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練七分吃”,這句話強調了很多次,無論是減脂增肌還是塑形,“吃”發揮的作用都超乎你的想象。那增肌減脂期間到底應該怎樣吃呢?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第一個概念就是:
攝入<消耗=減重
攝入>消耗=增重
根據不同目的可以估算減脂或者增肌所需要的卡路里熱量。
男性BMR=10×體重/KG+6.25×身高/- 5×年齡+5
女性BMR=10×體重/KG+6.25×身高/- 5×年齡-161
即使你躺床上一整天什么也沒做,身體為了維持生命也會代謝掉一定量的卡路里。
其次就是日常消耗代謝總量(TDEE):
1.2=幾乎不運動,常坐辦公室
1.3~1.4=每天也就站站走走路,如教師或每周進行輕運動1~3次
1.5~1.6=還算比較活躍,每天在外面跑,或中等強度運動每周3-5次
1.7~1.8=很活躍,體力勞動者,或每周運動6-7次
1.9~2.0=運動員,教練等每天大強度體力勞動者
有了這些基本概念之后就該說說怎么吃了。
三大營養物質要達到一定比例
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三大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要達到一定比例。比如5:3:2,或6:3:1,或4:4:2。對于增肌人士大多數時候碳水化合物比重最高,蛋白質其次,脂肪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都不能多吃。
蛋白質攝入要高
每天飲食中的蛋白質供給量為1.5~2.0g/kg體重。蛋白質的來源可分為這幾大類:
雞胸肉:是性價比最高的蛋白質來源,物美價廉、蛋白質充足、脂肪含量超低,做法多變。
牛腱子:牛肉的氨基酸含量特別充足,又富含具有催化脂肪燃燒的共軛亞油酸和左旋肉堿。牛腱子屬于牛身上脂肪最少的部分,唯一的顧慮是價格相對較高。
魚/蝦: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對于身體益處多多。海鮮類產品膽固醇和嘌呤可能會微高,因此建議與家禽家畜類肉食搭配著吃會更合理。
蛋:不要把蛋黃都扔掉,因為它富含維他命B和膽堿(對大腦有好處)。很多人擔心吃雞蛋會影響體內膽固醇水平,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現在并沒有研究明確這兩者的關系,每天吃兩三顆雞蛋沒啥問題。
奶制品:對于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建議選擇酸奶。發酵會讓部分蛋白質分解成更利于身體吸收的氨基酸,對于增肌減脂都是有好處的。奶酪也是不錯的選擇,且對于補鈣非常有幫助。
豆制品:大豆類蛋白質對于增肌并不是首選,但對于蛋白質的日常補充是足夠的,且對女性有額外健康功效(補鈣及平衡雌激素)。
谷物:糙米/全麥面包/燕麥都富含蛋白質。將它們作為主食,不僅可以獲取優質的碳水化合物,還能同時收獲蛋白質,一舉兩得。
膳食補劑:蛋白粉被越來越多的健身人群所接受,成為補充蛋白質的常規手段。市場上銷售最多的是乳清蛋白粉,不僅適合運動后補充能量,也可以成為加餐的一部分。
碳水化合物
應首選含膳食纖維多、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全谷物或薯類。這種主食最大的好處在于進食后升糖緩慢,從而持續產生飽腹感,不至于讓你暴飲暴食。
雖然推薦糙米全麥谷物等粗糧,卻也并不意味著白米白面有多糟糕。畢竟,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吃精細米面不過量,再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仍舊可以達到類似于吃粗糧的效果。
脂肪
最好選擇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橄欖油,玉米油,椰子油、牛油果、原味堅果也是很好的選擇。深海魚油也很不錯,但注意控制脂肪占比不能超過10%~15%。有些人愛吃某某品牌的堅果,一吃就是一袋兩袋的吃,很容易脂肪攝入超標。
完全杜絕脂肪會嚴重影響你的健康,無精打采、月經失調、皮膚干燥、脾氣暴躁將常伴你左右。
纖維
一說到食物里的膳食纖維,人們往往都會想到芹菜里的絲,白菜梆子和韭菜里的菜筋,其實各種嫩豆類和嫩豆莢都是高纖維食物。除了嫩豆子之外,芥藍(1.6%)、菠菜(1.7%)莧菜(1.8%)、西蘭花(1.6%)之類看起來沒筋的菜,纖維含量也要高于芹菜桿(含量1.2%)。
一般來說,對于嫩莖葉花薹類蔬菜而言,野生蔬菜含量比栽培蔬菜的纖維含量高,深綠色蔬菜要比淺色蔬菜的纖維高。
少鹽少糖
重鹽重糖對你的健康一點好處都沒有,吃糖的危害堪比吸煙!且不說重鹽重糖在心血管和內分泌方面的危害,在健身方面,它們會大大降低你的增肌減脂成效。?笏(摘自“健身迷”公眾號)(編輯/多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