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曉冰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71 )
基于最近發展區的暗示力在物理習題教學中的發揮
荊曉冰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71 )
闡述了利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物理習題教學,在習題教學中讓學生發揮出自我暗示的作用,使同一道習題適用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完成題目并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習物理的信心,并以一道結合了壓強、浮力以及滑輪組知識的習題為例.
最近發展區 自我暗示作用 中學物理 習題教學
物理學這一學科包括概念、現象、原理、規律的學習以及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還包括習題的學習.就習題教學現狀而言,即使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不同,為了方便課堂集中講解,需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解決相同難度的習題.對于水平不足以解決這一習題的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將會受到打擊,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可以為這些學生提供一些指導,幫助他們提高現有水平,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盡可能的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就感,發揮出學生的自我暗示作用,增強信心,并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1.1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維果茨基認為,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的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現有水平,也就是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技能的發展水平;二是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幫助或在于他人合作中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而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1.2 自我暗示作用
埃米爾·庫埃認為心理暗示是人們受到的外界或他人的情緒、愿望、判斷、態度、信念等的影響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受著外界的暗示.然而這些他人的暗示對我們而言,要是不在精神上認同它,自己不樂意接受,它們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有這些思想變成了你自己的,潛意識就會隨之發生作用,將他們付諸實踐,化成現實.也就是最終轉變成自我暗示的力量,來發揮作用.他認為暗示力不僅能夠改善自己的身體機能,治愈某些疾病,而且可以利用這種力量和方法塑造全新的身心.
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困難發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本文主要是通過讓學生體驗解出習題的成就感,產生積極情緒,發揮學生自我暗示,提高自信.
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現有水平以及學生在指導幫助下能夠達到的水平,習題教學也不例外.學生是多樣復雜的,現有水平以及最近發展區的區間都有所不同,很多教育研究者為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更好地完成習題,提出分層教學的方法,將習題分為不同難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難度的習題練習.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但也帶來一些困難.比如,教師在進行習題講解時,沒做提高型或有難度的習題的學生在聽講時,因沒有提前對這部分題目進行研究思考,更容易聽不懂,使其感到自己與其他同學有差距,產生消極情緒,感覺自己能力弱,比別人差的心理暗示,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
為進一步解決學生各方面能力不同、現有水平不同以及需要提供何種程度的幫助才能解決問題等方面的困難,在習題教學中可采取如下方法.首先,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習題提出的問題應該在其現有水平之上,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再者,對于一道有難度的習題,最近發展區區域較大且思維活躍的學生,可以自己利用知識的遷移提高自己的已有水平,但也有部分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薄弱,知識遷移、邏輯推理以及思維能力較弱等問題,需要在教師或他人的指導幫助下才能完成,但這幫助并不是給學生從頭到尾灌輸,解決學生全部問題,而是通過文字提示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現有水平,縮短最近發展區,讓學生達到最終目標.在此過程,學生在文字提示幫助下,每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都能產生積極情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讓學生潛意識中相信自己的能力,發揮出自我暗示的作用,增強了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以綜合壓強、浮力和滑輪組知識的題目為例,說明如何讓學生發揮自我暗示的作用.
例題選自青島市某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計算題.
【題目】學生小雨站在水平地面上,通過如圖1所示的滑輪組從井中提水(不計繩重及摩擦).已知小雨重力為500 N,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0.04 m2,圓柱形水桶底面積為0.2 m2,水桶容積為0.1 m3(不計桶的厚度).將空桶勻速往下放過程中(桶底還沒接觸水面),小雨對地面壓強為1.15×104Pa,問桶和動滑輪總重.

圖1 綜合計算題
首先,為讓解題過程簡潔明確的同時,不遺漏題目中所給的信息,教師應要求學生按已知、求、解、答的過程解題,形成良好習慣.為了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思路,并增加解題步驟的邏輯性,建議培養學生從問題開始,一步步尋找未知量解出,直到沒有未知量,題目完成,文字提示也按此步驟,符合學生認知過程.
根據所給題目,學生可以寫出,已知:小雨重力G1=500 N,小雨腳觸地面積S1=0.04 m2,桶底面積S2=0.2 m2,桶的容積V=0.1 m3.小雨對地面的壓強p=1.15×104Pa.求:桶和動滑輪的總重G2.
以下是給出的漸進提示,與題目分開在另一頁紙上.
(1)從問題出發,求桶和動滑輪總重,先對此部分受力分析,觀察各個力之間的關系,找到未知量.
根據受力分析情況,學生會發現桶和動滑輪總體受自身重力G2和繩子拉力F1,二力平衡,得G2=F1,其中F1為未知量.經過第一步提示,可以為沒有思路的學生提供線索,找到繼續做題的干勁和自信,發揮出自我暗示作用,防止學生在思考無果的情況下放棄題目.
(2)觀察滑輪組,發現F1大小與哪一個量有關.
分析滑輪組,F1等于3倍的人給繩子的拉力F2,即G2=F1=3F2,未知量為F2.學生完成這一步后,進一步得到成就感,題目也簡化了很多,獲得更大的信心.
(3)拉力F2與小雨有關,可對小雨進行受力分析.
學生經分析會發現,小雨受向下的重力G1,向上的拉力F2和支持力FN,即F2=G1-FN,其中未知量為FN.完成至此,學生產生的積極情緒會促進自我暗示作用的發揮,學生會得到自我鼓勵,自己也是可以完成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4)小雨受的支持力與哪個力有關.
支持力與小雨對地面的壓力F3是平衡力,即FN=F3,其中未知量為F3.即使完成上一步后,仍然需要提示,但當學生完成到這一步,就會進一步得到線索,獲得一些知識和做題方法,使學生得到成就感,這是自我暗示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5)小雨對地面的壓力.
壓力等于壓強與接觸面積的乘積,即F3=pS,無未知量.即使學生是按照線索提示到最后一步,但在過程中學生累積的積極情緒,能夠引發學生自我暗示的作用,提高學生自信,獲得成就感.
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