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設備、施工工藝,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質量和施工效率,混凝土能夠和鋼筋牢固結合,具有較高的強度、抗震性、耐久性,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高層建筑更能凸顯它的優越性。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
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積大,地基基礎深,所以混凝土的用量大,質量要求高,攪拌采用預拌泵送處理,一遍滿足不同層高情況下對施工位置進行澆筑的要求,混凝土耐久強度必須達到高抗壓的強度標準,根據施工用途的不同,可能會有混凝土補償收縮性、免振性等特殊要求,這要求對混凝土施工中技術的應用進行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施工環境的場地溫度、濕度等都要進行勘測和控制,根據不同季節選擇相應的施工方法,嚴格按照設計規范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改變施工工序,如果需要對混凝土澆筑的工序進行調整,需要與建筑商進行協調。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嚴格掌控原材料質量,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分批檢測,保證從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后期養護等每個環節質量都得到保障。
2、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
2.1全面分層
全面分層主要是指在混凝土澆筑時,按照結構進行分層進行,逐層澆筑完成工作。全面分層適用于混凝土施工結構平面適中,且在進行澆筑施工操作時,一般從結構的短邊開始,然后沿著長邊方向進行,特別時期需要從中間向兩端開始,或者從兩端向中間聚攏開始亦可。
2.2分段分層
一般來講,全面分層適用于一些工程量較小、澆筑強度較低的一些混凝土施工。對于一些澆筑強度較大的食工,當現場攪拌機和運輸機設備滿足不了施工強度要求時,即可采用分層澆筑施工方案。分層澆筑一般是將混凝土從底層開始澆筑,澆筑一定距離和面積后再移至第二層,以此類推逐層澆筑。因此分層澆筑方案適用于一些混凝土澆筑厚度不太大,且澆筑面積中等的混凝土澆筑結構施工。
2.3余面分層
1)余面分層澆筑主要適用于澆筑時一次將混凝土澆筑到頂,為保證澆筑質量,混凝土振搗施工由底向上逐漸開始。余面分層澆筑易受降溫和收縮引起澆筑結構產生裂縫。任一降溫差包含水化熱引起的溫差和收縮當量,又都可以分解為均勻降溫差和非均勻降溫差兩類。均勻降溫差是造成澆筑結構發生貫穿性裂縫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其對澆筑結構產生外約束力;而非均勻降溫差主要產生內約束力,是造成澆注結構產生表面裂縫的主要原因。在一定情況下,要想防止澆筑結構出現這兩種裂縫,必須采取一些應對措施,來增大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減小和避免裂縫產生。2)為有效減小和避免澆筑結構出現裂縫的不良情況,提高澆筑結構的抗裂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添加劑選擇,一般選擇添加劑的有粉煤灰、地熱硅酸鹽以及具有緩凝作用的緩凝劑和減水劑等;用水量控制,這里所說的用水量主要是指水泥的用量和混凝土攪拌時的用水量;用隔熱材料防護,隔熱材料主要在外界氣溫較高時使用,主要指一些簡易的遮陽裝置或一些草包等;混凝土拌制,拌制過程中不宜使用溫水之類,一般為防止澆筑結構出現裂縫等不良情況,采用的拌制水為低溫水和冰水。
3、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控制措施
3.1嚴格選材,確保原材料質量
建筑的施工質量直接受施工原材料質量的影響,因此,要確保混凝土建筑技術中混凝土的質量,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是一個關鍵。在對原材料的選擇上,價格是影響選擇的一個因素,但為了確保建筑質量,建筑企業應重點從考慮材料的質量方面選擇,應盡量選擇資質、社會信譽以及供應能力較強的混凝土供應商,確保材料質量;應加強對施工過程中材料的管理,確保材料的使用質量。在實際的建筑建設過程中,建筑企業對施工材料的準入進行了嚴格把關,從源頭上確保了施工質量,但在施工過程中的管理也會影響材料質量,尤其是水泥等材料的質量。如果水泥被雨水淋濕,則易硬化變質,進而影響建筑質量。
3.2優化澆筑技術,提高澆筑質量
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控制是提高施工質量的關鍵,因此,應不斷優化澆筑技術,提高澆筑技術水平。應使用先進的控溫設備,在澆筑過程中,影響因素比較多,比如,溫度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控制不好溫度,則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诳茖W技術的進步及電子感應器裝置在混凝土澆筑中的廣泛應用,通過對混凝土內部溫度的實時監測,可使溫度控制更加容易和及時、準確,從而更好地對混凝土澆筑成型進行控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澆筑應均勻,保證沉降安全。由于混凝土會固結,因此,應確保施工的連續性,如果需要暫停施工,則應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期內,最好使用多臺泵車進行連續澆筑,一次性完成。
3.3加強混凝土養護
由于一些基礎混凝土有尺寸較大的橫截面積,混凝土水化熱大,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時將一層塑料薄膜用透明膠帶臨時把混凝土表面包裹緊密,這樣既能減少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更主要的是能夠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過快。同時,為了縮小外部環境與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溫差,要經常用電子測溫儀與混凝土內外部溫度及環境溫度進行測量,當混凝土內部溫度和表面溫度差超過20%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外側要搭設全封閉防護棚,根據測溫的數據,判斷棚內是否需要加熱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養護期不少于兩星期。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極大提高,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其發展和創新是建筑質量的根本保證,也是促進我國建筑行業施工技術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