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撫順雷鋒中學原名本溪路小學,1960年建校。1961年,雷鋒擔任學校的輔導員。1976年,學校由撫順市政府命名為“雷鋒中學”。學校現有21個教學班,共有學生987人,教職工98人。作為一所雷鋒輔導過的學校,以雷鋒文化為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今時代的要求,也是這所學校發展的要求,是符合學生成長的需求。下面,我來談學校怎樣用雷鋒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環境育人
學校的圍墻是雷鋒的經典日記和幾代領導人的題詞,讓孩子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就能感受到雷鋒的經典語言。走進校園,全國初中最大的面帶微笑的雷鋒頭像每天都在提示,我是一名雷鋒中學的師生,不忘老輔導員的教誨。教學樓內,我們在不同樓層分別設計了“像雷鋒那樣做人”“像雷鋒那樣學習”“像雷鋒那樣快樂”“像雷鋒那樣生活”“像雷鋒那樣鉆研”“像雷鋒那樣奉獻”六個主題。每個主題除了有雷鋒日記引領外,還有學校發展史、國家領導人視察學校的圖片、不同主題典型人物簡介、雷鋒式教師學生家長事跡,以及學校師生學雷鋒的掠影等,每個樓層都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學校學雷鋒的歷程。我們獨具特色的1000平方米的雷鋒青少年圖書館讓孩子們流連忘返,還有特色鮮明的500平方米的校園雷鋒文化展館。在這里,我們的目標初步實現: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方花草都會傳情,每一幅圖片都會勸學。在這里,文化與建筑融為一體,教育與環境相得益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文化育人
“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圍繞這句話,我們整合了學校現有文化,提出了學校的發展戰略。我們又提出“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戰略”的整體思路,構建雷鋒中學“一、二、三、四、五”的“雙核”育人體系。
明確一個培育目標:向雷鋒叔叔學習,把自己培養成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好人;向龍凡將軍學習,把自己培養成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有創造的能人。
培育兩個特色品牌:少年雷鋒團和少年科技團。
樹立三個正確觀念:用國際化視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用現代化理念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個性化發展塑造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實施四項育人工程:雷鋒建校工程,文化立校工程,科技興校工程,質量強校工程。
提升五種核心能力:用少年雷鋒團提升學生思想力,用少年科技團提升學生創新力,用雷中之精神提升師生向心力,用雷中之文化提升學校影響力,用雷中之品牌提升學校發展力。
同時,我們提煉了雷鋒中學的學校精神,從三個層面體現:一是從領導層面——篤學、尚行、勵志、創新,這是立校之基;二是從教師層面——博學、仁愛、敬業、奉獻,這是興校之魂;三是從學生層面——勤學、自立、求知、求真,這是強校之本。
校訓: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校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
教風:樂業、善教、民主、協作。
學風:樂學、善思、自主、合作。
辦學理念:為每位學生提供值得一生回憶的優質教育;為每位教師搭建成就一生幸福的夢想舞臺。
少年雷鋒團的培養目標:以雷鋒精神為主線培養學生有靈魂;以創新能力為抓手培養學生有本事;以國防教育為載體培養學生有血性;以核心價值為引領培養學生有品德。
少年科技團培養目標:以科技知識講座為重點,培養科學文化素養,使學生做到講科學;以科技教育實驗為平臺,培養科學實踐意識,使學生做到愛科學;以科技教育資源為抓手,培養科學探索精神,使學生做到學科學;以科技教育活動為載體,培養科學創新能力,使學生做到用科學。
這些緊扣時代主題的校園雷鋒文化,提升了學生的素養、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活動育人
為了讓學生時刻感受雷鋒文化的內涵,親身體驗到雷鋒精神的真諦,學校確立了常態化、制度化、鏈條化的“1468”活動課程。
“1”指堅持1個育人理念——學雷鋒“3·5”教育。
“4”指學雷鋒4個節點:3月5日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紀念日,4月5日清明節,8月15日雷鋒因公犧牲紀念日,12月18日雷鋒出生紀念日,學校抓住這些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
“6”指6大節活動。每年3月舉辦學雷鋒節,4月開展讀書節,5月開展班主任節,9月開展體育節,11月開展賽課節,12月開展藝術節。“6大節”創新了活動形式,做到每年都有主題,每節都有亮點,緊扣雷鋒中學“給每位學生提供值得一生回憶的優質教育”的辦學理念。
“8”指每年8個學生社團開展的8個實踐活動。8個實踐活動是,每天幫助老師或同學做一件好事,每周到學雷鋒展廳為雷鋒叔叔打理床鋪,每月續寫一篇雷鋒日記,每學期參觀一次學雷鋒展廳,每學期深入養老院或貧困家庭走訪慰問,每學期新生要深入雷鋒團開展軍訓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雷鋒事跡報告會”,每學年召開一次學雷鋒表彰會。
這些形式新穎的活動,讓雷中的學生們充滿正能量,傳遞正能量,高高揚起雷鋒精神這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導向的大旗。
2015年、2016年兩屆中考狀元及不斷提升的中考成績,連續兩屆全國機器人大賽冠軍,都見證了學生的綜合素養。這也堅定了我們用雷鋒文化立校的信心和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