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包
做老師的,就要舍得自家的孩子,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做老師的,就要不斷學習,利用業余時間為自己充電;做老師的,就要以德為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沈陽市皇姑區珠江五校實驗小學夢田校區的高翠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教育的實踐者。
高老師剛從師范院校畢業,便來到于洪區的遠郊小學——門臺小學。這是一所村小,學校規模小,地理位置偏僻,距新民市只有一站地。因為離家較遠,所以只能住在學校空蕩蕩的教學樓內,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即使這樣,初為人師的她,仍然帶著滿腔熱情,克服一切困難,開始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生活。
遠郊的孩子性格淳樸,但是家長都忙于生計和耕種,所以沒有時間陪伴,很多孩子連公園都沒去過。看到這樣一群孩子,高老師既喜歡又心疼。她干脆在征得家長同意后,每周五晚帶幾個學生回家,周末帶孩子們去公園、去逛街……她為孩子們拍照,給孩子們買玩具,帶孩子們野餐,讓孩子們感受到被陪伴的快樂。正是如此,家長們也都把高老師當成“遠房親戚”,而非僅僅是老師。
如今,高老師走上講臺已經十年,六年前調入珠五實驗夢田校區(原萬方小學)。十年來,她一如既往,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孩子的貼心人。她所帶班級的孩子不僅成績提升快,而且紀律好。“我們要做乖孩子,不讓高老師操心!”
她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備課,爭取讓每節課都能順利被學生接受并吸收。她還不放過每一次向別人請教的機會,積極參加各項教學活動,每次都是主動爭取公開課,一來鍛煉自己,二來讓老師們給提出一些建議。正是抱著這樣的態度,她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就在區教育局舉辦的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得二等獎。接下來,她更是勤奮學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摸索具有自己特點的教學方式。三年后,她獲得區優秀課一等獎;四年后,她獲得市優秀課一等獎;九年后,她獲得省優秀課一等獎;十年后,她在杭州“千課萬人”活動中上了國家級的公開課。在這樣奮斗的過程中,她距離專家型老師越來越近了。
高老師在講臺上執教十余年,積累了不少教學經驗。在這樣的過程中,她發現總有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感到吃力。這些孩子,苦于數學的枯燥、煩于數學的計算,別說興趣,就是學,也是無奈之舉。針對這個現象,高老師努力去和各地老師交流,在網上搜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最終,她選擇了讓“數學魔術”走進課堂,用這樣新穎有趣的形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她曾兩次奔赴北京向“數學王子”學習。學習后,善于動腦的她將一個個“數學魔術”重新編排,變成一個個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素材,并在校內開展了“數學思維”社團活動,帶領孩子們進入神秘的數學世界,在探秘魔術背后規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動手能力……她還帶領本校老師將數學魔術編撰成校本教材,讓更多的孩子受益。現在,小社員們都是“魔術高手”,更是“數學高手”。
能夠一直走在課改的最前沿;能夠以身試教,尋求創新的教育素材;能夠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陪伴;能夠在教育戰線上堅持奮斗……她就是高翠老師,一位教育明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