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濤
摘 要:介紹了1780熱連軋生產線1.5mm規格花紋板的研發情況。通過開發花紋輥標定程序和卷取機卷徑計算輸入模式程序、設備精度維護、優化負荷分配、優化卷取參數、提高卷形質量等方法,成功軋制1.5mm花紋板,并已批量生產,為我廠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花紋板;負荷分配;豆高
1 軋前準備
1.1 程序的開發
1.1.1 增加精軋F7機架花紋板標定模式
由于精軋更換工作輥之后需要對輥縫進行標定,而正常標定程序設定的壓力較大,容易造成花紋輥裂紋、崩邊等問題,因此特開發了一套適合花紋輥標定的程序(Diamond Plate Mode),當更換完花紋輥之后,點擊“Diamond Plate Mode”進行標定。既保證了輥縫清零,又避免了花紋輥裂紋、崩邊等問題。
1.1.2 增加卷取機卷徑計算輸入模式
由于花紋板較普通平板多出豆高部分高度,造成系統按普通平板厚度計算出的跟蹤、卷徑錯誤,導致卷形不良、帶鋼尾部沖擊設備等問題的出現。為了解決花紋板軋制時出現的卷曲問題,特在卷取機HMI操作畫面中添加豆高輸入對話框,根據計算及實測修正豆高輸入值,保證良好的卷形。
1.2 設備精度維護
1.2.1 水系統
薄規格帶鋼的溫度下降很快,為保證FT7的命中以及軋制的穩定性,必須確保機架間不能有水泄露到帶鋼表面上。安排減薄輥役之前,要將損壞的刮水板及時更換,漏水的管道及時處理。
1.2.2 軋機間隙
軋制穩定性與軋機間隙有很大關系,而目前國內很多軋線對軋機的控制以半年為周期,通過更換軋機滑板來實現。我公司1780生產線在以半年為更換周期的基礎上,建立了軋機穩定性評價方法,對穩定性不達標的機架及時進行軋機窗口測量,對窗口間隙超標的機架更換滑板、調整間隙,軋機穩定性得到了逐漸提高。
1.3 加熱制度
①為降低變形抗力,在軋制花紋板時應提高軋制溫度,花紋板生產前一小時加熱爐提溫。
②要求設定RT5溫度在1100±20℃,但實際出爐溫度在1120℃左右。
③冷料在爐時間不少于120min,爐壓微正壓8Pa;頭尾溫差、上下表面溫差不大于30℃。
1.4 輥役安排
按照燙輥材—過渡材—主軋材順序安排輥役,為保證板形,主軋材(1.5mm)一般控制在不超過300T。
2 工藝參數
2.1 工藝參數制定依據
①為保證穩定穿帶,提高FT7命中率,要求終軋溫度不宜太高。
②由于花紋板表面容易積水,影響卷曲溫度的測量及表面檢查儀的檢測,因此層冷選用前部集中冷卻模式冷卻。
③層冷水容易引起1.5mm帶鋼頭部翹頭,帶鋼頭部給定5m不冷卻。
④降低工作輥冷卻水量,減少帶鋼熱量損失,保證印花機架有較高軋制溫度,提高豆高高度,減少軋輥剝落與掉肉。
2.2 軋制工藝參數
①機架間冷卻水全部關閉;機架間除磷水全部關閉。
②調整負荷分配,保證印花機架F7壓下率在16%以上。
③卷取機夾送輥輥縫按照成品厚度手動給定(按公式計算:基板厚度(mm)+豆高(mm)+常數),側導板壓力設定為正常值的90%,夾送輥壓力設定為正常值的95%,張力設定為正常值的95%。
④除磷泵正常投用;除磷壓力≧18MPa。
⑤層冷水采用前段集中冷卻,頭部5m不冷卻。
2.3 負荷分配
3 外觀尺寸檢驗結果
3.1 帶鋼尺寸實測結果
從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帶鋼的厚度公差完全符合標準的要求,實測豆高也完全符合花紋板豆高不小于基板厚度的0.2倍的標準要求。
3.2 不平度檢測
現場開平檢測,平整開卷15卷中12卷浪形正常,占總卷數的80%;頭尾不同程度的超標浪形3卷,占總卷數的20%。浪形超標的3卷須平整矯直。
3.3 表面質量
經表面檢查儀逐卷檢查和進線開卷觀察帶鋼表面,表面質量良好,可以達到標準規定的較高精度的表面質量。
4 結論
通過對花紋板生產技術要點的分析研究,解決了花紋板極限薄規格的生產工藝、程序開發、生產工藝優化、卷形優化等關鍵問題,現場軋制穩定,從幾次試軋生產的結果來看,我廠所研制生產的花紋板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標準的要求,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