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英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分析對象,并按隨機分配數字表達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的總例數為32例,僅給予該組患者西藥治療;研究組的總例數為33例,給予該組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結果 對照組的癥狀積分比研究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能取得確切的效果,建議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臨床價值;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8..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十二指腸與胃的功能發生紊亂而引起的病癥。惡心、嘔吐、腹脹、上腹痛、噯氣、早飽等是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1]。中醫理論認為該病屬于“胃脘痛”、“郁證”、“痞滿”的范疇,其發病與情志內傷、飲食失調有關,容易導致氣血瘀滯、肝郁脾虛、痰食濕火,治療上應以和胃理氣、疏肝健脾為主[2]。有研究表明,將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為了進一步確認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療效,本文給予我院收治的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與疏肝健脾湯進行聯合治療,現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此次觀察分析的對象,按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中共有患者32例,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為(42.36±1.21)歲;病程為0.5~6年,平均病程為3.10±1.10年;濕熱滯胃型8例,肝氣郁結型10例,寒熱錯雜型4例,脾胃氣虛型10例。研究組中共有患者33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為(43.14±1.10)歲;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2.96±1.01)年;濕熱滯胃型5例,肝氣郁結型7例,寒熱錯雜型6例,脾胃氣虛型15例。根據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西醫治療,藥物主要為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10),于飯前口服,1次10 mg,1日3次。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自擬的疏肝健脾湯,藥方組成:生姜3 g,炙甘草、黃連5 g,白術、木香、白芍10 g,黨參、青皮、半夏、積殼、黃芪、厚補、藿香12 g,柴胡15 g。水煎,1日1劑,早晚飯前0.5h分2次溫服。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癥狀按嚴重程度進行分級:3分:癥狀嚴重,且反復發作,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2分:癥狀較重,已影響生活及工作,但影響較輕;1分:癥狀輕微,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工作;0分:無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于治療后的癥狀積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有調查顯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是由于胃異常、胃電節律出現紊亂、胃動力發生障礙所致[3]。該病的病程較長,且極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以西醫為主,主要藥物有抗抑郁藥、抑制胃酸分泌藥、助消化藥、促胃腸動力藥等,但上述藥物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給予研究組患者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能作用于肌間神經與中間神經元的5-HT 4受體,促使其釋放乙酰膽堿,從而促使消化道的運動得到增強[4]。疏肝健脾湯具有健脾養血,解郁疏肝的作用。藥方組成包括生姜、炙甘草、黃連、白術、木香、白芍、黨參、青皮、積殼、黃芪、柴胡等。諸味中藥配合使用,具有運脾補氣的功效。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功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取得確切的效果,建議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聶桂根,江 波,陳 輝.西沙比利加用健脾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分析[J].海峽藥學,2015,17(06):228-229.
[2] 董俊紅.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醒脾養兒顆粒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03):231-232.
[3] 曹偉才.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8):42-43.
[4] 何 超,洪小飛.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率變異性分析的臨床意義[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5,23(06):260-263.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