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劉鴻瑞
【摘要】:雕塑作為景觀設計中無法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藝術形式在景觀中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在雕塑和園林景觀的共同發展過程中,雕塑不僅豐富了園林景觀的形態面貌,而且雕塑與景觀的關系愈趨緊密結合,在本質上達到和諧與藝術性的統一。現代景觀設計的發展除植根于豐厚的園林傳統外,還受到現代藝術的極大影響,逐步從“從屬、配飾”的關系向整體統一的風格演化。
【關鍵詞】:現代雕塑;公共藝術;景觀雕塑
一、現代雕塑的由來:
雕塑,人類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藝術種類之一,在東西方文化中,雕塑藝術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雕塑作為重要的造型藝術,是立體的空間藝術和視覺藝術,雕塑特別是室外大型雕塑,其特有功能及價值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比擬的。古羅馬、古希臘、古埃及以及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遺存的大量精美雕塑珍品,不僅給人們以美的享受,而且為人們了解人類文明進程提供了重要的形象依據。
從廣義上講,20世紀以來的雕塑被稱之為現代雕塑,它是涵蓋了多種設計方法和表現手段的藝術流派,它的表現形式與我們所熟知的傳統雕塑有所不同,是一種新觀點和新方法,現代景觀與現代雕塑藝術互融共生,展現了人類思維由簡單到復雜,從單元向多元的發展過程。
現代雕塑的產生是傳統雕塑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現代社會中雕塑藝術家藝術創作的一種基本形態。 現代雕塑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雕塑的創作原則,啟迪了藝術家的思維,使藝術家創造出了更具鮮明時代特色的藝術作品。
二、現代雕塑的發展:
現代雕塑發展過程與環境的聯系日趨緊密。一件雕塑作品的成功與否首先要看它整體環境的存在體系與環境之間的組合關系。局部造型的獨立性與整體環境的統一性,景與物的融合,雕塑與環境的設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個綜合的設計過程。現代雕塑公共服務的職能,是通過視覺傳達的形式來闡述雕塑和城市環境中的特定內涵。一件優秀的雕塑作品可以使環境舒適宜人,達到放松、緩解壓力的作用,也會因劣質的雕塑影響人們的情緒反應和身心發展。 因此,現代雕塑作品的優劣直接影響了整個城市環境的文化發展程度以及人類精神層面的發展。
要使現代雕塑真正融入公共藝術,關鍵在于創作理念與設計方法。 其一是現代雕塑外環境的設計,即環境藝術設計;其二是現代雕塑造型由具象走向抽象化,摒棄了傳統藝術的再現和模仿,建立了藝術自身的獨立性。其三是現代雕塑自身的設計,即融入總體環境設計,服務于總體的一種局部設計。現代雕塑作品融入公共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它對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依附情結。 所以現代雕塑在提高環境藝術水平和環境美化中起到點睛的作用,因此在創作過程中,需要附和“設計”的概念。
比如現代雕塑家摩爾很注重雕塑對環境的影響,他的作品從室內到室外,按照一定比例放大,根據建筑環境的需要置放,成為環境景觀。《斜倚人像》作品中,一個有寓意的抽象化的斜倚女人像形體,大塊實體之間的穿插造型呈現出一種緊張期待的情感,淺色石材在深色背景前凸顯出來,在造型上與背景建筑形成一方一圓,一張一馳,一粗一精的鮮明對比,成為摩爾最受好評的作品之一。
三、現代雕塑與景觀設計:
自古以來,雕塑與園林有著密切的聯系,雕塑一直作為園林中的裝飾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現代社會,這一傳統依然留存。與現代雕塑相比,繪畫由于自身的線條、構圖、色彩等很容易被提取其中的元素符號,因此在現代主義的初期,便對景觀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景觀雕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一種環境藝術它憑借著自身獨特的表現形式使雕塑和景觀成了有機的整理。從藝術手法上來看,可分為直觀性的、含蓄性的、具象性的、抽象性的。從表現形式上來看包括單體雕塑、景觀雕塑、浮雕等。
早期美國的一些藝術家,特別是極簡主義雕塑家開始走出畫廊,來到遙遠的草原和荒漠,創造出了一種超大尺寸的雕塑——大地藝術。藝術家野口勇是較早的嘗試將雕塑與景觀設計相集合的人。1983年,野口勇在加州設計了一個名為“加州劇本”的庭院。在這個基本方形的空地上,他把一系列看似規則的形狀以一種任意的方式置于平面上,再以一定的敘述性喚起人們的反應和思考。
大地藝術產生之初,藝術家所追求的是一種純凈的、遠離世俗社會的藝術創作土壤。1995年,德國畫家霍德里德和雕塑家施拉米格通過飛機起降瞬間產生的靈感創造了大地藝術作品“時間之島”。在一個長400米的的大地上勾勒出絢麗的圖案,像大地上的音符一樣悠揚飄蕩。每當飛機騰空飛起或是緩緩滑翔降落地面時,乘客就能看見這個富于動感的地標,讓人們產生無限的遐想。
在辛辛那提大學設計與藝術中心,哈格里夫斯為2000年悉尼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域完成了奧林匹克大道的景觀設計,根據地形特點,因地制宜,利用樹木將不同的園區圍合成不同的空間。根據他的構想,一種藝術化的地形形式將成為奧林匹克公園的視覺中心,讓游客在游覽和運動的過程中盡情釋放自己的美麗心情。
北京天安門前那組由望柱、獅子和華表組成的漢白玉裝飾雕塑設計,使天安門的建筑顯得壯麗高大。如雕塑家傅天仇先生所分析的:“在遠距離看天安門的立面,金水橋兩旁望柱的柱頭雕刻把建筑物襯托的雄偉高大。華表主要是把云頭顯現在天安門前邊,遠看時建筑似在云中游動,構成宮殿在天上的美麗畫面。當人走到一定距離的時候,華表上的云就脫離建筑,升上空中,建筑本身規模的高大已彰顯出來。遠看時,石獅子整齊劃一,它的造型與建筑幾何平面構成鮮明對比;近看時,石獅的造型高大雄偉增強了建筑之間的空間感。
四、結語:
縱觀現代雕塑藝術,它與建筑、景觀環境關系空前共榮。在“大藝術”的概念下,認真總結景觀雕塑藝術的審美特性,展現整體環境的內在語言與內涵,把人類的思想和對社會的認識一并表現于景觀雕塑作品之中,彰顯出現代文化、文明的精神力量,所以說當代的雕塑家應該是集思想、環境、美學規劃為一體的創造者。
參考文獻:
[1]羅小未.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57.
[2]王林.開放的雕塑[M].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11.
[3]陳繩正. 城市雕塑藝術[M]. 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8.158.
作者簡介:劉洋(1988-),男 ,漢族,籍貫:山東,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北京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