可以對事件進行藝術加工,制造懸念。而新聞寫作卻不能對事件本身進行修改,只能夠使事件的表述更加清楚鮮明,能夠吸引讀者注意力就可以了。
2.2.2抓住特點
新聞寫作如果只注重寫事件的“共性”,就會失去自身的“個性”,從而使文章千篇一律,毫無特色。新聞作品要想抓住特點,就要捕捉事件所獨有的信息,并且準確地轉(zhuǎn)達給讀者。因此,如果能在繁雜的事實材料中,找到那些特點鮮明,形象生動,能夠準確反映時代精神面貌的事物,并且在寫作中將其表現(xiàn)出來,就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新聞寫作中,抓緊細節(jié)描寫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在這些地方如果能夠進行良好的運用,也可以達到見微知著的效果。
2.3修辭手法的運用
修辭是文學寫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法,能夠提升語言表達的整體效果。同樣的,將修辭手法適當?shù)貞玫叫侣剬懽髦腥ィ梢允沟眯侣剝?nèi)容描寫更加鮮明,提升新聞內(nèi)容的可讀性和感染力,為受眾帶來一種現(xiàn)場畫面感,增加對新聞內(nèi)容的印象。要想將修辭手法靈活高效地運用到新聞寫作中,記者應該注意以下要求: (1)記者應該多閱讀一些文學作品,熟悉文學作品的寫作手法,學習文學語言的運用,在新聞寫作中盡量運用精煉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確保文章內(nèi)容具有較強的生動性;(2)從基層群眾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尋找寫作靈感和思路,盡量運用一些生活性語言,這樣才能更加符合基層受眾的閱讀需求;(3)在寫作中應該注重對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提升新聞寫作的質(zhì)量。例如,在習近平總書記下鄉(xiāng)考察的新聞中,這是一種時政新聞,往往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嚴肅性,新華社記者在報道中運用修辭手法高度簡潔地描寫了村莊景色--“村頭河堤兩旁的柳樹已經(jīng)開始吐出嫩芽”,這樣簡短的一句話,既表達了當時村民的激動心情,又達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
2.4烘托和渲染的運用
烘托渲染作為文學寫作中常用的寫作手法,其主要就是通過烘托氣氛、渲染環(huán)境,來增強文章內(nèi)容的立體感,能夠引導讀者層層深入到文章中去,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印象和感受。在描寫環(huán)境和景物的寫作中,烘托和渲染手法的運用非常重要,通過渲染手法來描寫環(huán)境,可以使文章內(nèi)容更加形象生動,更加突出背景的特色。而運用烘托手法來描寫景物,可以將人物和景物進行鮮明對比,將人物思想和心情充分體現(xiàn)出來,為讀者帶來一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體驗。與繪畫技巧相似,烘托手法的運用,能夠?qū)⑽恼轮黝}更加鮮明地表達出來,通過一些次要內(nèi)容做陪襯,能夠更加突出主要事物的特征。因此,新聞寫作應該注重烘托和渲染手法的運用,在描寫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的同時,更加突出主要事物的特點,讓讀者更容易抓住文章主要內(nèi)容,加深對新聞內(nèi)容的印象。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背景下,基層受眾對新聞內(nèi)容的閱讀心理和需求發(fā)生了重要改變,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聞媒體的市場地位,獲得更多受眾的支持和喜受,我們通過借鑒和參考文學寫作手法,將修辭手法、烘托手法以及渲染手法適當運用到新聞寫作中去,不僅能夠提升新聞內(nèi)容的可讀性,增強新聞的生動性和活潑性,為受眾帶來一種深刻印象,從而獲得更多的基層受眾,而且還有利于實現(xiàn)媒體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威.淺談如何在新聞寫作中借鑒文學手法的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3,04:216-217.
[2]李玉峰.如何在新聞寫作中借鑒文學寫作手法[J].赤子(上中旬),2015,11:57.
[3]喻波.新聞寫作借鑒文學手法的技巧研究[D].湖南大學,2010.
[4]額爾敦陶格陶.文學寫作手法在新聞寫作中的運用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