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臻+++羅沖
摘要: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最基礎的資源,其用途包括農業用地、城市用地、工業用地等,現階段我國的土地資源也出現了緊張的局面,如何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推進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目前重要的研究課題。該文將對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進行簡要的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土地利用;轉型;土地資源;管理
一、導言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這就使土地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而靠近城市的耕地面積不斷萎縮,迫切需要改革土地資源管理機制,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益。再加上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轉變,如何進一步強化土地利用轉型和土地資源管理,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效率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
二、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的簡要分析
(一)土地利用轉型
在土地利用轉型體系構建中,必須具備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在此前提下確定轉型目標,從而按照目標要求實現轉型工作。除此之外,完善的土地利用轉型還應當包括人員配置以及機構設置等,以此實現高效的土地轉型。
(二)土地資源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它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在實際的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備以下幾項要素:第一,制度管理。制度是開展土地資源管理的重要前提,在土地制度的約束和調控下,確保土地資源管理朝著可控方向進行,進而最大程度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第二,政策支持。任何一項管理工作都必須要有相關政策作為支持,在政策的支持下開展土地資源管理,不僅是提高其管理水平的關鍵,更是社會發展對于土地管理的硬性需求。由此可見,要想更好地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必須要在建立土地轉型機制的前提下,加強制度約束和政策支持,以此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效率。
三、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理論
(一)土地利用轉型理論。
土地利用轉型指的是改革現有的、不合理的土地資源利用形態,通過土地利用的顯性與隱性形態的綜合引導,實現我國土地利用健康轉型。根據學者們對土地利用轉型的研究發現,顯性與隱性兩種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態可在相互促進中共同發展,推動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從目前我國土地利用現狀來看,一些相關部門間存在明顯的土地利用利益矛盾,這直接導致了土地規劃和利用的不合理性,而土地利用轉型則可有效緩解這些部門間的利益矛盾,實現有限土地資源效用的最大化,提高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率。此處需明確的是我國土地利用轉型以區域性范圍為主,同地區內的土地資源利用利益矛盾很小,不同地區間的土地利用利益矛盾是重點。
(二)土地資源管理理論。
土地資源管理指的是通過各項管理措施合理開發與保護國家土地資源,其最終目的是調整土地關系,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主要依賴于相關土地制度和政策建立完善的土地資源運轉機制,并促使土地利用不合理狀態下的健康轉型。現今,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土地資源需求量逐年上升,加之耕地面積減少,原有的土地資源管理機制明顯不能適用于當前土地利用的新形勢,對土地資源管理不當就極易出現土地資源浪費情況。因此,加強土地資源管理,促進土地資源利用轉型勢在必行。
四、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互饋機制
(一)經濟干預的影響
土地資源管理本質在于改善土地利用結構,以此實現對土地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經濟手段的引用,很好的達到了這一效果。相關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利用客觀經濟規律對土地利用形式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干預,極大地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了對土地的高效管理,例如在對非農業生產土地資源管理時,可以對耕地占有者收取地稅,不僅可以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且還可以使其朝著非農建設方面發展,實現土地利用的根本價值。另外,相關部門還可以加大對土地的投入,從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實現其最大限度的資源利用效率。
(二)土地資源工程的影響
土地資源管理具體來說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了工學、理學、管理學等眾多學科的交叉,突出表現為土地整治、土地規劃、土地利用等幾方面內容。其中,直接關系土地利用轉型的內容就是土地整治,其屬于土地資源工程技術領域,包括了土地開發、整理及復墾技術,通過土地整治能夠充分發揮出土地資源最大化的利用效益,緩解當前我國緊張的用地局面。縱觀當下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結構,其中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農業土地利用規模缺乏經濟等,要實現農業經濟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就必須進行土地整治,整治的主要任務就是完善土地利用結構,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滿足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簡單地說,土地整治就是優化土地利用隱性形態,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有機整合分散的土地資源,實現土地利用轉型的目標。
五、加快土地利用轉型,加強土地資源管理
(一)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從目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情況來看,應不斷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本文認為應結合不同地區實際經濟發展水平及土地資源利用形態,制定合理的土地價格,并根據土地利用年限、面積等因素征收使用費用,并直接關聯用地單位經濟條件及發展狀況。這樣,一方面可以對用地單位進行直接、及時限制,以免他們隨意占用土地,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強化國家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用地單位經濟核算的科學水平,提升農村土地流轉合理性。
(二)形成統一的土地管理機構。
國家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支持,形成統一的土地管理機構,運用法律武器管理好國家土地資源勢在必行。在我國,土地資源管理機構涉及的部門較為復雜,各部門人員職責不夠明確,難免會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因此,本文認為在加快土地利用轉型,加強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必然要形成統一的土地管理機構,建立統一的管理檔案,明確各部門及相關人員職責,確保各項政策的落實,實現我國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
(三)提升土地利用統一規劃與管理水平。
我國在管理國土資源過程中,采取的重要行政手段就是制定并落實土地行政規劃。具體來講,是通過土地行政規劃,統一規劃與管理農地、建設用地、林地、工業用地等,全面綜合考慮地塊性質、位置、面積等因素,并進行統一調度與使用。該管理方式可有效防止土地濫用現象。因此,我們應繼續提升土地利用統一規劃與管理水平,提升土地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與綜合素養,做好土地行政規劃,加快土地利用轉型,加強土地資源管理。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我國土地資源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積極進行土地資源轉型,是自然系統、經濟系統、管理體制三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有利于進一步緩解土地資源枯竭引發的經濟結構變革,對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穩定與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通過本文的淺略分析,能夠為土地利用轉型提供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曉琳.國土資源管理中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的研究[J].新經濟,2016,(20):102-103.[2017-08-07].
[2]馬小媛,高建華,李燕,常增強.資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變化與轉型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06):6-8.[2017-08-07].DOI:10.13665/j.cnki.hzjjykj.2011.06.032
[3]盧新海.開發區土地資源的利用與管理[J].中國土地科學,2004,(02):40-44.[2017-08-07].DOI:10.13708/j.cnki.cn11-2640.2004.0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