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 龔利
正確跑步,遠離“跑步膝”
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 龔利

清晨或是夜幕降臨,城中不少運動場內外都有跑步健身的人。跑步這項有氧運動不需要特定裝備,不需要特定場所,深受廣大健身者喜愛。跑步不僅能鍛煉心肺功能,而且能夠增強肌肉力量,持續有效的慢跑還可以起到消耗能量、減少脂肪的作用。不過,如果跑步的姿勢不正確,不僅達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還有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損害。比如,造成關節磨損嚴重,腰部疼痛等。
膝關節是人體運動鏈的關鍵環節之一,同時也是人體內最復雜的關節。奔跑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沖來自地面的沖擊,因此奔跑所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多為慢性過度使用損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跑步膝”。
“跑步膝”一般容易在兩個部位出現疼痛:一個是髕韌帶或髕周處疼痛;一個是膝關節外側疼痛。體重偏重,著地方式不科學,跑步前不熱身的,都容易出現“跑步膝”。對于初跑者來說,正確的跑姿能有效避免受傷,合理地控制跑姿能夠讓跑步者減少25%以上的膝蓋沖擊力。
剛出現“跑步膝”時,跑步者只是在跑步之中或跑步之后感到疼痛,每當坐下并伸直腿時疼痛加重。跑步者一旦發現膝關節疼痛,特別是髕腱韌帶處出現疼痛,即應減少運動量;疼痛比較嚴重的應該停止跑步2~4周,同時在急性期可用小冰塊或浸過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過了急性期以后,可以采用按摩或針灸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有肌肉酸脹的感覺,則要注意運動后調理,多補充堿性食物,服用維生素C或運動飲料,緩解肌肉酸痛。
既然知道“跑步膝”的危害,就要學會預防“跑步膝”。下面,介紹預防“跑步膝”的3種辦法:
1. 熱身運動:跑步前,進行5分鐘的熱身,讓全身肌肉骨骼關節進入運動狀態。
2. 拉伸運動:針對膝關節的熱身動作有蹲起、原地高抬腿、后踢腿,另外拉伸大腿肌肉也有助于運動時保護膝蓋,拉伸運動可以讓膝蓋的關節腔內的潤滑液分泌更充分,減少運動時關節之間硬對硬的“碰撞”。
3. 鍛煉腿部肌肉:肌肉包裹在骨骼外面,它才是關節最好的保護傘。肌肉的控制力直接影響膝蓋的承受力,跑步者如果感到膝關節力量不足,可以進行靠墻半蹲或箭步蹲練習,以提高腿部肌肉力量,特別是膝關節周邊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