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會對時政新聞的傳播影響力形成關鍵影響,所以,不斷促使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進行適度調整,具有十分必要的實施必要性。
【關鍵詞】:時政新聞;新聞主播;播報風格
一、時政新聞、新聞主播播報風格調整必要性
本文對時政新聞的發展特征,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以及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調整的必要性等一系列內容,進行著重闡述、分析,是本文著重對“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這一主體展開核心分析的研究基礎。
(一)時政新聞的發展特征與新聞主播播報風格
1.時政新聞的發展特征
時政新聞,是對我國國家政治生活正在進行或者剛剛發生的報道總稱。時政新聞是新聞媒體代表我國執政黨與各級政府的權威聲音,具有較為鮮明的發展特征。
其一,權威性。時政新聞是相關新聞媒體對正在發生,或者剛剛發生過的政治、政策事件進行報道、宣傳的新聞形式,自然具有一定的政府權威性,執政黨權威性,能夠在新聞傳播報道領域代表政府、執政黨的政策立場。其二,政治性、政策性。時政新聞的傳播價值在于,能夠向廣大民眾傳播新近(正在)發生的政治、政策事件,其新聞報道能夠不斷彰顯政治特色、政策變遷發展。其三,時效性、實時性。時政新聞也如同其他類型的新聞,都具有明顯的時效性,是對正在(新近)發生的政治、政策事件進行直播、錄播的。也只有滿足時效性特點,時政新聞才具備新聞特征。
2.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
不同的時期,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也有不同的側重點與表現。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更多地受到政策權威性的影響,其風格主要以莊重、嚴肅為主,照本宣科、逐字朗讀式播報成為當時的主流播報風格。
進入21世紀之后,網絡、手機網絡等不同傳播平臺的興起、發展,使得時政新聞的傳播途徑日漸多元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莊重、嚴肅風格,而是不斷在播報過程中,對播報風格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調整,而適當地“播新聞+說新聞”的風格融合,平民化地播報風格等都成為很多時政新聞主播不斷調整播報風格的重要表現。
(二)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調整的必要性
1.播報風格調整是時政新聞適應時代發展,迎合受眾需求的關鍵因素
現如今的時政新聞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政府喉舌角色,而是需要更多地去體現時政新聞本身的時代涵義,這也是現階段時政新聞發展的真正價值體現。不僅如此,當下廣大社會受眾,尤其是年輕社會受眾群體的知識水平、新事物接受水平不斷提升,對時政新聞的主播播報風格也提出了更高的欣賞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實現明確調整,是適應時代發展,迎合受眾需求的關鍵因素。
2.播報風格調整是時政新聞獲得進一步長足發展的客觀需求
時政新聞作為重要的新聞形式,不僅是體現各級政府部門、執政黨意志的媒體喉舌,而且也是廣大受眾群體了解當前政治事件、政策事件的傳播窗口,而作為連接“政府、執政黨——受眾群體”的時政媒介,就必須從包括:新聞主播播報風格調整等不同的方面入手,進行不斷地嘗試性發展,這才能使得時政新聞獲得進一步的長足發展。
二、新時期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的發展特點
從注重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藝術化、播報風格平民化、播報風格多元化等發展特點入手,進行明確闡述,并著重展現時政魅力,迎合節目受眾,尋求主播個性。
(一)彰顯風格藝術化
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調整,需要以表現時政新聞核心價值為主體,通過彰顯播報風格藝術化特點,逐步展現出時政新聞的時政魅力。時政新聞的發展,代表著政策(政治)事件播報的成熟化、高效化,廣大受眾群體可以通過觀看時政新聞,第一時間了解到當前國內、國際政治態勢,了解黨和政府在任何事件上的態度、立場。給受眾群體帶來實時、高效、準確、多元化的新聞傳播體驗,這是時政新聞的魅力所在。而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調整,就是在不斷更好展現時政魅力的前提下,形成藝術化的播報風格。
