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Kodiaq “棕熊之力”勢不可擋
對于消費者而言,斯柯達是一個低調卻無法被忽視的品牌。從設計、做工、性能到價格,斯柯達的產品是消費者購車參考項里的常客。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斯柯達的產品線不夠豐富,這成為了該品牌的“軟肋”之一。不過,這個問題在Kodiaq出現以后有所改觀。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被稱為 “大棕熊”的SUV在亮相時,外界已然掀起了不小的高潮。作為斯柯達首款中型SUV,Kodiaq的外形搶眼,并且合時宜地推出了7座版本,讓不少業內人士都評價這一步棋走得非常高明。
按照目前市場的期待度來看,Kodiaq的成功似乎已然勢不可擋。當然,這款車是否真能成為今年的大熱爆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當你聽到斯柯達Kodiaq這個名字的時候或許很陌生,不知道這是一款怎樣的產品。但是它可以選裝7座,是斯柯達旗下第一臺7座SUV車型,并且與大眾途觀L一樣采用的是大眾的MQB平臺。
說到這里大家或許會問,斯柯達Kodiaq與大眾途觀L均出自大眾MQB平臺,那么兩者必然會形成一種競爭局面,這對7座的斯柯達Kodiaq發展沒有任何益處。事實確實如此么?
或許大家不太了解大眾途觀L的市場策略,但是我們從其上市不難分析出來。全新途觀L提供搭載1.8TSI和2.0TSI兩種動力7款車型,并有兩驅和四驅可選,售價區間22.38萬-35.98萬元。面對20萬元以上的SUV市場,僅憑途觀一個品牌的確壓力不小,雖然具備一定品牌影響力,但如何面對中國品牌不斷向上的沖擊,成為當下上汽大眾所面臨的市場局勢。
面對中國SUV市場中國品牌勢力的沖擊,斯柯達Kodiaq的推出不僅是為了拉升上汽大眾在品牌層面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將產品布局全面完善。這就是為何出自大眾同一MQB平臺的兩款產品將會扮演不同的市場角色,當然五座以及七座兩種內部布局,也讓受眾有了更豐富的產品選擇,而它是否會對漢蘭達、昂科威、銳界等7座車型形成壓力,就目前情況來看還真沒有一個定論,未來也只能留給市場去判斷了。
當七座SUV成為網紅之時,斯柯達品牌帶來了它的首款中大型SUV——斯柯達Kodiaq。這款全新的SUV正式名稱為Kodiaq,這個名字來自于美國阿拉斯加的一種大棕熊,它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棕熊。車如其名,新車不僅更具力量,也更添了幾分靈性。
以VisionS概念車為原型的斯柯達Kodiaq,在設計上幾乎延續了原有90%的元素。
機艙蓋上凸起的兩條筆直的線條,恰好延伸至前方中心點的斯柯達Logo處,并向后延伸至前風擋處,刻畫出硬朗的造型。這樣的設計已然成為了斯柯達全新家族元素的特點之一。
正面直瀑式的進氣格柵粗獷剛毅,這也是斯柯達品牌首次使用3D立體格柵,采用高光鍍鉻材質,猶如兇狠的“獠牙”。大燈造型采用水晶元素設計,并且首次配備了全LED燈組,7條長短不一的LED燈帶開啟后,猶如夜空中的閃電,極具視覺沖擊力和辨識度。
側身線條從前大燈一直延伸至尾部,如水晶切割般棱角分明。硬朗而流暢的車頂線條,可以媲美峽谷巨巖的力量之美,強勁有力的鋁制車頂行李架,兼具美感與實用功能。
斯柯達Kodiaq配備19寸的“大腳”——不規則的五輻式輪轂造型,靈感來源于噴發的火山,體現了動感與激情的釋放。
這臺SUV的內飾設計依舊保持著濃郁的大眾風,簡約實用,一體式橫向擴展座艙流暢舒展,做工用料也十分考究。儀表臺采用了軟性搪塑工藝,儀表盤采用了雙色設計,大面積的亮面木紋裝飾板質感提升了檔次感。中控臺中部配有一塊8英寸全玻璃TFT顯示屏,采用了無邊框設計,兩側為虛擬按鍵,集成了導航、藍牙語音、車輛狀態檢測信息等。
客觀上說,這真的是一臺“高大強”的SUV。不論是車身尺寸還是軸距都有著同級領先的水準,加上外觀內飾的加分,4月上市的Kodiaq很有希望成為中型SUV市場的實力新星。
自Yeti 2013年上市時起,就有不少粉絲開始猜想斯柯達何時能推出一款中型SUV。直到三年后的巴黎車展,展臺上那輛藍色的Kodiaq正式亮相時,外界知道斯柯達品牌的首款中型SUV終于來到了消費者身邊。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斯柯達百年來的第一款中型SUV,Kodiaq推出了5座和7座兩個版本,這頗讓外界感到意外,畢竟大家并沒有想到,只出了一款小型SUV的斯柯達,會在填補中型SUV市場空白的同時,向中大型SUV伸了伸手。顯然,多加了兩個座位的Kodiaq,讓不少消費者對斯柯達另眼相看。
