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

摘要:隨著城市給排水需求的增加,使得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不斷增加。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水資源處于短缺狀態,同時還存在著水資源浪費的問題,所以對市政給排水工作進行設計以及規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目前來看,我國市政給排水設計和規劃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對于市政給排水質量的提升起到阻礙作用,一定要采取相應措施對于市政給排水設計以及規劃進行改進,這對于促進城市現代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節能設計;措施
1市政給排水設計和規劃中常見的問題
1.1水資源規劃的不夠合理
水資源的規劃主要包括的內容有:水資源的開發、水量的預測、水資源的最終配置等等。我國地大物博,具有豐富的水資源,但是能夠被有效利用的有限。再加上我國的地理環境相對復雜,技術以及設備等相對落后,觀念比較陳舊,所以無法有效平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生態平衡問題,這就造成了在城市規劃中的水資源規劃不夠科學合理,使得給排水系統規劃設計遇到比較大的困難。
1.2水資源沒有得到有效保護
雖然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我國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較大提升,但還是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水資源受到破壞的問題,對于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造成了較大影響。有關的設計規劃部門沒有對于水資源進行有效的二次開發利用,過渡的開發利用破壞了水循環,給水資源規劃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1.3給水系統中的常見問題
對于市政給水系統來說,最為常見的就是水資源的來源問題。水資源來源受到限制就不能滿足市政用水需求,造成市政給水系統不夠穩定,城市可能出現間歇性停水問題,對于城市居民造成較大影響,不利于城市經濟發展。
1.4排水系統中的常見問題
排水系統主要是進行污水和雨水的處理,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汛期的排水能力有限,對于污水的處理程度遠遠不足。排水系統直接決定了城市污水以及工業廢水是否能夠順利排出,所以其性能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情況。例如在汛期城市排水系統出現問題的話就會使得城市被大水覆蓋,會造成某些建筑的倒塌及人員的傷亡,對于城市造成較大損失。
1.5污水系統中的常見問題
所謂的污水系統就是指對于污水進行處理同時再利用的系統,本質上就是對于污水進行無害的處理和循環利用。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的污水處理系統較為落后,雨水的收集以及污水的處理效果較差,處理能力有限,并不能將污水全部處理干凈。污水處理系統中常見問題一是沒有有效分流雨水以及污水情況,一是污水處理能力較低,不能進行徹底的無害處理,會對自然環境中的水體造成二次污染。
2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常用的節能技術
2.1SPR污水處理技術
市政給排水設計中,運用到的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對污水進行的凈化技術,進而實現污水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污水處理技術方法較多,基于不同標準,其處理流程與質量不同。SPR污水處理技術是目前市政排水系統中應用較為廣泛的節能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采取化學方法,將污染物析出,并且形成微小懸浮顆粒,或者具有固相界面膠粒。其主要應用的方法包括吸附法、微觀物理吸附法、水力學等。SPR污水處理技術的具有以下特點:(1)水工結構簡單。SPR污水處理系統,主要是在泵前進行污水和處理藥劑混合,在吸藥管、反應罐、反應管、污水泵等的相互作用下完成,具有較強的混凝凈化效果,能夠節省藥劑。(2)用藥方式不同。SPR污水處理系統,使用了5種以上污水處理藥劑,基于最佳配方,來析出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鹽類等,發揮著三級處理的作用,能夠將雜質絮凝成團,進而將雜質除去,使用的吸附劑,能夠將有機污染物以及色度有效的吸附。(3)容積小。SPR污水凈化器,其內部結構設計是基于混凝機理,能夠形成適當的渦旋流動以及水流速度,進而使得膠體之間可以實現最多碰撞,進而達到最佳的凝聚吸附效果,SPR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如圖1所示。
2.2綠色管材
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節能技術的應用,還體現在綠色管材的使用,管道建設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管材,這也是實現節能的主要管控環節。管材的合理選用,能夠減少給水系統的漏水問題,而且能夠確保水質安全。目前,市政給排水管道建設中,多使用3PE防腐鋼管,供水管道使用的3PE防腐鋼管木材,主要包括無縫鋼管與直縫鋼管。與傳統的供水管道材料相比,3PE的抗腐蝕性能較高,而且抗水氣滲透性較強,并給廣泛的應用。在市政給排水系統中使用此類鋼管,則能夠減少由于管道腐蝕造成水資源泄露問題的發生。3PE防腐結構主要包括環氧粉末層、膠粘劑、聚乙烯層,經過加工后形成較為防腐層,用作鋼管的防腐層,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管材的性能。
2.3雨水循環利用技術
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運用較多的節能技術當屬雨水循環利用技術。城市基礎建設中若能夠實現雨水給排,則能夠有效的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減輕交通壓力,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雨水循環系統的建設,要結合各區域的實際情況,結合城區地理特征,基于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實際分布情況。運用循環技術,來建設雨水系統,做好系統壓力檢測,結合豎向標高,合理的設計管道,確保雨水能夠通過排水管道,進入循環系統,實現雨水循環再利用。基金項目:陜西省高水平項目1:大學建設專項基金資助項目(2015SXTS03);2:延安大學校級項目“陜北紅堿淖水體特征分析與現狀評價”(YD02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