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娜
【摘 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人們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其中,對于美術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培養美術人才的高校和教師來說,應當加強對于高校美術教學的改革,并從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探索,著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綜合能力水平。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學;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4-0235-01
在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下,各門學科應當結合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的認識能力與水平,加強對于具體教學過程的改革。對于高校的美術學科來說,在當前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且要發揮其藝術學科的作用,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可見,建立起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個性意識,成為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般來說,報考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其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從高校招生的現狀來看,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成為了具體教學工作開展的最大阻力。鑒于此,在招生選拔上,在相應的制度上應當做好改革工作,挑選優質的生源來進行美術專業的學習。若是按照藝術類專業文化課分數較低的錄取原則,就會導致在美術方面的人才,其文化素養水平較差,阻礙了我國美術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勢必影響了美術方面的藝術活力。另外,作為高校美術學科的教師來說,還應當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需求,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基礎與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訓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作為美術學科的教師,應當及時地了解社會需求狀況,增強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參與社會上的設計活動,將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努力使得自身成為過硬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從學校層面來說,在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應當合理配置好基礎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比例,并堅持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建立老、中、青三級梯隊,形成合理的教師隊伍格局。另外,學校層面還可以引進其他院校的優秀教師,促進教學理念的溝通與交流,融合多種教學風格,進而合理地開展具體的美術教學活動。最終,形成教學理念先進、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能過硬的美術學科教師隊伍。
三、合理設置美術課程
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改革,具體的課程設置也是其中一個方面。按照具體的美術教學目標,即將學生培養成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美術人才,應當圍繞這一美術教學目標合理、具有針對性地設置美術課程。具體來說,在設置上應當兼顧知識要點與藝術性兩個方面,做到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要在具體的教學內容方面,體現出美術的基本概念,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增加藝術性教育,即著重提升學生欣賞美術的能力與綜合藝術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改革中,為了保證基本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必修課的建設。同時,為了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興趣,還可以合理地開設選修課。通過合理設置相關的美術課程,能夠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四、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方法
一般來說,在教學改革中,教學方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能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增強具體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作為美術學科的教師來說,根據美術學科直觀性、感官性的特點,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設備,采用現代化的技術與手段,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美術學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得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美術教學活動中來。高校還應當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要增加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技術運用能力的設計性實驗;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要建成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能力訓練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高校美術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完善與改革,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進而培養出優秀的美術專業人才。
五、結語
按照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高校的美術教學活動應當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需求狀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適當的改革。作為高校美術學科的教師來說,首先應當提升藝術類考生的綜合素質,盡最大力量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在學校層面,應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合理設置相關的課程、不斷完善具體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只有以加強學生的美術素養與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為教學目標,才能不斷完善與進行具體教育教學活動的改革,進而培養出優秀的美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孟春艷.高校美術教學模式改革與探討[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2]徐常穎.新形勢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改革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5).
[3]黃海波.高校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