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平,張靜文,郭毓文,陳少鋒
(汕頭市潮南民生醫院普外科,廣東 汕頭 515041)
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與安全性
熊建平,張靜文,郭毓文,陳少鋒
(汕頭市潮南民生醫院普外科,廣東 汕頭 515041)
目的 探討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將76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綜合法治療;觀察組在綜合治療同時,予以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觀察2組臨床療效并采用EORTC生命質量測定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觀察2組胃腸減壓量、排氣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中轉手術情況和并發癥。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21%(P<0.01);觀察組EORTC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的胃腸減壓量少于,排氣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短于,中轉開腹率低于對照組(均P<0.01);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 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療效理想,安全性高。
生長抑素; 泛影葡胺; 粘連性腸梗阻; 療效
在腸梗阻類型中,粘連性腸梗阻是一種常見多發病,是因多種因素所致的腹腔腸粘連,一旦發病,腸道容物無法正常通過腸道,運行受阻[1-2]。若腸內容物流通受阻,就會出現諸多癥狀,如腹痛、惡心嘔吐、腹脹以及排便障礙等[3],在臨床,粘連性腸梗阻被歸屬為機械性腸梗阻,是外科十分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當前治療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通過有效藥物的調節,可以明顯改善梗阻狀況,但情況嚴重則需轉為手術治療。本文選擇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汕頭市潮南民生醫院收治的76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對其中38例采取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旨在探討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優質方案。
1.1 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1)均符合粘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4];2)X線腹部檢查顯示腸管呈現擴張性積氣,CT檢查可見腸壁增厚;3)均適宜非手術治療;4)簽署本研究知情書,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排除標準:1)腸套疊、腸腫瘤、腸麻痹、腸扭轉以及吻合口狹窄所引發的腸梗阻;2)臨床基礎資料不完善者。入選76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8例。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35~73歲,平均(46.78±5.23)歲;腹脹程度:輕度12例,中度12例,重度14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34~72歲,平均(45.09±5.34)歲;腹脹程度:輕度11例,中度12例,重度15例。2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綜合法治療,包括腸胃減壓、控制飲食、維持電解質平衡以及調節酸堿平衡紊亂等,積極予以腸外營養支持以及抗感染預防用藥等。
觀察組:在綜合治療同時予以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生長抑素(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53010),使用微泵持續泵入6.0 mg生長抑素,泵入時間為24 h。當胃腸減壓充分后,再將76%的泛影葡胺溶液(西安漢風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H200033833)注入患者胃管中,3 次·d-1,50 mL·次-1,注入后對胃管予以夾閉處理2 h,直至患者排便恢復后2 d。
在整個治療中,若發現患者臨床癥狀有加重現象,或者出現腸壞死以及腹膜炎等,則應及時轉為手術治療。2組均連續治療10 d,10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胃腸減壓量、排氣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中轉手術情況和并發癥;采用EORTC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EORTC表包括5個項目,分別為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以及社會功能,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療效評估
1)顯效:臨床癥狀如嘔吐、腹脹腹痛等消失,經X線檢查顯示腸道無明顯梗阻,排氣及排便均恢復;2)有效:梗阻臨床癥狀部分緩解,X線檢查顯示腸道梗阻征象有所緩解,排便恢復;3)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者加重,無排氣排便,X線檢查顯示腸道梗阻征象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2.1 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胃腸減壓量少于對照組,排氣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中轉開腹率低于對照組(均P<0.01),見表1。

表1 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s
2.2 2組EORTC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EORTC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EORTC評分比較 ,分
2.3 2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顯效2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74%(36/38);對照組中,顯效17例,有效1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4.21%(32/3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χ2=22.046,P=0.002)。
2.4 2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腹腔高壓0例,腸絞窄0例,內環境紊亂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63%;對照組中,腹腔高壓2例,腸絞窄1例,內環境紊亂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33.168,P=0.001)。
粘連性腸梗阻多發于腹部手術后,或者因腹腔炎所致,可造成腸內容物流通受阻。腹部手術是現階段導致腸梗阻的主要誘因,臨床癥狀包括嘔吐、腹脹腹痛、排氣排便障礙等,若不能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得當,則會引發腹腔重度感染等諸多并發癥,后果十分嚴重。因為多數腸梗阻很少會發展為絞窄性梗阻,且手術效果不明顯,術后易復發,因此目前治療主要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其中包括藥物治療、綜合療法等,如胃腸減壓、抑制胃液的分泌、抗感染治療以及腸外營養支持等[5]。