斯柯達對Kodiaq是有想法的,其全球技術研發董事Christian Strube在巴黎車展上表示:“Kodiaq集品牌所有優勢于一身:成熟的功能性,卓越的車內空間和出色的性價比。提供第三排座椅和同級車型中領先的行李空間,讓我們這款全新SUV成為日常出行的最佳伴侶。”根據官方數據,Kodiaq長寬高分別為4698/1883/1676mm,軸距為2791mm,超越了其細分市場的平均水平。有好事者說,這樣的尺寸對于5座SUV是很寬敞,但非要再加上兩個座版,似乎顯得有些局促。但對于斯柯達而言,成就一款高品質的5座SUV不是難事,讓人知道7座市場還有Kodiaq卻更加重要。
顯然,7座SUV市場的缺口是斯柯達的機會,正如流傳于市的那句話——“第3排的兩個座位,我可以選擇不用,但是不可以沒有,能達到中型尺寸的SUV理應提供7座版可選”,Kodiaq也要成為7座SUV市場里的角兒。
每個國家的汽車工業都有著自身獨特的符號,例如德國汽車一貫傳承的嚴謹態度、法國汽車特有的浪漫主義情懷。而捷克這個地理位置夾雜在中歐、文化積淀迂回于德國和法國之間的內陸國家,必然會碰撞出更加多樣的文化。體現在汽車上,捷克汽車特有的波西米亞風格介乎于德式的嚴謹與法式的浪漫之間,自成一派。
也因為出自同一片區域,斯柯達車型的設計與波西米亞風格有著不少的共同之處,均講究從細節到整體的連貫性,細節微妙且精巧。
作為捷克造車工業的象征,斯柯達品牌在120年前就誕生了,它比福特的出現還早了8年時間;它曾經是捷克的總統級座駕;它當年生產了堪稱世界上最貴的豪華汽車,僅僅是底盤的價格就比當時的勞斯萊斯要貴。
而斯柯達全新SUV Kodiaq很好地延續了斯柯達品牌120年的造車理念和積淀。“Kodiaq”命名緣由結合其命名來源于美國阿拉斯加州第一大島嶼,其前身是2016年日內瓦車展亮相的Vision S,從量產版Kodiaq身上我們可以發現諸多概念車的設計元素絕大部分予以了保留。它基于大眾MQB模塊化平臺打造而來,但硬朗與柔美相結合的設計又讓它少了許多德系車的嚴肅感,多了份優雅與親切。同時,眾多科技配置加身又讓我們感受到了Kodiaq的現代感。
在未來,斯柯達還將在國內推出多款SUV產品,其中包括插電式混動及純電動車型,可以說,今天的Kodiaq只是斯柯達SUV新攻勢的集結號。
美國考慮修改燃油排放條例成本或成隱憂
據外媒報道,EPA(美國環保局)近日應車企要求計劃重新修改奧巴馬政府2022年至2025汽車排放條例。此前環保局認為,如果2012年提出的嚴格排放標準能夠貫徹落實,2022年至2025年間所銷售車輛在整個使用期內可減少約60億噸溫室氣體排放。
此前,由通用,豐田,大眾,福特,本田等車企組成的代表團一并要求EPA行政官Scott Pruitt暫停執行奧巴馬政府制定的2025汽車排放條例。而在本月初,包括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首席執行官,以及豐田、大眾、本田、現代、日產等車企的北美高管都紛紛要求特朗普重新修改2022-25排放條例。通用CEO瑪麗·博拉向媒體透露,車企目前都希望對排放條例進行中期考核,并希望將所有的動態因素考慮當中。此外,EPA還計劃與美國交通部展開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燃油效率和排放限制條例。
EPA此前曾計劃在2018年4月份之前要對2022-25排放條例的可行性做出判決,而在去年11月份,又將這一決定提前到今年1月13日奧巴馬離任時期。但車企們則表示,這一條例造成的成本較大,且與消費者偏好有所差距。而一些環保專家則表示,這一條例對車主來說有利于幫助其減少燃油成本,因此不應該做出任何修改。
2011年,奧巴馬政府曾與車企就提高燃油效率達成協議,協議稱到2025年將燃油效率提高到54.5英里每加侖(mpg)。而這一目標,在汽車正常的使用壽命下,共計可以幫助車主節省1.7萬億美元,但在這13年內,則需消耗汽車行業約2000億美元的成本。優步副總裁埃德·貝克離職或與內部調查有關
據外媒報道,優步副總裁埃德·貝克(Ed Baker)通知其團隊他打算離開優步這家效力三年多的公司。他在擔任臉書高管時曾在一封郵件中寫道:“我一直希望將自己的技術經驗應用到工作中,推動公共事業的發展。對我而言,如今是個大好機遇。”貝克離職后,市場部負責人丹尼爾·格拉夫(Daniel Graf)將負責產品部和業績增長。此外,優步聘請了在業內口碑極好的臉書產品部高管鄧彼得(Peter Deng)和格拉夫分別擔任旗下兩個產品部的負責人。
