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霞
摘 要: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美術教學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的主要現狀,接著提出了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現狀的主要策略,旨在通過于此,全面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美術教學;現狀;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勢頭也變得越來越猛。伴隨著這股改革的“春風”,各種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真正能夠接受和領會到的知識內容少之又少。在新形勢下,如何全面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整體現狀成為了每一個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的主要現狀
(一)教師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縱觀現如今的初中美術教學現狀,教師自身素質的參差不齊成為了限制美術教學提升的主要瓶頸因素之一。不少的初中美術教師并非真正的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他們在教學中專業技能不強,在教學的過程中得過且過,對于學生的關注程度甚弱,只要能將自己的教學內容講完了為止,對于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認知程度則顯得漠不關心。還有部分的教師是專業的師范院校畢業,但是由于長時間不進行在職培訓,僅有的那點兒專業知識越來越不能應付日新月異的教學形勢的發展。久而久之,學生在教師落后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習能力的提升每況愈下,教學成效不容樂觀。
(二)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長期偏低
現如今,由于長時間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于美術這類非應試類科目的重視程度長期偏低。在錯誤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學生的學習行為十分“功利”,凡是能提升應試成績的自己就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進行認真的學習,對于提升應試成績沒有幫助的,則采取冷漠忽視的態度。很顯然,學生學習興趣的長期缺乏對于整體教學質量提升起到的阻礙作用十分明顯。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一旦學生對于學習喪失了興趣,教學效能的提升可謂是難上加難。
(三)社會、學校和家長對于美術學習不甚重視
在初中的課程教學體系中,美術這門課程所處的地位十分尷尬。社會、學校甚至是家長對于美術這門功課都抱有嚴重的偏見態度。他們片面的認為美術沒有“數理化”重要,并將這種錯誤的思想灌輸給學生。學校在教學資源的安排上長期忽視美術,不少學校就連基本的美術教具都沒有,整個的教學過程顯得捉襟見肘。而大部分的家長也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美術。更離譜的家長甚至直接給自己的孩子傳遞“美術無用論”的觀點。學生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學習的道路勢必越走越偏。
二、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現狀的主要策略
(一)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亦然如此。因此,想要全面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整體水平,通過各種渠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首先,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之下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并通過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帶動之下逐步樹立正確的學習興趣,并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與審美情趣。
其次,教師還應該通過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深刻的影響學生,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具有風格的教學模式。在獨樹一幟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注意力被聚焦到一個點上,學習效果的提升事半功倍。
再次,教師還應該不斷擴充自己的教學資源,不要將課堂教學僅僅局限在室內課堂上。對于美術教學而言,大自然的各種素材是學好美術的“不二之選”。例如,教師在進行《春天的暢想》這一章節內容教學就可以將學生帶到校園中去體會春天最真實的色彩。學生眼見為實的春天遠比教師描述上百句的春天要真實且具體的多。自己看到的春天可以觸摸到,可以嗅到,學習興趣的提升也變得自然而然。
最后,對于美術教學而言,美術作品的鑒賞也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恰當好處的鑒賞不但能夠讓學生的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代入感,還能夠讓學生在視覺沖擊的前提之下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由“被學習”狀態轉變成“要學習”的積極狀態。
(二)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之下,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和認可。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能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整個的學習空間變得寓教于樂。同時,在探究式課堂中,教師將教學任務進行細分,學生按照教師的細分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以問題為導向,以情境為依托,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生探究欲和好奇心的全面爆棚。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旦到位,學習成效的提升自然不在話下。
例如,教師在進行《我為校園添色彩》這一章節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身處的校園,并將自己認為建設和布局不合理的地方指出來。此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對校園做一個整體規劃,并利用手中的畫筆將自己的所感所想一一描繪出來。這個就是利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將想法踐行到實際的一個典型范例,對于初中美術教學起到了示范性效果。
(三)建立健全科學且具有操作性的教學評價體系
任何一項教學活動最終都離不開評價體系的支撐。評價體系一旦不到位,前面教學活動的成效就會被大打折扣。教學評價體系的內容應該全面且囊括多方面的內容。以往僅僅依靠最終應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定的方式應該被完全摒棄,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多元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全新教學評價體系。在全新教育體系的構筑之中,評價內容應該細化到每一個知識點,并對學生的每一項表現都給予中肯且到位的評價。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綜合表現實現了全覆蓋,學生的表現也能被客觀真實的反映出來。
三、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讓學生在一個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快樂的進行學習,感受美術學習帶來的快感。同時,在此教學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建良.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美術教學[J].學周刊,2014,(18):56.
[2]歐陽昕冉.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現狀及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3,(14):117.
[3]王忠明.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反思[J].學周刊,2012,(28):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