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
去年冬季,河北幾乎所有的市政府為有效應對冬季采暖期燃煤排放加劇和頻發的重污染天氣,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進一步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自2016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從11月11日開始),實施2016年冬季采暖期空氣質量保障超常應急措施,市縣兩級同治,部門協調聯動,全力做好2016年冬季采暖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同時市主城區11月11日起(含法定節假日),實施本地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限行時間7時至21時,單雙號限行期間公交車免費,增加班次和延長運行時間,視空氣質量情況適時調整限行規定。
從政府經濟學角度來看,第一,政府發揮了經濟職能中的資源配置職能,通過立法或行政干預,控制環境污染。第二,這是政府在發揮宏觀調控和保護環境的職能。三中全會后,政府職能是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第三,政府要求在政府限行的同時,公交車免費運行,且要求增加班次和運行時間,是在調控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
從總體上來說,弊是大于利的,失要多于得。
首先,政府限行能夠通過限制道路上的車輛來使得汽車尾氣排放減少,能夠控制一部分霧霾來源減少。霧霾如此嚴重,汽車尾氣是難辭其咎的,這樣做使得霧霾指數降低,能夠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有利于建設宜居城市,是符合廣大市民的根本利益的。
其次,政府增加了公交車等的公共物品的供給,市民因限行只能乘公交車或者是騎自行車電動車等出行,不僅實現了綠色交通,還使得市民們減少了一筆出行支出,市民也鍛煉了身體素質,也使得政府得到更好評價,得民心。
最后,政府限行能夠削減交通總量,緩解交通壓力。道路上的車輛如此之多已經給道路造成了難以承受的壓力,且因為停車場供給不足,造成了人行道、盲人道等被占用的現象,公共空間大大減少。如此即可使得道路更加暢通,節約了大部分上班族的時間,對于整個國家來說也節省了大量的人財物力。
上述是政府限行基本的利,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對于各方面都有益處,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好處都只是短期性的,從長遠來說,市民們終將會怨聲載道。
第一是限行并不能長久的實施。確實,限行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長久以后,對于空氣質量并不能解決污染問題,因為汽車尾氣并不是根本的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即使限行,也仍然有很多車輛在道路上行駛,尤其在節假日不限行,后果更為嚴重。從長久看來,并不是一個辦法,治標不治本。根本解決辦法還是要加快產業結構轉變,大力開發新型能源,政府加強監管,經濟性管制。
第二是政府作為公共產品的供給者,加大公交車等公共產品的供給的同時,會給人們一種更不值得珍惜的錯誤印象,人們肆意使用甚至破壞公共產品,政府要加強管制。而且因為公交免費會造成大家有事沒事都來擠公交車,使得許多真正有需要的人不能享受到服務,同時公交車上人滿為患,容易造成擁擠踩踏,空氣不流通,容易讓人感覺到身體不舒服,更甚者,年紀大者會引發各種急性病,得不償失,并不能算是真正上的完全對人有利。
一些地區之所以車滿為患,不得以頻頻采取限行措施,歸根到底還是缺乏科學性、前瞻性的規劃。在消費不振時,立即鼓勵市民大量購買汽車刺激消費,而不顧城市的實際承載量;在追求GDP時,城市建設上一哄而上,造成公共交通存在大量盲點,難以全方位覆蓋;在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的設計上,缺乏預見性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真正讓限行不再是市民的困擾,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增加惠民措施,優化公交網點布局和運行時間,引導群眾多乘坐公共交通替代自駕出行;積極運用互聯網,合理配置社會交通資源。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延續性的城市規劃,而不是臨時抱佛腳,隨意改變規劃。只有這樣,政府才能真正的實現提高空氣質量,緩解交通壓力的目標,才能與市民一起創造出更美麗,更宜居的共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