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男
【摘要】:多糖不僅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藥理作用,而且來源廣泛、細胞毒性低,是一種理想的藥物和功能性食品開發來源。本文研究多糖類藥物的化學結構,通過舉出不同種類多糖類藥物的例子,對其給藥問題進行多方面的綜合研究,闡述用藥效果。
【關鍵詞】:多糖類;化學結構;給藥方法;用藥效果
多糖是糖類物質之一,又稱多聚糖,結構復雜,可作為藥物應用到各類疾病的治療中。迄今為止,許多研究者針對多糖類藥物的應用問題進行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臨床實踐經驗,對多糖藥物的應用以及給藥問題進行了總結。
1 多糖藥物的化學結構
多糖藥物化學結構分為初級結構與高級結構兩種類型。初級結構以糖基的構成以及排列順序等為主,相比之下,高級結構更復雜。以香菇多糖為例,該多糖類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功效,具有一定的分支度,且包括部分側鏈,抗腫瘤活性效果顯著[1]。有研究指出,將尿素加入到香菇多糖中,容易對多糖立體結構造成影響,致使其活性降低乃至消失,抗腫瘤活性效果下降[2]。
2 多糖藥物應用進展
2.1 真菌多糖的應用
真菌多糖一般由真菌子實體分離而形成,具有調節細胞生長的功效,活性較強,抗衰老效果較好。臨床研究發現,真菌多糖在香菇以及茯苓等藥用真菌中顯著存在,入藥后,可有效增強機體抵抗能力,降低腫瘤等各類疾病的發病率,對人類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較大的價值。
除香菇多糖外,云芝多糖以及靈孢多糖等,同樣屬于真菌多糖類的主要代表藥物。靈孢多糖一般用于重癥肌無力等疾病的治療,可通過對生物體細胞活性的調節,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使肌無力癥狀得以改善。香菇多糖臨床應用范圍較廣,結構以三螺旋結構為主,藥物內部β-1等葡聚糖主鏈以及C6上分支側鏈相結合,使得藥物的抗腫瘤效果得到了凸顯。
2.2 細菌多糖的應用
根據多糖形態劃分,可將細菌多糖分為胞內多糖以及胞外多糖等,與前者相比,后者種類多,質量穩定,應用優勢相對明顯,因此得到了臨床的廣泛重視。右旋糖酐以及莢膜多糖屬于細菌多糖中胞外多糖的兩種主要形式。角膜多糖一般用于腦膜炎等疾病的預防過程中,臨床可將該類多糖制成疫苗類藥物,使之作用于人體,達到降低腦膜炎等疾病發病率的目的。
2.3 動物多糖的應用
糖原、甲殼素以及透明質酸等,屬于動物多糖的代表類藥物。前者在動物體內廣泛存在。甲殼素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種,可轉換為殼聚糖,在藥物制作過程中,能夠發揮一定的輔助作用。透明質酸又可稱為酸性黏多糖,臨床應用效果同樣較好。
肝素類藥物為動物多糖的一種,具有抗凝以及抗血栓的功效,以低分子肝素應用最為廣泛。硫酸軟骨素同樣屬于動物多糖類藥物的一種,一般用于保健食品以及藥品的制作過程中,具有預防心血管系統以及肝、腎等系統疾病的效果。透明酸質具有靶向治療的效果,采用關節腔內注射方法給藥,能夠有效抑制關節腔的炎性反應,達到減輕患者痛苦,增強患者肢體功能的目的。
2.4 植物多糖的應用
常見植物多糖,包括淀粉以及纖維素等,兩者均屬于高聚物,前者一般作為賦形劑而應用,后者則可發揮粘合劑的功效。注射用黃芪多糖,屬于植物多糖的一種,臨床用藥可發揮調節血液細胞白細胞數量、增強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腫瘤患者放化療后的機體健康的維護過程中,可有效提高放化療的安全性,提高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壽命。
3 多糖藥物的給藥問題
3.1 給藥方法
多糖藥物給藥途徑一般包括口服、注射以及外用3種,根據患者疾病類型以及多糖藥物類型的不同,需采用不同方法給藥。以臨床常用的肝素注射液為例,該類多糖藥物的給藥方法一般以皮下注射為主。香菇多糖既可通過口服方法給藥,也可通過注射方法給藥,口服給藥,藥效溫和,保健效果明顯,注射給藥,藥效可在短時間內快速發揮,起效快,在增強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效果顯著。
不同多糖藥物半衰期不同,為確保藥物效果能夠更好的發揮,應通過小鼠實驗的方法,對多糖藥物的毒性以及半衰期問題進行研究,以控制給藥劑量以及頻率,使藥效達到最好。
3.2 用藥效果
就目前的情況看,多糖藥物作用主要集中于抗腫瘤、抗感染、抗病毒以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1)抗腫瘤:真菌多糖中的香菇以及茯苓多糖,均具有抗腫瘤的功效,可用于腫瘤患者的輔助治療中,提高疾病治療有效率。(2)抗感染:夾饃多糖,主要用于由感染所引發的腦膜炎等疾病的治療,抗感染效果明顯。(3)抗病毒:有研究顯示,真菌多糖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輔助治療,能夠提高疾病治療有效率,證實了多糖藥物的抗病毒功效。(4)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肝素具有抗血小板以及抗凝的功能,用于心肌梗塞以及腦梗的治療,能夠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結論:
目前,臨床對多糖藥物的開發以及應用,已經初顯成效,在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對該類藥物的研究,以使之臨床價值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進一步提高人類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文婕,范穎. 多糖及其衍生物在藥物傳遞系統中的應用研究新進展[J]. 藥學進展,2011,11:496-503.
[2]郟亞靜,南文濱. 普魯蘭多糖納米粒作為靶向抗腫瘤藥物載體的研究進展[J]. 新鄉醫學院學報,2016,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