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靜 李婧
【摘 要】本文介紹了四種高職詞匯教學中的策略,并通過舉例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幾種策略的實際應用方法。
【關鍵詞】詞匯教學;詞匯教學策略
實用詞匯教學策略,是筆者參閱大量詞匯教學研究著作,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總結而成的課堂實用教學策略。它包括以下子策略:音型意結合策略、展示策略、發現策略、構詞法策略。
1 音型意結合策略
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學習者在學習一門語言時,聲音的輸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字形的習得。學習者要根據音環模型和發音活動所產生的動覺刺激來形成語音記憶。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 利用視覺記憶, 可以準確再現70% ; 若將視覺、聽覺同時作用,且高聲朗讀,則能準確再現86.3% (金海霞,2012)。 如果在教授單詞時,不能給與學生者正確的單詞讀音,將會影響單詞的音標識別度,進而影響到詞形和詞意的識記。 教授單詞時除了關注發音和詞形外,對于語義的加工也是重要的,這將會影響到單詞記憶的深度和廣度。雖然,在單位時間內,物理加工和語音加工策略在記憶廣度方面優于語義加工,也就是說,同樣一節課時間,教師對單詞語義進行舉例等方式深加工,會影響單詞教授的數量。教師單詞授課的重心不只是追求速度,而應該是學生對于單詞的長期掌握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將與語音、詞形和語義有機結合,達到最佳的掌握效果。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是語音注音的標準符號。所以,對于英語初學者,正確習得這部分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在筆者的教學經歷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點都不了解音標,音素都不能正確發音,問其原因,答曰老師以前沒有教過。連音素正確發音都不教的老師,怎么能奢望學生讀準單詞、記住單詞呢?除了讓學生掌握音標的正確發音,還要讓學生了解常見的語音現象,比如元音、輔音、音節、重讀、連讀、失去爆破、濁化等。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發音現象,才能在閱讀中正確發音,從而促進單詞的掌握。
語音和詞形結合的記憶方法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能夠掌握這一規律,將大大地提高記憶效率和效果。每個字母或字母組合都有常見的發音。例如: [i:] 字母組合: ee ea e ie three eat she piece
單詞的記憶,不是機械的記憶每個音素和每個字母。而應該是對音節、字母組合的模塊化記憶。在英語中,許多字母組合都有常見的發音。比如,ou常發[au]音,ow常發[au]和[?藜u]音,air常發[e?藜]音。
將單詞語意加工融合到音形教學策略,從而形成音形意結合的教學策略,三者的結合在詞匯保持量和保持率上效果是明顯的。加工層次越高,記憶效果越好(Craik & Lockhart,1972)。對語意的加工不只是簡單地擴展語意和舉例子,更是將生詞與其它已知詞建立聯系,與有關的表象和故事聯系起來。教師或學生將生詞語境化,可以利用課文語境,也可以自己創造有意義的語境,將生詞和已知詞結合形成有意義的句子。 比如,在學習《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第五單元,單詞表里有幾個單詞(behavior,dishonest, upset,和greedy ),比較難記憶,老師可以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創設有意思的語境進行記憶。有的學生設計了這樣的語境,將這幾個單詞聯系在了一起,形成了生詞串,He is upset about his wifes greedy and dishonest behavior.
2 展示策略
展示策略的原則應該是直觀性、趣味性和情景性。直觀性指的是能夠利用圖片、實物、動作等展示詞匯。 趣味性指的是教師的展示策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景性是指教師依據詞匯意義創設相關情景,可以是簡單的故事情景,也可以將周圍環境簡單設計以配合單詞的講解。
(1)直觀性展示。該策略展示的是詞義形象、具體的詞匯。在行業英語教學中,因為教學內容常涉及專業相關的術語,需要教師通過教具、圖片和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例如,在水上運輸一章,文中出現多種類的船只,例如tugboat,tank ship,barge等。這些船只僅靠教師的描述難以在大腦內形成具體形象,只能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動畫進行講授。
(2)趣味性展示。趣味性的目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興奮起來,從而達到主動記憶的效果。通過趣味性展示記住的單詞,通常會在學生的大腦詞庫形成較深的印象。比如在教授水利英語詞匯cruise時,我給學生說了這樣一句話。A Cruise driven by Tom Cruise cruised past(一輛由湯姆克魯茲駕駛的科魯茲從身邊駛過).
(3)情景性展示。語言的習得是發生在社會文化交往中的。詞匯的意義是會受到環境、上下文和文化影響的。如果是在講解課文前學習單詞,教師應該盡量設計與單詞有關的情景。在講解水利英語基礎教程課文“How much water is there on earth”前,筆者就給學生觀看了大量了水資源枯竭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水資源枯竭的情景產生共鳴,并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出這種情景,當學生發現詞匯不足時,筆者適時地向學生提供生詞。
3 發現策略
發現策略使詞匯學習由被動、枯燥變為主動、有趣。這一策略與我們傳統的詞匯教學順序是相反的。發現策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在做完簡單的課文引入之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發現生詞。具體方法是這樣的。第一步、學生閱讀課文并標出不認識的單詞。第二步,學生通過查閱生詞表或詞典的方式,查出單詞的意思。第三步,再次閱讀課文,結合上下文,從已查詞義里挑出文章中適用的意思。 第四步,將所有單詞發音及詞義匯總到我的詞匯庫里。這種策略可以由學生一人完成,也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
4 構詞法策略
通過單詞本身的結構來進行分析、講解單詞,是許多教師熟知且效果明顯的教學策略。 這種教學策略遵循了英語創造新詞的規律,并逆向使用該種規律,達到了很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英語構詞法主要有轉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結合法六種。就轉化法為例講解該種策略在課堂中的使用。比如水利英語基礎教程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單詞overflow. 該單詞首次是以名詞的形式出現在這句話里的。A flood is an overflow of water, an expanse of water submerging land. 但他也可以用作動詞,隨后出現在了該句話。The water overflows to the areas adjoining to the rivers。
【參考文獻】
[1]Craik,F.I., & Lockhart,R.S.(1972).Levels of Processing: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2]金海霞.詞匯教學策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J].教學研究,2012(03).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