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朋朋
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的催動下,各類企業的經營規模相對上升,新興企業不斷涌現,導致我國企業數量眾多,特別是中小企業數量居多,競爭異常激烈,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也較為混亂,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嚴重缺失和松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優勢,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經營者關注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現狀了解其不足,提出對應的加強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對策;措施
1引言
隨著經濟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逐步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內部控制顯得更為重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內部控制也在不斷的優化,因為企業要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管理力度,雖然企業不斷優化了內部控制,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還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企業必須更加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使其得到有效的實施,只有這樣能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保證企業的利潤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問題
2.1缺少內部控制的意識
我國一些中小企業大多數是從90年代發展起來,隨著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國經濟的支撐,使得它們在近幾年快速發展壯大,但是由于企業發展過快,這些企業家積累的原始資本大多是通過個人的判斷能力及冒險精神來獲取,多數企業家對會計的認識不到位,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認為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的話,就會對企業的發展有所束縛。有的甚至是為了讓企業少上稅,收入不入賬,成本費用虛設,導致了企業賬目不清。
2.2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國家為了企業的更好發展鼓勵企業建立適應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相應的政策進行扶持和監督,一些企業雖然也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覆蓋的部門比較單一,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即使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只是有章不循、執法不嚴,沒有有效的實施,使得內部控制制度空有紙面文章、形同虛設、流于形式。
2.3研究方向比較單一
近幾年,我國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會計導向和審計導向。其中,會計導向內部控制的典型是國家目前已經發布的以內部控制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這方面學者們進行了相關研究。有學者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構造和分層設計的思想進行探討,得出企業的產權關系、企業的治理結構中全責安排結構及企業經濟管理要求的多樣性是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基礎。
2.4缺乏風險意識
有效的風險評估是建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步驟,為了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得到有效改進和完善,但是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大多都是企業責任人獨攬大權,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程序完全由企業負責人說了算,缺乏專業人員的參與,不能提出準確的意見并且遇到了一些專業問題也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不能正確和靈敏的發現潛在的風險,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相符,不能為企業提供服務。
3提高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3.1健全管理機制
科學的設置企業的管理機構,應該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建立并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使得企業各部門形成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并建立相應的內審部門、監事會等監督機構且這些部門由單獨的高層領導直接負責,這樣就確保信息能夠及時傳遞、內控在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及時的解決。
3.2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各部門在開展業務活動的過程中,嚴格執行企業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應定期對各部門及人員進行內部控制的法律法規及制度的培訓。作為企業負責人,嚴格遵守內部控制制度,照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辦理各項業務活動。如不相容崗位應通過分離措施,確各自職責,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監督的工作機制。
3.3加強政府督導,改善相關政策。
改變內控現狀,促進其在我國的發展除了需要企業的重視,還需要一個良好的外界環境,就需要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動。目前我國已經要求有資質的會計師對上市公司的內控進行審計并出具相應的內控審計報告,今在后應該擴大出具內控報告的公司,推動企業建立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3.4創造良好的內控環境
在內控框架中將內控環境放在第一位,可見內控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內控能否有效實施。打破傳統觀念,引進內控制度,這就需要企業的領導人起到帶頭作用,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在全體員工中進行推廣,使整個企業意識到建立和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意義,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正確認識和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4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實施,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做好企業內部控制不僅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經營規模越大,其重要性越顯著。然而,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的控制依然不夠完善,需要企業樹立創新精神,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控制技術,提高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