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臻 唐羚 姜力群
【摘要】:高校國際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的趨勢和必然選擇, 要明確醫學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把握醫學院校在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進程中所面臨的現實阻力,并積極探索構建國際化師資隊伍的新路徑,努力培養高質量的醫學人才。
【關鍵詞】:師資隊伍;國際化;研究生教育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歷史趨勢。我們應從思想觀念的轉變,出國資源的利用和教師引進、培養的角度出發,通過營造國際化大氛圍,完善國際化新舉措,造就一支師德髙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國際化師資隊伍,是醫學院校實現教育國際化,提升教育競爭力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應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醫學生國際化質量、擴大國際化師資隊伍、開展廣泛而優質的國際合作項目,以促進我校醫學教育的國際化發展。
一、醫學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醫學教育關系到人世間最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人的生命和健康。在從業標準國際化的背景下,醫學教育需要有一個為世界各國認可的最低基本要求。世界各地的居民不分種族和階層,理應享有同樣行業標準的基本醫療服務。生命價值的同一性反映了醫學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性。醫療服務市場的逐漸對外開放,醫學教育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醫學院校的挑戰。因此,我國要加快醫學教育國際化的進程,在醫學人才培養的理念、模式以及質量標準方面,向國際化標準接近或趨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教師作為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主體,是高校的核心力量,因此,高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也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核心部分,要實現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首先必須實現高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國際性醫學教育最低基本標準的確定、被普遍接受和實行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醫學教育國際化的過程。醫學教育的國際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可以預見,它將對醫學教育的全面持續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醫學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中的現實阻力
我國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有顯著提高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國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與國外著名大學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首先,我國久遠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傳統,使我們的醫學教育形成了明顯的特點。我們的醫學教育偏重于傳授知識,對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則有明顯不足,因而在教育體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與國際先進的醫學教育尚有差距。要克服傳統思想的束縛,必須加強學習,加強交流,深刻反思我國醫學教育的發展過程,比較國內外醫學教育的現狀,從而形成適應醫學教育國際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使廣大師生逐步接受國際化的觀念。
其次,各國的醫學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有很大的差別,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醫學教育的學制還不夠規范。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還有許多尚待討論的問題,阻礙了醫大學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穩步發展。為此,我們應當努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積極推進全方位的醫學教育改革。我國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層次較低,所邀請的國外專家學者數量偏少,且當前我國個別高等學校對教師出國的認識和支持力度不夠,部分教師出國參加國際會議或論壇經費只能自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教師的出國積極性。
再次,國際化的醫學教育需要國際化的語言,需要廣泛的、及時的信息交流,我校師生的英語運用已有相當基礎,但距國際化的高要求尚有差距,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程度也有待提高。我們不但要進一步加強外語教學,還要創建更多、更廣泛的運用外語進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和環境,使對外交流更為直接、更為暢通。網絡信息化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和醫學科學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學校的網絡信息化水平對醫學教育國際化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醫學院校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創新路徑
我們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走國際化發展路徑,才能進一步加快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進程,提升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第一,轉變觀念,樹立師資隊伍國際化理念,營造國際化大氛圍,推動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內驅力,政府和學校應通過制定高等學校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培養方案,從政策制度上支持鼓勵教師出國深造,為高校教師出國解決資金上的后顧之憂。學校應通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允許并支持教師出國研修,以提高其師資隊伍國際化背景的比例,推動師資隊伍國際化。學校應通過職稱評定,促進教師隊伍出國研修。
第二,學校教師應從自身學術建設出發,建立并形成國際化理念,在學校國際化氛圍的背景下,逐步加強自身國際化建設。高等學校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英語水平,以滿足教師出國留學英語條件,并積極與海外高水平大學聯系獲得邀請函,盡快解決出得去的問題。開拓渠道,加大教師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國際化管理體制。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必須堅持師資隊伍走出去研修和引進來培養相結合的原則[2]。
第三、國際化的培育平臺是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保證。要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加強與國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跨國公司合作,通過學制、論文形式和內容、學分交換和互認、聯合學位等的改革和創新,積極探索聯合辦學、研究生國際聯合培養的新途徑;還要充分利用公派留學研究生項目、校級合作協議、設立資助基金等形式,選拔優秀研究生赴國外進行聯合培養。中外合作辦學是引進發達國家醫學院校先進辦學理念和成功經驗、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精品醫學人才的最佳途徑。良好的合作辦學和周密的教學安排,既體現了學校面向世界的獨特辦學理念,也保證了學校國際化醫學人才的培養。(通訊作者:鄭曉露)
參考文獻:
[1] 于海燕,張海娟.世界一流大學師資國際化過程分析[J].高教探索,2012(3):71-77.
[2]管春英,龔方紅,等.論高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