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涵 謝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遠程教育在現代的教育中占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現在的許多教育機構正在發展遠程教育,遠程教育不僅進入了大學而且中小學的遠程教育也正在快速發展。但是遠程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角色也提出了改變。
【關鍵詞】:遠程教育;角色;教師角色;,遠程教育教師角色
1.研究問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變化,網絡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新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技術已經運用到了現代的中小學課程中,但是現在遠程教育也大力發展,已經慢慢的深入中小學的學習中,傳統的教師角色已不適應現代遠程教育,因此在遠程教育下教師角色的轉變非常重要。
2.相關概念界定
2.1.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中遠程就是指學生在學習上和教師在教之間在物理空間上隔著一定的距離,在時間上處于不同的時間即是教與學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從教學機構來說:隨著網絡技術的,大量的教學內容從教室搬到了網絡上,從各種文字教材的文檔到教師授課的課件,視頻,從各種形式的練習到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都可以在網上找到,這位教學機構來說提供了便利,由于現在的中小學生在在學校白天上課,是一些家長通過尋找網上的教育機構來給她們的孩子補課,因此使網上授課教育機構快速發展,使其有一大批網絡上的輔導機構的網絡,那么此時在網上課已成為趨勢。
從學生角度來說:由于班級授課制嚴重的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對成績不好的老師,在班集體中更顧不到他們的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普及在中小學中家長也會根據孩子的需要為學生報一些輔導班,此時的輔導班是在線上上課,老師和學生可以直接對話,直接上課,使現在的中小學生非常樂意接受這種方式去學習,一些學生通過網上上課來提高自己的有點,有點學生通過線上教學來補充自己的缺點,有的是在線上教學來發展自己的興趣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生可以不用整日,整月,整天的時間在學校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需要來安排自己的學業,因此,通訊技術的使用使學生可以在隨時隨地的學習。
對遠程教育的定義不同時期,不同的國家都對遠程教育做了一些定義。其中,外國學者德斯孟德.基更對遠程教育作了 一下描述:首先,在整個學習過程期間,教師和學生處于永久性分離狀態,這是遠程教育區別于面對面的班級授課制;教育機構提供學習材料的設計和發送,并同時提供學生學習支持服務;在遠程教育中,技術媒體有印刷媒體和視聽媒體和計算機的使用,使其把學生和教師聯系起來并成為承載內容的載體;遠程教育提供雙向通信,這是遠程教育與其他教學技術的運用區別開來;在遠程教育整個學習過程期間,教育機構并不組織或設立學習集體,學習者通常不在集體中,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教學,為個人專門設置的教學,這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育。
在我國丁興富教授也對遠程教育作了定義認為:學生和教師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處于分離狀態;學生自學為主、助學為輔,教與學的行為通過各種教育技術和媒體資源實現 聯系、交互和整合各類學?;蛏鐣C構組織的教育的總稱。因此在這篇文章中,以丁興 富教授的遠程教育為主。遠程教育的特征:教育對象開放,教育時空開放,教學方法開放和教育觀念開放。
2.2.教師角色
在說教師角色之前我們先定義一下什么是角色,角色是心理學中的角色概念來源于戲劇舞臺用語,把社會比作一個大舞臺,在大舞臺每個人都是都是演員,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因而角色課定義為人在社會關系中的特定位置和與之相關聯的行為模式,它反應了社會賦予個人的身份和責任。在這里角色定義就是個人在社會關系體系中處于特定社會地位,并符合社會要求的一套個人行為模式。
角色又包含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評價和角色沖突。
角色扮演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社交活動,既是在社會生活中,處于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扮演著不同角色和多種角色。
角色期待是社會上對處于一定社會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也為每一種角色規定了一定的行為規范和要求。對于教師來說,以前,人們認為教師是最有知識的人,現在認為教師是傳遞知識的人。角色評價是人們對角色行為的評論與估價,角色評價基本上分為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角色沖突是一個人在扮演某個角色或某個人在相同的時間內扮演不同的角色時會產生內心沖突。例如一位成年男教師他可能同時扮演教師,父親,子女,丈夫登角色,每個角色的期待都會不同,就是引起一定的沖突。
那么教師角色既代表教師個體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時也包含著社會所期望于教師個人表現的行為模式,它既包括社會、他人對教師的行為期待,也包括教師對自己應有責任的認識。
傳統的教師角色基本上把教師隱喻成“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是警察等一些角色定位,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教師的角色在現代教育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傳統教師角色由于過分強調教師忽視學生,強調權威性,忽視合作性,強調社會責任,忽視個體需要,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對遠程教師來說,這些角色的定位更不適合于遠程教師。
2.3.遠程教育的特征
遠程教育的特征:遠程教育的兩個基本特征是“對象特殊性和過程特殊性”。遠程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主要體現在教師(教育者)和學生(學習者)之間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在空間上,遠程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一般并發生于同于物理情景之中;在時間上,遠程教育中的“教師的教”與“學生之學”及他們兩者之間必要的互動機制,也通常并不同步進行。這個特點是遠程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最根本的地方[2]。
3.遠程教育的發展的歷程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在遠程教育下,在教學媒介、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等多種因素的不斷變化中,遠程教師的角色也會發生重大變化。
遠程教育的基本內涵:現代的遠程教育,就是指教育機構通過對各種教育資源的制作與整合,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尤其是利用網絡傳輸的方式,實現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形式。其發展來說,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郵件傳輸紙介質為主的函授教育;二是以廣播電視、錄音、錄像為主的廣播電視教學階段;三是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與遠程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網絡遠程教育階段,而此時我們正處于第三階段,網絡教育階段。
