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迎霞
摘 要:隨著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電力企業對員工進行有效的安全培訓可以使企業員工的安全得到保障,對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安全培訓師;素質;培訓質量
安全教育培訓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礎,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是法律所規定的責任。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是安全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也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只有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不斷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增強全員防范意識,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產思想防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隱患。
1 安全培訓師的現狀
1.1 安全培訓師良莠不齊,無科學的監管機制
電力企業的安全培訓師一般由培訓機構的安全培訓教師、生產單位安全負責人及兼職安全培訓師組成,素質高低不一,教學能力參差不齊。有的是從生產一線走到培訓講臺前,滿腹文采,卻不知道如何精準、有效地表達出來,缺乏授課經驗和授課技巧;有的是師范學院本科出身,卻缺乏實戰經驗;有的還在從事一線管理和生產,由于工作任務繁重,無暇備課,敷衍了事。但由于安全培訓師短缺,一些電力企業又無科學的管理和考評機制,這些不合格的安全培訓師依然存在于安全培訓課堂中。
1.2 安全培訓師脫離實踐,紙上談兵
安全培訓師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定期頂崗實踐,始終與生產一線的新設備、新技能保持高度“接觸”。但由于油田生產一線多位于偏遠地區,環境惡劣,有些安全培訓師沒時間或怕吃苦,不愿意親臨現場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培訓內容紙上談兵,與實際嚴重脫節,學員無法從中獲益。此外,有些安全培訓師只是單純地向學員傳授與考證有關的安全理論知識和技能,與考證的實際意義相悖。
1.3 安全培訓師的培訓方法墨守陳規,故步自封
大部分安全培訓師依舊靠著“一張嘴、一份PPT、一份培訓教案”行走于培訓課堂中。PPT缺乏生動形象的圖片,只有大篇幅的文字,培訓教案的策劃長年不變。授課方式依舊沿襲“一言堂”的傳統授課方式,學員只需要帶著一雙耳朵來到培訓課堂即可,讓學員感到索然無味。
2 提升安全培訓師素質,提高安全培訓質量的有效措施
2.1 增強員工安全主人意識
首先注重用與企業生產特點相近的事故案例進行分析培訓,讓員工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危害,在組織看完相關視頻或案例講解后,組織參培人員結合單位的實際進行討論,也可進入生產崗位進行現場討論,使參培人員印象深刻。員工從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預防同類事故發生,使安全理念真正植根于每名員工的內心深處。
其次讓員工成為安全主角,把員工推向安全工作前臺,以此培養和鍛煉員工的安全能力。以人為管理核心,從“我要安全”實現“我能安全”,組織開展“我是安全員”活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活動、“我為安全作診斷”、勞動防護用品穿戴相互找錯活動等,組織全員查找身邊隱患,做好現場監督檢查,通過安全活動和安全日常檢查,結合生產實際開展安全培訓,只要發現違反安全的行為,及時糾正教育,增強員工安全主人意識、強化安全技能。
安全培訓要與廣大員工個人切身利益、個人價值追求相結合。這種利益可以是經濟利益,也可以是精神利益,安全培訓要從關心員工各方面的利益出發,使職工充分認識到只有保證了安全,才能得到個人利益,實現個人追求。讓職工逐漸從被動安全向主動汲取安全知識、接受安全培訓、自保互保安全方向轉變。
2.2 確定最終安全培訓成果
最終的成果是指崗位安全能力,它是對員工應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專業安全能力的具體描述。崗位安全能力的作用是將理想狀態下抽象的安全文化、制度、目標轉化為實際工作中具體的安全意識、執行力和安全績效。
