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美術編輯工作呈現出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與多樣性,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就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從思想認識、隊伍建設、監督管理與創新精神等方面做好引導。本文將分別探討了以上四方面的認識,以期對新媒體時代美術編輯工作以啟示。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美術編輯,要求,思想,隊伍,管理,創新
基于大眾多元化的審美需求,美術編輯的工作內容和流程更加復雜化——新媒體時代將美術編輯的系列工作與數字化媒體技術結合起來進行加工、重組,呈現出新媒體時代美術編輯的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與多樣性,以更符合大眾審美品位與需求的作品促進科學文化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一、轉變思想,提高對美術編輯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美術編輯工作的本質是為讀者服務、為人民服務,在系列編輯工作中,通過封面設計、組織美術稿件、書籍插圖、編畫冊、書籍整體設計等方面,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對美術編輯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圍繞讀者,圍繞大眾,通過正能量的美術作品,倡導社會主流文化,弘揚時代精神與主旋律,從而豐富大眾的精神世界,提升行業市場競爭力。
新媒體時代美術編輯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有利于滿足大眾多元化的審美需求。信息時代,大眾的審美品位與審美要求呈現多元化,美術編輯在編輯美術作品時,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手段對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作品的編輯與應用,將優秀的作品呈現給大眾,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實現美術編輯的宣傳與教育目的;第二,有利于提高美術編輯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新媒體時代的美術編輯不同于傳統美術編輯,對編輯工作人員的思想素養、審美能力、專業技能、創新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因此,新媒體時代加強美術編輯工作的認識有助于提高美術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推進科學文化的健康發展;第三,有利于實現對美術編輯工作的重新定位。美術編輯工作在新媒體時代儼然成為了一種信息傳播方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美術編輯的圖片形式作為最直觀、最快捷的表達方式逐漸得到更多認可,已經開啟了新的“讀圖時代”。
轉變思想,一改過去美術編輯為文字附屬物的認識,重新認識美術編輯工作的重要性,對于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新的閱讀時代的開啟都發揮中重要作用,通過生動、形象的美術編輯,賦予文化知識趣味性、藝術性,引發讀者共鳴,傳遞真善美,發揮美術作品的美育作用,促進科學文化藝術的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二、建設隊伍,注重對美術編輯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
新媒體時代,對美術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要具備較強的思想政治素養和法紀意識作為思想基礎,以保證美術編輯工作中堅定立場、明辨是非,堅持傳播有利于社會助于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大眾的精神世界。第二,要建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將個人職業理想與社會進步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以服務讀者,服務人民為己任,倡導社會主流文化,促進科學文化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第三,要構建完備的知識結構,博覽群書,賦予美術作品以靈魂,編輯、推廣真正優秀的作品,增強美術作品的感染力與吸引力。第四,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包括美術繪畫技巧、美術作品鑒賞能力,計算機軟件操作能力,出版印刷相關知識,如此才能實現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將要表達的主題表達出來。第五,要有良好的審美品位與審美能力,審美品位與審美能力是編輯在編輯學習與工作中藝術造詣的體現,良好的審美品位有助于秉承正確的輿論導向,發揮其積極作用,起到宣傳、教育作用;良好的審美能力有助于美術編輯在大量的美術作品前迅速捕捉到適合的作品信息,并加以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帶給大眾以美的享受。第六,要有創新精神,美術編輯需要創新精神,在設計、編排、加工等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推陳出新,都需要獨一無二,都需要大膽探索,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更加準確的表達所載情感。
加強美術編輯的隊伍建設,注重對美術編輯工作人員素質的培養,以實現服務大眾的目的,以實現文化傳播的目的,以實現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目的。
三、加強監管,建立美術編輯長效工作機制
加強美術編輯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編輯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和激勵作用,堅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以制度規范編輯的每一個環節, 不斷優化和創新隊伍管理的內外環境,為美術編輯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其次要重視監督管理,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對美術編輯工作進行監督,嚴格審查,切實提高監管水平與效率,以保證美術編輯的質量,盡量實現零錯誤,追求更好的美術編輯效果。第三要全面落實責任,在嚴明的制度下合理分工,將編輯工作具體落實到人,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更好地規范美術編輯工作,提高美術編輯質量,實現美術編輯的美育功能。最后,要建立賞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對于工作認真、細致的人員相應的獎勵措施,由于個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出版印刷錯誤予以相應的懲罰,以此來規范編輯工作,加強美術編輯工作的管理。
四、與時俱進,推動美術編輯工作的創新
創新貫穿于美術編輯工作的各個環節——無論是封面設計、組織美術稿件、書籍插圖、編畫冊、書籍整體設計等美術設計環節,還是數字化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應用等技術環節,都需要美術編輯不斷開闊眼界,拓展工作途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實踐,敢于標新立異,善于發現問題,開辟新思路,建立新理論,掌握創新性技能包括動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熟練掌握和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
總之,美術編輯要與時俱進,在時代精神的浪潮下,牢牢握住主流文化的脈搏,將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美術作品展現于文化市場,豐富大眾的精神世界。同時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美術編輯工作于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與吸引力,實現美術編輯工作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曹松柯,《新形勢下美術編輯工作的難點及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5.07
[2] 薛雅心,《現代期刊美術編輯工作難點探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4.09
[3] 蘇暢,《新形勢下美術編輯工作的難點及對策初探》[J],《大眾文藝》,2016.21
[4] 潘群,《新形勢下美術編輯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出版》,2008.02
[5] 杜仲,《藝術造詣和人文修養在美術編輯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08
[6] 李東東,《中國特色文化下的視覺表現需要》[J],《全國新書目》,2012.03
[7] 李兵,《新時期期刊美術編輯工作思考》[J],《新聞世界》,2013.08
[8] 王同亮,《美術編輯在出版工作中的位置》[J],《內蒙古大學刊》,2008.12
[9] 林巧玲,《對出版社美術編輯工作的思考》[J],《學理論》,2010.10
作者簡介:馬英,女,1973年8月,大本,美術編輯,副編審,《中學生視界》雜志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