3.1.函授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函授教育首先產生于英國等西方國家,由于當時工業革命的影響,是使西方國家最早進入了工業化時代,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大力發展了印刷術,印成了各類的教育教材,和當時郵件的使用為函授教育提供了基礎。西方國家在新大學運動的前提下使函授教育進一步發展。函授教育創造了校外教育制度,打破了校園圍墻的限制,同時把學生與教師的上課形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慢慢的成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3.2.廣播電視大學的建立與發展
廣播電視大學是傳統教育學校的一種補充,廣播教育的發展是推動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許多城市建立了電視大學,主要的職能是為在職的教職工業余進修高等教育的機會。在1994年國家發表《關于廣播電視大學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意見》,使我國的廣播電視大學迎來了新發展。
3.3.網絡遠程教育階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遠程教育快速發展,網絡教育和在線教育更是發展迅速,許多高校也在使用遠程教育進行教學,現在一些中小學也正在逐步設計到遠程教育運用到課堂里,現在在中小學中,一些輔導機構抓住遠程教育這個機遇,大力開辦遠程教育,例如:新東方在線教育,昂立英語在線教育,海風遠程在線教育等,這些教育機構以一對一的網絡教學,來針對學生的弱點進行講解,每位教師在
某一時間只教一個學生,實行一對一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既是對學校大班教學的一個補充,也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
4.遠程教育的教師角色的轉變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在遠程教育下,在教學媒介、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等多種因素的不斷變化中,遠程教師的角色也會發生重大變化,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的教師的角色也應發生相應的轉變。
4.1.傳統的教師角色
從古代開始到現在,人們一直認為教師的角色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也” 或者把教師隱喻成“蠟燭”“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是警察,等等的傳統的教師角色。這些傳統教師的角色強調教師忽視育人,強調權威性,忽視合作性,強調社會責任,忽視個體需要。因此隨著現代化的發展,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在遠程教育中教師的角色必須發生改變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F代遠程教育是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為依托, 實現異地、多點 、雙向交互式與作式的教學過程。
4.2.遠程教育中的教師角色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遠程教育下教師角色的轉變做了一些研究,的龐英智認為在遠程教育中教師的角色應為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和使用者,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導航者,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知識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協作者,學習質量的監督者。并提出了在遠程教育中教師角色轉變應該滿足的要求:(1)提出轉變觀念是教師完成角色轉換的思想基礎,要求實現三個轉變, 即:從以教師“教”為中心向以學生“學”為中心轉變, 從一次性教育向終身教育轉變, 從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教師要樹立遠程教育的觀念即系統的觀念、資源共享的觀念、媒體教學的觀念以及支持服務的觀念。(2)提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師實現角色。轉變的技能基礎教師不僅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 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而且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教師更應該具備駕馭網絡技術、網絡教學技能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教師只有掌握了良好的網絡技術,才能更好的適應遠程教師的角色。
遠程教育與網絡教育國家開放開放大學學習服務中心的江小青在社會角色理論視野下遠程教育導學教師的實證研究提出了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專業學習的引導者;班級的管理者;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者[5]。北京市東城區職業大學網絡中心的劉冰博士在遠程教育理論下這篇文章中認為現代遠程教育理論主張教師圍繞學生的“ 學”而教,并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教師在現代遠程教育中應扮演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學習資源的開發者、學習群體的組織者、學習的咨詢者角色[6]。江蘇開放大學龔萬松學者認為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學習的組織者,建構學習理論提倡的學習方法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并不是教師講學生的聽的教學方式,而是教師逐漸的轉變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自我認知來提供指導;基于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學習的設計者;基于遠程特點下學習的幫助者和監督者;基于后職業教育特點下的學生的職業導師[7]。廣西師范學院的文進榮教授在論遠程教育中教師角色提到:在遠程教育中教師的角色是知識資本的配置者,優質教育資源的推送者,個性化學習顧問,有效教學交互的促進者,有效交互是消除學習者孤獨感、提高學習成效、保證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翁朱華.遠程教育教師角色與素養研究 [M].遠程教育,2013.
[2] 龐英智.論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換[J].繼續教育,2015.
[3] 劉冰.現代遠程教育理論下的教師角色重塑[J].繼續教育,2016.
[4] 龔萬松.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下教師角色的重新厘定[N].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9).
[5] 韋娟.論遠程教育中的教師角色文進榮[M].廣西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