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 要:中學語文課程的評課內容在要求和范圍以及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同,故中學語文教研員只有通過全面分析中學語文教學評課現存問題,才能夠組織教師進行有效的評課。
關鍵詞:教研員;教學評課;評課效率
一、中學語文教學評課現存問題
1.評價內容不夠到位
中學語文教學評課的內容還存在不夠到位的問題。眾所周知,聽后不評和重聽輕評往往會導致評課工作無法到位,這是評課大忌,也就失去了聽課的意義。首先,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課堂教學愈來愈關注其有效性,評課也就成了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其次,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評課也屬于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定的方法之一,因此這使得其作為課堂教學研究的方式之一,可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對于教師來說也是提升其自身教學水平的核心途徑之一。而缺失這一渠道,會長期帶來負面影響。
2.存在敷衍了事現象
首先,中學語文教學評課中敷衍了事的現象仍舊沒有得到徹底根絕。許多教師在教學評比完之后就會立刻教評,但是并沒對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否符合現代教學觀和對其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細致分析,因此也沒有就如何開展更加科學化的評課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有著獨到的分析,因此對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并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其次,部分教師在中學語文評課中的敷衍了事還表現在礙于情面而采取走過場的評價方式,這導致大部分評課是虛假的評議,因此難以起到實際作用。
3.評課工作缺乏重點
部分中學語文教學評課工作存在缺乏重點的情況。單純的面面俱到的教學評價并不是最為優秀的教學評價,而對一節課程的評議需要從整體上去分析評價。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存在部分評課因為面面俱到而顯得泛泛而談現象,最終導致其難以突破重點并且難以抓住教學中的關鍵之處。
二、教研員組織教師有效評課的方法
1.全面理解新課程理念
教研員組織教師有效評課的第一步是全面理解新課程理念。中學語文教研員在全面理解新課程理念的過程中應當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性,從而成為有效評課的核心與關鍵。中學語文教研員在全面理解新課程理念的過程中還應當確保評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并且在評課中進一步倡導強化學習探究性評價,并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評價效果,并促使教學新理念變成教師的教學行為。
2.合理選擇評課角度
教研員組織教師有效評課時需要合理選擇評課角度。中學語文教師在合理選擇評課角度的過程中,第一,應當通過一定規模的公開課教學來作為開展評價活動的基礎,然后在此基礎上促使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將其作為推進新課程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能夠達到良好效果。第二,中學語文教師在合理選擇評課角度的過程中應當根據不同的授課目的來選擇不同的評價角度,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評課的立意不應當過高,而是要和基礎性的教學內容有著緊密聯系。并且在組織評價時還需要注意更加充分肯定授課人目前所具有的基本素質,并在給予對方充分肯定的同時指出要改進的地方,才能夠達到良好的點評效果。
3.明確評課重點環節
教研員組織教師有效評課應當建立在明確評課重點環節的基礎上。中學語文教師在合理選擇評課角度的過程中應當始終堅持從研究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教學評價,并且還需要在教研員的正確引導下開展研討。中學語文教師在合理選擇評課角度的過程中還應當在聽課之前明確交代該研究課側重研究什么問題以及該項研究的意義,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確保評課人在聽課時有重點。與此同時,中學語文教師在合理選擇評課角度的過程中還應當努力創設一種探討、切磋問題的氛圍,從而能夠在評課現場給予主講人精神上的鼓勵。各方面還要從嚴要求,評說中從嚴,使他們明確要求,找出差距,繼續努力。
行之有效的教學評課需要教研員對教學內容有著透徹的了解,并對組織教師的模式有著清晰認識,才能夠做到明確新課程教學核心理念并在推進課程進度的同時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熊 斌.教研員指導集體備課活動的措施初探[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6,25(4):90-93.
[2]高春蘭.新課程背景下教研員如何進行有效的評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25(4):4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