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盛基
摘要:作為農業大國,我國面臨著農業發展的巨大課題。由于國民經濟需要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而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應形成新時期經濟發展新思路的根本前提就是,發展國家經濟,首要的就是發展農村經濟,構建我國經濟新構架,對農村進行經濟的振興。為此國家每年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何管理好這部分的資金,就成了農村財務管理的中心工作。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農村財務的管理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經濟發展需要,也遺留了不少問題。極大地影響農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也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保障資金合理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圍繞加強我國新時期農村財務財務管理展開論述。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思考分析
農村財務管理歷來是農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也是農村信訪反映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在新常態下,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農村財務管理的涵義
農村財務管理是對直接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種資產所發生的一切收入及其使用、分配等財務活動的核算、計劃、監督與控制。農村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要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是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現實需要,還是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的制度需要。
2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
2.1財務管理意識仍需加強
許多村級政府在全局財務管理、監督和指導工作的開展上存在不規范、不恰當、形式化等問題,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運作存在忽視、無知、敷衍甚至頂風作案等問題。上級政府沒有抓好,下級干部就容易在實際工作中不不負責。因此,當前許多農村開展的是形式上的“財務工作”,并非“財務管理工作”,這為農村的長遠發展埋下了極為不利的隱患,其歸根結底在于社會意識的欠缺。
2.2財務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工作中頻繁發生因制度及配套相關規章制度不健全而導致非生產性開支過大、財務管理不民主、財務公開不透明、票據管理違規等問題,嚴重損害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開展和農村整體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2.3管理人員素質尚待提升
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直接影響農村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果。鄉鎮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沒有專門的人員編制,工作人員基本是農經員兼職且部分人員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造成工作人員不穩定,且難以適應村級財務工作質和量上的要求。
2.4監督約束機制存在缺位
當前,農村Ng-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
其一,村級政府的小規模團隊和管理監督意識、制度的缺乏是導致這一問題的兩個主要因素,這有賴于村級政府的上一級政府進行深層建設和切實嚴抓。
其二,社會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態度漠然導致了社會監督缺位。當前有相當一部分社會群眾兩耳不聞政事,推卸責任、主動放棄行使自己的權利。不聞不問,不參與,不監督。整個社會缺乏財務管理工作監督氛圍,是監督機制遲遲難以規范和落實的重要緣由。
3農村財務管理的加強措施
3.1強化委托代理中心機構建設,完善工作機制
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是實現村級資金、資產、資源規范管理,促進農村穩定和諧發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發揮,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首先要從明確村級會計委托代理中心管理體制人手,明確縣級管理機構、細化責任、強化措施,規范對鄉鎮村級會計委托代理中心的監督與管理工作,適當增加人員編制,相對穩定工作人員,從體制和管理上提高代理中心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長效機制。
其次是在工作人員調配上引入競爭機制,對現有人員難以滿足代理工作需求的適當考慮政府購買服務,財政部門要加強對農村財會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代理中心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再次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積極配合,廣大群眾的監督認可。形成思想認識統一、機構人員到位、工作措施具體有力、責任明確的村級財務管理體系,為農村財務健康運行提供強大的機制保證。
3.2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各級部門特別是縣級財政、農業部門對所制定的相關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和報賬流程等規定中,已不適應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定、條款,進行全面梳理完善,鄉鎮要結合實際對各項具體實施辦法和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完善,推進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3.3健全財務監督管理機制
通過公開招聘、村民代表投票、鎮紀委審核方式確立村務監督員,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出臺相應的誤工補貼政策,提高村務監督會成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履職能力。
3.4規范村級財務公開
嚴肅財務公開各項規定,明確公開時間、公開程序、公開內容等,正常的財務收支活動做到定期公布,對涉及收入分配等事項一般在年末進行公開。鄉鎮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要及時編制、提供村財務收支情況報告、并指導村報賬員編制財務公開表,村委會審議通過后,及時在村財務公開欄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重大的財務事項和涉及農民利益的重大、敏感及熱點問題,做到隨時公布。
3.5搭建監管網絡
新形勢下,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蔓延到了農村。搭建監管網絡對于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例如加大計算機網絡配置的投入,建立農村經營管理計算機監管網絡系統,將傳輸資源應用在農村集中記賬監管、農村集中記賬服務工作中,通過農村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等實現鄉鎮記賬管理等財務賬目的監控。
4結語
農村財務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解決。基層群眾的合法權必須得到保護,這是維持我國長治久安的根本。從國家體長和諧社會以來,一切政策法規都是圍繞著人民的利益展開的。特別是對貪污腐敗的現象,必須施行嚴厲的打擊措施。因此,農村財務管理也要開展嚴肅的整治工作,認真分析查找不足,真正為新時期的農村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