崗位安全能力要根據安全需求確定,崗位安全需求包括外部需求和內部需求,外部需求來自國家、社會、行業發展等;內部需求來自企業自身的定位及實際安全風險狀況、崗位安全職責、員工自身發展等。其中,企業實際安全風險是最主要的內部需求,企業應全面識別作業風險、設備風險、生產工藝風險、場所環境風險等,風險管控是內部需求的重要來源。為確保崗位安全能力可測量、可評估,應建立具體、明確的能力指標點。一條崗位安全能力可分解成若干能力指標點,一條能力指標點僅能對應一項崗位安全能力。
2.3 培訓師教學應該生動有趣,確保培訓的效率
安全培訓的過程不應該是枯燥無趣的上課,而是可以采用現場模擬教學,開辦工程項目談論會等形式來進行安全培訓。另外在具體的培訓培訓中,還可以帶領受培訓人員進行現場參觀,或者通過給員工播放視頻動畫的方式來進行安全培訓。可以選擇的培訓方式有很多,培訓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安全培訓技能,避免授課形式的單一,讓安全培訓過程變得有趣,從而確保安全培訓高效的進行。
2.4 注重對員工的安全知識與安全能力考核
培訓學習完成后,一種是對員工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可以出試卷讓員工答題的形式,通過員工的答題情況判斷員工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種是對員工操作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就是在實際的安全生產操作上對員工進行考核,即將員工帶到施工現場。對于其中只要有一項安全考試不通過的員工都要對其進行二次培訓,直到他們理論安全知識和實際的安全操作都合格后才能上崗,真正確保員工的安全。
2.5 持續改進
培訓是調整人與事之間的矛盾,實現人事和諧的重要手段。近二三十年來,人類社會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事”對人的要求越來越新、越來越高,人與事的結合處在動態的矛盾之中。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社會形勢和生產任務會不斷變化,企業需求不同,無論在培訓內容和目標要求上,還是在客觀環境和條件上,也在不斷隨之變化。安全教育培訓的組織形式、培訓途徑以及教學方式和手段等也應持續改進。每次培訓前的需求分析和每次培訓結束后的反饋調查都有助于安全教育培訓質量的持續改進。“一切以顧客為中心”,適合的培訓反過來也可以促使企業適應技術的發展,迎接技術革命的挑戰,成為企業贏得競爭的關鍵一環。這是相輔相成的。
2.6 服務實時培訓,實現精準提升
充分利用手機、微信、互聯網等媒介,搭建實時交流學習平臺,建立常態化培訓網絡。適時建立微信群或QQ群,將形勢政策、規章制度、管理規定、文件通知、培訓要領等信息,在第一時間通過新媒體進行發布,簡化信息傳遞流程,擴展交流學習形式,提升異地培訓效率。開通培訓服務微信公眾號,定期向員工推送內容,一方面推送考核獎勵方案、人才激勵措施、培訓最新動態等,另外一方面結合企業培訓實際和專業需求開發微課件,豐富PPT、文檔、動畫等多種形式,方便員工及時培訓,隨時隨地可以學習,實現精準提升。
2.7 建立“傳、幫、帶”模式,承襲優良傳統與作風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安全培訓師可以從網絡、微課、報紙、雜志、現場觀摩等途徑更新安全知識與技能。而一些培訓師不自覺地摒棄了一些優良傳統,減少了內部的交流與學習。建立“傳、幫、帶”模式,創建學習型團隊,是現代電力企業文化所提倡的。“傳出智慧、幫出成長、帶出文化”是“傳、幫、帶”的精髓所在。在安全培訓師內部自主結對,組建“傳、幫、帶”小組,以傳幫新人為目的,充分調動雙方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工作氛圍,學習老一輩安全培訓師的技能,繼承優良的傳統與作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安全培訓是電力企業長治久安的基石。安全培訓師的素質是影響安全培訓質量的重要因素。安全培訓師只有傾盡一生學習,秉承“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腳踏實地,用心培訓,才能真正完成安全培訓的使命,向電力企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胡秉福.淺談HSE培訓教育對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J].電力教育,2012(4).
[2]孟永剛.提高安全培訓教師隊伍素質及能力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培訓,2009(13).
[3]王永生.培訓師應具備的能力素質要求[J].科技展望,2015(36).
[4]謝建華.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TS16949最新應用實務(上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