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尤其是隨著習近平主席的上臺,反貪污腐敗的行動越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大。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民主化進程的推進,監督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泛。行政監督作為行政機關自身的監督方式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監督,按照現在社會的狀況,改革也是勢在必行。這其中涉及到的主體是多元化的,現在行政監督存在的問題十分多且形勢嚴峻。不論是行政機關自身的內部監督還是外部監督,都應行動起來,共建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化進程。
【關鍵詞】:行政監督;民主;腐敗
中國獨有的政治體制使得中國的政治民主發展進程既要在自己摸索中前進,又要在向別國借鑒中前進,這同時也是世界上每一個國家要發展政治民主應該做的。監督問題是每一個國家要發展都必須解決的問題。監督是21世紀的一個熱詞。監督制度世界各國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及作用有三:實現民主政治的必要保證,防止權力腐敗的重要機制,對公共事務進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手段。隨著社會各界的關注度上升,行政機關等機關存在的問題在大肆暴露出來,監督存在的問題也是。因此,改革勢在必行,刻不容緩。但如何改革是更重要的問題,具體的還是要在探索實施中來改進探索,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一、行政監督概述
(一)含義與內容
行政監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我所要談的是廣義的。行政監督泛指執政黨、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等多種社會力量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1]這種行政監督指的是行政主體為了實現行政目標在國家權力機構內依法享有的監督權。從理論上說,是否存在行政外向監督取決于國家權力結構的特點。西方的三權分立,立法,行政與司法三者之間相互分立制衡,既是被監督對象,又是監督主體。而中國不是三權分立,立法機關是全國最高權力機關,下放權力給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受立法機關領導與監督,是單向而非雙向。因此,中國不存在行政權的外向監督,在我國,行政監督僅僅是指行政內向監督,即行政層級監督,行政監察,行政審計等。
行政層級監督是上級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首長對公務員的所有行政行為進行的監督。主要表現為中央對地方的監督和一般的上下級監督。對于維護行政秩序,促進依法行政,保證行政公共服務目標的實現有重要作用。
行政監察制度,監察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不受其他行政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行政監察體制與行政管理體系相對應,從中央到地方分為中央,省,市(地),縣四級。監察機關也是實行雙重領導制。與一般的行政機關不同的是監察機關實行的是紀委監察合署辦公體制,即中央紀委和監察部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的合署辦公,同時履行黨紀和政紀兩項檢察職能。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行政監察機構的實際地位,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黨的紀委與政府的行政監察機關機構重復設置的問題。
行政審計監督,審計監督是國家審計機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授權,獨立審核和稽查有關公共管理部門或公共組織的財政,財務收支會計賬目,監督其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維護經濟秩序,促進政治民主化。
國家的行政監督有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以及行政機關、行政監察和審計部門等。社會的行政監督包括各種社會力量,如政黨組織、社會團體、公民和新聞媒體等。
二、中國行政監督現狀
(一)行政監督之便利
中國的行政監督體制的監督主體是多元的,所以在參與方面來說,參與范圍十分廣泛,在監督內容方面,也是十分全面的。
一可以提高行政機關的辦事效率,讓公務人員認識到他們的人民公仆身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可以減少腐敗行為,肅清吏治。在無數雙眼睛的監視下,公務人員不敢想也不敢做腐敗的事情,會自覺的讓自己的雙手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工作,不敢向別的地方伸手。減少了權錢交易,讓政府的行為暴露在陽光下,讓政府越來越清廉,越來越合格,建設服務型政府。
三可以幫助緩和政府公務人員與社會關系,建設和諧社會。近些年來官民關系越來越緊張,行政機關人員應該改變自己的態度,通過行政社會監督,來改善官民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二)行政監督之問題
近些年的腐敗及矛盾尖銳都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讓社會對政府失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滿。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使得社會主義民主進程受阻。
一是監督主體單一性與多樣性并存。
二是監督內容廣泛性與狹隘性并存。
三是監督程序的公開性與封閉性并存。
四是監督渠道的多樣化與形式化并存。
三、對中國行政監督未來展望
一是監督的運行方式要從封閉式監督向開放式監督轉變。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干部監督工作也應打破相對封閉的格局,步入開放式監督的軌道。一是監督的途徑應由組織監督向執紀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不斷拓展,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監督網絡。二是監督的范圍從工作圈向其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斷擴大有效監督的范圍。三是監督形式要由相對單一的監督,向考察預告、專項調查、談話誡勉、來信回復等多形式監督轉化,改變以往機械劃定考察范圍的工作方式,主動深入到所有“知情”群眾中,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考察工作中來,在更廣泛的社會空間內“透視”考察對象,使干部接受群眾的有效監督。
二是監督的運行程序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監督轉化。長期以來,干部監督工作的重點主要體現在事后監督上,即干部出現了不良苗頭或問題才去制止,去糾正,去查處。這種事后監督,實際上是一種被動消極的監督。那么,怎樣才能由被動監督轉變為積極監督呢? 可以從四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從加強黨性鍛煉和自身修養入手,開展思想監督;二是從引導領導干部正確運用手中權力入手,實施權力制約;三是從遏制貪污受賄、以權謀私行為等方面入手,強化組織監督;四是從增強權力運行透明度入手,引進群眾監督。通過對干部行為的全方位規范和約束,可以起到超前防范性監督的作用。
三是監督渠道由單一型監督向復合型監督延伸。采取自我監督與紀律監督并重,制度監督與立法監督并用,公開監督與隱形監督并施,組織監督與社會監督并行,審計監督與審察監督并舉等措施,逐步實行干部監督工作系統化、科學化,切實改進傳統的單純依賴紀律監督和組織監督的做法,彌補其“先天性”的不足。特別要進一步改進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辦法,堅持任期審計與離任審計、定期審計與隨機審計相結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虛假繁榮,離任留下窟窿的現象。[5]
結語:今天,行政機關人員不像是人民的公仆,人民不像是國家的主人,身份角色好像都倒了過來,社會風氣也越來越敗壞,民不與官斗等封建思想好像又重新流行起來,舉報即使賞金再高也會因為怕受到打擊報復而緘口不言。我作為一個政治學專業的大學生,對此類現象十分關注。腐敗,錢權交易等等行為就像是一棵參天大樹根上的蛀蟲,日久天長,總有一天這棵大樹會倒塌,到時候悲哀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整個國家。行政監督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監督方式,不僅僅要靠行政內部監督,還要靠行政外部監督,就是社會力量的監督。只有這樣,政府才能愈來愈清明,社會越來越和諧。
參考文獻:
[1][2][3]搜狗百科.行政監督[DB/OL].2016-12-26 http://baike.sogou.com/v206039.htm?fromTitle=%E8%A1%8C%E6%94%BF%E7%9B%91%E7%9D%A3.
[4]悄然潤物.我國行政監督體制的特點和優點[DB/OL].2016-12-26.中華論壇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0/82/74/7_1.html
[5]我的論文網.新形勢下干部監督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DB/OL].2016-12-26.http://wenku.baidu.com/view/cbc9a2a9d1f34693daef3e2f.html
作者簡介:孫悅(1995—),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