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紓文
留給世界一棵樹
文/陸紓文

每年,全球范圍內的傳統墓葬對土地資源的占用量很大。在一些大城市,日益稀缺的墓地資源使得殯葬成本水漲船高。
與永久性的房產不同,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居民在墓地上的巨額支出實際只是買下25年的使用權,到期后還需補交相應的款額續約。面對高昂的成本,購買陵墓在墨爾本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奢侈的安葬。不久前,墨爾本大都會墓園信托公司推出一項“超前”的墓葬方式——只要捐贈出親人的骨灰,公墓就會贈送一棵“紀念樹”種植在墓區,供人們緬懷逝者。
項目負責人羅伯茲介紹:“數年前,我最好的朋友離世。有一次,當我行走在森林時,突發奇想:若能將朋友的骨灰用作肥料,轉化成樹木的一部分,將是多么美好的一種紀念方式。我在咨詢了大量專家之后,找到了瑪麗·科爾博士。她用兩年的時間研究出一種方法,能夠把骨灰轉化成可被植物吸收的肥料。”
公墓信托機構一直尋找機會在墓區多種植一些樹木,隨著新項目的推廣,“紀念樹”會和墓區原有的樹木種在一起。此外,每收到一份捐贈的骨灰,公司還將協同環保機構在澳大利亞或世界其他地方種植200棵樹木,以幫助減緩全球變暖。
“通過這種方式,逝去的親人變成了樹木的一部分,繼續留在我們身邊和這個世界上。”該項目形象大使柯斯達·喬治亞迪斯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一棵‘紀念樹’,并將種樹的接力棒交給下一代,將賦予我們巨大的精神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