生長抑素是十分常見的肽激素,在機體胃腸道神經、胃黏膜、中樞神經系統、垂體后葉以及胰島中均可見生長抑素,具有抑制胃蠕動、胃酸分泌的生物效用,同時還可對胃泌素、胃蛋白的釋放產生抑制,也可抑制胰島素、甲狀腺刺激激素、生長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還可以阻滯下丘腦與垂體中促生長素的釋放[6]。生長抑素也可降低患者門靜脈壓,降低內臟血流,減少側枝循環血流壓力,控制肝臟的血流量。生長抑素降低機體的酶活性、減少膽囊分泌、胃小腸分泌及胰腺內外分泌,同時對機體胰腺細胞還有較好的保護效用;因生長抑素能夠明顯阻滯腸梗阻時消化液的分泌,消化液聚集率降低,減少了因消化液聚集而造成的缺血性病變,緩解腸管擴張,腸壁血液循環良好,腸黏膜通透性降低,進而保護了黏膜屏障的完整,有效阻滯細菌入侵并減少了毒素的吸收,促進炎癥消減[7]。泛影葡胺是一種水溶性造影劑,其具有高滲透性同時又不會被胃腸道吸收,因此在經腸管時,可促進血管內液體以及腸壁組織液向腸腔轉移,在減輕梗阻部位腸壁水腫的前提下還可以稀釋腸內容物,解除梗阻達到治愈目的[8-9]。
本文觀察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效果極佳。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EORTC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各觀察指標也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效果理想,安全性高,這與有關研究[10]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粘連性腸梗阻應用生長抑素聯合泛影葡胺治療,療效顯著,并發癥少,安全性高,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胡俊頂,孫善林.生長抑素在腸梗阻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7):1075-1076.
[2] 彭際奎,王舉,代建國,等.泛影葡胺聯合生長抑素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療效分析[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37(1):61-62.
[3] 周丹,唐廷勇,莫春林,等.生長抑素聯合四磨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5,43(1):42-43.
[4] Moudgil A,Pandove P K,Singh A,et al.An unusual case of transverse mesocolic internal hernia with abnormality of both hands and high arched feet[J].Int J Surg Case Rep,2015,6C(6):226-229.
[5] 何芳.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護理措施分析[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4,29(4):321-322.
[6] 洪琛,李于紅,楊鵬,等.羥乙基淀粉在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治療中的作用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158-160.
[7] 李建宏.探究生長抑素聯合腸梗阻導管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J].中國農村衛生,2015(4):93,96.
[8] 胡裕耀,季峰,李春霞,等.不同劑量奧曲肽治療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比較[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2(6):639-640.
[9] 譚節錦.生長抑素治療高齡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1):123.
[10] 陳巧,劉國濤.泛影葡胺在臨床粘連性腸梗阻診療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11):1284-1286.
(責任編輯:鐘榮梅)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Diatrizoate in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XIONG Jian-ping,ZHANG Jing-wen,GUO Yu-wen,CHEN Shao-feng
(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ChaonanMinshengHospitalofShantou,Shantou51504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diatrizo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randomly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lone(control group,n=38) or in combination with somatostatin and meglumine diatrizoate(observation group,n=38).The 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using 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n addition,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time to first flatus,time to abdominal distension remission,rate of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94.7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84.21%)(P<0.01).Moreover,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EORTC score was increased and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time to first flatus,time to abdominal distension remission,rate of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decreased i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somatostatin and meglumine diatrizoate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omatostatin; meglumine diatrizoat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linical efficacy
2016-12-01
熊建平(1981—),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腸梗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
R574.2
A
1009-8194(2017)06-0037-03
10.13764/j.cnki.lcsy.2017.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