歸納而言,原有的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更多地傾向于莊重與照本宣科,這樣的播報風格很難適應當前時代發展,也難以真正凸顯時政新聞的核心魅力,而促使新聞主播風格藝術化,賦予播報內容、播報方式更多地藝術性,不僅不會影響時政新聞的權威性、政治性,而且還能形成更為明確的播報特色。
(二)注重風格平民化
原有的主播播報風格過度地追求播報的嚴肅性,雖然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播報時政新聞的準確性,卻因為嚴肅性的過度追求,拉遠了時政新聞主播與廣大受眾群體的傳播距離,所以,現有的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要注重平民化的發展與探索。
時政新聞主播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用樸實、易懂的播報語言為廣大受眾群體傳播不同的時政新聞,而播報風格的平民化,能夠拉近新聞主播與受眾群體的距離,并且,可以使得受眾群體更好地與時政新聞、新聞主播進行交流。
(三)展現風格多元化
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的多元化展現,是以尋求主播個性,打造獨特化時政新聞的關鍵因素。越來越多的時政新聞不斷涌現,且新聞節目定位也逐步呈現細致化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時政新聞核心形象的新聞主播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形成能夠凸顯自己業務優勢的播報特點。
比如: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新聞主播長嘯,經過多年探索,他的播報風格更多地表現為:干練、精確。東方衛視《東方新聞》的新聞主播葉蓉則更多地傾向于知性、睿智。而對不同播報方式的探索,使得這些新聞主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播報風格。
三、促使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發展的對策
促使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發展,就必須結合新聞主播播報實際情形,從掌握時政新聞時代特點,促使播報風格良性塑造;以報道定勢為基礎,實現生動多變與質樸自然相聯系;堅持適度原則,實現播報風格調整合理化、科學化等一系列對策、舉措入手,形成必要的發展保障。
(一)掌握時政新聞時代特點,促使播報風格良性塑造
時政新聞新聞主播必須要掌握時政新聞的時代特點,迎合受眾群體的觀賞需求,以此為基礎,不斷促使自身播報風格在探索中形成良性發展。新聞主播與時政新聞定位息息相關,在很多時政新聞不斷實現自身突破的前提下,新聞主播也要跟隨新聞節目發展步伐,積極對自身的播報風格進行探索式發展,進而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使得播報風格不斷得到應有的良性調整。
(二)以報道定勢為基礎,實現生動多變與質樸自然相聯系
時政新聞的核心定位是為黨和政府的政治工作開展形成多方面的傳播途徑,這一定位能夠形成固定的報道定勢,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調整必須以相應的報道定勢為基礎,進而實現不同播報風格,比如:生動多變、質樸自然、語言莊重等在不同時政新聞節目中的融合與搭配。
(三)堅持適度原則,實現播報風格調整合理化、科學化
時政新聞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新聞,其更多地需要體現明確的權威性、政治性,所以,新聞主播在實現新聞播報風格調整的過程中,要明確堅持適度原則,要促使播報風格調整不斷實現合理化、科學化趨勢。任何形式下的主播播報風格調整都要以助推時政新聞總體發展為前提,不能為了凸顯主播個人主持魅力忽視時政新聞的整體傳播,為此,適度調整就成為播報風格實現良性調整的重要因素。
四、結論
時政新聞主播播報風格藝術化、播報風格平民化、播報風格多元化等發展特點,是很多新聞主播對播報風格不斷調整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而這些鮮明的發展特點,也使得一大批優秀的時政新聞主播不斷增強對時政新聞的傳播影響力,使得時政新聞得以不斷發展,由此,重視時政新聞主播的播報風格調整,具有較為鮮明的學術價值。
參考文獻:
[1]繆小薇.多樣化播報風格讓新聞更好聽——析“梅蘭竹菊”之主播風格美[J]. 新聞窗,2013(04):88-89.
[2]張丹丹.電視新聞主播的個性風格把握[J].傳媒觀察,2009(08):52-53.
[3]楊元.四川電視臺《新聞現場》欄目主持藝術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盧正涌.讓時政新聞播報“活”起來[J].記者搖籃,2011(03):47-49.
作者簡介:于烈鷹(1987.04—),男,籍貫:吉林,工作單位:麗江市廣播電視臺,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