據悉,貝克離職前,有人曾匿名向董事會成員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透露貝克與另一名員工卷入性丑聞,而赫芬頓正在全力調查公司內部牽連甚廣的性別歧視和性騷擾事件。盡管優步試圖建立規范的內部制度,約束并規范公司員工關系,但仍有性別歧視和性騷擾事件爆出。優步公司前途未卜,最近被爆料企業文化問題,事態似乎要失控,公司各高管如今都處在風口浪尖。
奔馳2月在華銷量勁增四成累計銷量超美德總和
得益于全球市場的強勁需求,奔馳2月單月銷量以及前兩個月累計銷量都創下歷史新高。至此,奔馳已連續48個月創下銷量新高。
2月份,奔馳全球銷量為153,862輛,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截至2月底,奔馳今年全球銷量累計為332,329輛,同比增幅為16.8%。其中,上個月,奔馳在華銷量勁增41.8%,達36,277輛。在奔馳列出的主要區域中,在華增幅最大,且截至2月底的累計銷量超出美國、德國累計銷量總和。
從車型來看,上個月,奔馳C級車型銷量需求依然很高,是奔馳2月全球最暢銷的車型。其中,C級轎車和旅行車銷量增至29,000輛左右,同比上漲3.9%。得益于C級轎車長軸距版銷量的拉升,上個月在亞太區域C級車銷量創下新高。
Here與寶馬合作
致力于數字駕駛服務
據外媒報道,HERE于2017年3月3日宣布,寶馬成為采用HERE開放定位平臺(Here Open Location Platform)的首家汽車制造商,雙方將共同致力于開發并推出新的數字駕駛服務。
HERE首席平臺官(Chief Platform Officer)Peter Kürpick稱:“當獲得數據的情景信息時,從車載傳感器上獲取的群包原始數據將更有價值。我公司的分析工具能提供豐富的定位服務內容,為寶馬和其他制造商提供助力,將其各自的數據轉化為差異化服務,提升用戶的駕駛體驗。”
據了解,HERE已為全球各大車企和技術公司服務,并推出了最新款開放定位平臺,如今將憑借HERE先進的技術能力為用戶提供基于傳感器的數據信息。如今已有三大車企向HERE提交了車輛數據,用于研發基于傳感器的新實時服務,寶馬就是其中之一。預計該服務將于2017年發布。
戴姆勒寶馬投資ChargePoint擴充在歐電動車充電站
由于電動車的銷量大幅增長,作為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正大力投資充電站網絡ChargePoint。近日,戴姆勒宣布將投資8200萬美元擴大歐洲的ChargePoint的業務運營。此外,寶馬旗下的i Ventures投資部門也參與了這一輪融資,早前也投資過ChargePoint。
戴姆勒目前出售的電動車數量較少,但梅賽德斯奔馳業務部計劃在2025年前投放10純電動車型,隸屬于“EQ”子品牌,與寶馬i互為競爭對手。去年,戴姆勒與寶馬、福特與大眾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品牌都致力于在歐洲建立新的直流電快速充電站(DC fast-charging stations)網絡。截止至2020年,該網絡將擁有400個充點電,全部采用上述汽車制造商一致認可的《綜合充電標準》(Combined Charging Standard)協議。隨著該項目和ChargePoint投資,戴姆勒似乎在呼應寶馬的歐洲快速充電站擴張計劃。
Alpine A110雙座跑車亮相日內瓦車展
經典的Alpine A110雙座跑車復活,新車是1960年代的A110車型的傳承,引擎蓋與前大燈造型相經典致敬,并且保留了前瞻概念車Vision concept的外觀設計。新車聚焦駕駛體驗而非一味追求速度,競爭車型為保時捷718Cayman。
科尼賽克Agera特別版日內瓦車展發布
在本屆日內瓦車展上,來自瑞典的超級跑車制造商科尼賽克帶來了一款Agera RS Gryphon特別定制版車型。該車僅限量一臺,在車身上增加了用24K金涂裝的條紋和徽章,遍布車身腰線、排氣口、通風口、擾流板等部位。
寶馬新款4系日內瓦車展亮相
據悉,寶馬新款4系/ M4將在本次日內瓦車展上正式亮相。新款4系更換了新樣式的“天使眼”,其中遠近光均采用LED光源,同時LED日間行車燈的形狀也更換成了與新款3系幾乎相同的設計。動力方面,新款4系搭載了B48/B58系列的2.0T/3.0T發動機。
大眾全新車型Arteon大眾之夜發布
2017日內瓦車展開幕前的大眾之夜,大眾全新車型Arteon正式發布。新車是現款大眾CC車型的繼任者,新車造型基本延續了Sport Coupe GTE概念車的設計風格。動力方面,大眾Arteon將根據市場的不同提供三種汽油和三種柴油發動機供消費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