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有著很大的改變。在當前社會中,青少年是比較活躍的一個群體,新媒體對其也就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不僅能夠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同時還能夠影響著他們的價值取向等。在新媒體時代下,若是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會對其產生不利的影響。青少年對于網絡的涉及,會為青少年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機遇,但是也為其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的影響及對策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當代青年;工作影響
中圖分類號:C43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267-02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樣也就導致了新媒體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生產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新媒體技術主要是指在互聯網技術、移動技術的基礎上向群眾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這其中主要有網絡、手機等。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每一年的上網民眾都在提升,其中大約有65%以上的人是青少年。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青少年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其中不僅存在著機遇,更多的還是挑戰。在當前社會中,如何更好的應對新媒體給社會青少年帶來的影響,這是研究的重要熱點。
二、新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首先,滿足了青少年對信息的需求。在社會中,青少年是最為活躍的一個部分,他們在生活中更勇于探索,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人,對于信息的需求量也是比較大,比較強烈的。而新媒體信息技術中含有豐富的信息,并且傳播范圍十分的廣泛,能夠將信息準確地傳播到每一人手中。在新媒體時代中,能夠為廣大青少年獲取信息提供一個平臺,這樣就可以隨時了解與掌握各種信息,滿足了青少年對信息的需求。
其次,突出了青少年的個性。青少年是一個富有個性的群體,他們對生活富有激情,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傳播方式不同,新媒體主要是相互交流。新媒體不僅能夠進行信息的傳播,同時還能夠進行交流。青少年在瀏覽信息的時候就可以打破空間上的限制,隨時隨地的與其他網友進行交流,發表自身的觀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促進了青少年之間的相互交流與發表意見。根據相關數據調查表明,青少年認為在網絡中能夠更加的放松,展現真實的自我。
最后,提高了能動性與主動性。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青少年往往是被動接受一方。但是新媒體與傳統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通過文字、圖片、影像等方式來交流傳播的。可以這么說,新媒體的方式是傳統媒體相整合,這樣在傳播過程中,青少年既是傳播者也是接受者,這樣也就實現了由傳統被動接受向主動學習的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大大的增加他們在未來工作中的主動性,進而達到一定的效果。
(二)消極影響
首先,對新媒體具有依賴性。新媒體具有比較豐富的內容與資源,并且更新的速度也十分的快。同時電子設備的更新也在不斷的發展,這都為青少年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了信息資源,只需要手指一點,他們就能夠獲取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新媒體時代為其提供了需要的內容,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其對新媒體的依賴程度,在獲取消息過程中也就使得他們缺少了思考的過程,降低的自我思考的能力。
其次,不良信息帶來的不利影響。由于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傳播比傳統媒介更加的自由,而新媒體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良信息,若廣大青少年在面對這些不良信息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把握,缺少自制,這樣就會對其今后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最后,使得青少年在價值定位中迷失自我。新媒體技術在一定的程度上將人們密切的聯系起來,這樣就使得信息在全球化中傳播與共享。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們都可以借助這其中的信息并加以運用,為人們提供各種便利。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在選擇其中信息的難度在增加,很容易造成他們價值定位上的迷茫。
二、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青少年工作的專業傳媒建設
青少年工作專業傳媒的建設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帶來一定權威的信息與穩定的服務,進而能夠鞏固新媒體對青少年在工作中的引導。比如說在當前新媒體技術中,中國青年網等擁有專業的管理團隊,可以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全面的信息與服務,該種網絡得到青少年的依賴。除了這些,還是應該注重建設手機傳媒、數字電視等,這樣能夠豐富青少年在工作中可以運用的方式與種類。
(二)探索新的服務青少年工作的媒體方式
新媒體在青少年工作中為其提供了很多的方式與方法,只有更深層次的運用新媒體,才能夠為廣大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機遇與渠道。在運用新媒體的時候,可以為廣大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平臺,為其提供學習方式方法,提高其語言的組織與應變能力。比如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來打造娛樂平臺,為青少年提供結交朋友的平臺、創業服務平臺等。由此可見,新媒體在社會中的運用能夠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服務平臺,這樣也就需要長期努力,不斷的為青少年創造更多的服務方式。
(三)注重新媒體對價值觀的引導
青少年正是處于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的青少年具有極大的可塑造性。即使是新媒體技術,多少也會存在一些消極的因素,甚至還會出現很多與主觀價值相違背的理論,這就需要新媒體中有正確的輿論,重視新媒體對青少年的教育程度,使得其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對于新媒體中不同的聲音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夠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青少年工作者。
(四)加強對新媒體信息的監控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與進步,新媒體技術存在著泛濫的趨勢,這就需要相關的主管部門能夠及時的了解新媒體的發展動態,對信息進行管理與監督,加強引導的作用,進而降低新媒體中垃圾信息的出現。另外,還要加強對新媒體信息的監控,適當的加大資金的投入以及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運用,大力的發展監督系統,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提供技術管理的保障,對內容中不良信息進行檢查與過濾,從傳播的源頭清除,為青少年提供清潔的上網環境。
四、總結
在當前社會中,青少年是社會中比較活躍的一個群體,新媒體對其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不僅能夠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同時還能影響著他們的價值取向等。在新媒體時代下,若是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會對其產生不利的影響。青少年對于網絡的涉及,為青少年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機遇,但是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楊志清,李巖.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8).
[2]王博仟.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影響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5(12).
[3]韓曉娟.新媒體對當代青年政治社會化雙重影響及其對策[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11).
[4]張紅霞.新媒體對當代青年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4(10).
[5]王靜.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5(05).
[6]段偉斌.新興媒體價值取向對90后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4(04).
作者簡介:
劉賢科(1986-),男,重慶人,本科,重慶市巴南區廣播電視臺二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