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經濟發展的新態勢,江蘇制造業如何進行轉型升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挑戰。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江蘇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粗放型的經營模式要向著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江蘇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江蘇制造業;轉型升級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8.243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經濟區域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區域間的發展互相影響著,一個區域的飛速發展往往可以帶動另一個經濟體的發展,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點運行地區建立了上海自貿區,短短幾年通過自貿區帶動著上海經濟發展,發揮著非常大的輻射帶動作用。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江蘇省也在其輻射作用下得以發展,特別是江蘇制造業的發展,為江蘇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上海自貿區同時也為江蘇制造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科學技術,與新的管理體制,為江蘇制造業的發展注入活力。
1 上海自貿區的主要內容與歷史責任
1.1 自貿區的定義
自貿區又稱之為自由貿易園區,簡單的來說自由貿易園區指的就是在貨物進行交易和投資時,所付的金額比世界貿易組織所規定的金額更加合適,也就是更加優惠。本質上就是實施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在2013年9月27日正式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也就意味著在這個區域內來往的國內以及國外的貨物都免征關稅,貨物可以自由進出,大大減低成本。
1.2 上海自貿區的歷史責任
(1)促進貿易自由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自由貿易區不斷發展,2013年建立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為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由貿易園區指的就是在貨物進行交易和投資時,所付的金額比世界貿易組織所規定的金額更加合適,也就是更加優惠。這樣的一個自由貿易區,吸引了大量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交易,在沒有關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給予了貨物往來的自由,免征關稅可以使一個企業或者一個行業免征大量的關稅可降低企業生產的成本,因而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2)促進投資便利化。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國內國外的投資業發展,在自貿區內的國內外的各種商品交易都免關稅,這樣就有利于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同時也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到國外進行投資辦廠;同時也有利于國外的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使國外資金流入中國市場,促使大量外國商人在中國投資辦廠。自貿區實行免關稅政策,大大簡化的投資的復雜化模式,使投資變得更加簡單化,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人員進行投資、設廠,吸引大量資金與大量人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3)金融改革排頭兵。上海位于我國海岸線的中點位置,與日本,韓國等國家遙遙相望,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加之自貿區的設立,讓上海與全球眾多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掌握著最新的經濟、貿易信息,這些寶貴的信息在上海匯聚、重新組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整合出一整套適合經濟發展的經驗與制度。上海自由貿易區有利于實施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做服務。因為在上海自由貿易園區進行投資額企業相當于試點作用,這樣就可以是中國企業整合經驗,建立起完善的投資制度,因此稱為上海自由貿易園區是金融改革的排頭兵。
2 上海自貿區對江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2.1 溢出效應
(1)帶來制度的創新示范影響。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為江蘇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帶來了一系列重要的影響,江蘇制造企業的發展模式可以借鑒上海自貿區的管理制度與發展模式。
例如,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多次修訂《負面清單》,目的是推動企業走出去,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等。自從實施“負面清單”后,區內制造業利用外資更靈活,擁有更多話語權。高端制造業及相關產業開放度有所提高,中低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了。受上海自貿區的影響,在2015年年底,作為制造業第一大省的江蘇首次在工業領域推出“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旨在促進產業向中高端轉型。
(2)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制造業升級。江蘇制造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以后,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推動企業的發展。上海自貿區的成立相當于將國際市場搬到了上海,讓上海周邊地區的企業在進入國際市場中降低了難度,縮小了江蘇制造業與國際市場的距離。讓江蘇制造業獲得了國際化的人才、與國際的融資,在上海自貿區的推動作用下向著更高層次發展。上海自貿區讓江蘇省制造業的貿易環節減少、交易成本降低,更促進者江蘇省制造業的產品增加出口量。
例如:江蘇省的無錫市,擁有者規模大、數量眾多的制造企業,無錫市的制造業在國內的制造企業中都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在上海自貿區的影響作用下,自貿區的優惠政策在交通體系的帶動作用下,讓無錫市的制造業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拓寬了制造業的市場。
(3)國際與國內制造業轉移與承接。上海自貿區再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物資的稀缺,而這一因素,將會影響上海的物資成本的變動,包括土地,交通,勞動力,這些是一所城市的主要因素,一些依賴性企業就會面臨威脅,那么就會有一些企業向上海周邊區域延伸從而保證生存。江蘇毗鄰上海,在地里位置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江蘇制造產業要牢牢的抓住這一機遇。學習自貿區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模式、方式與方法,并且把這種方法與模式應用在江蘇制造業的發展。積極開展與各個國家的商業合作,借鑒國外相關產業發展模式經驗,積極承接自貿區與世界各國的產業轉移,積極發展經濟貿易,與國際接軌。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去進行約束和提升江蘇制造產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時掌握并且根據全方位的信息去作出合理的計劃去承接個方面的產業轉移。全方位的做好各方面的計劃,積極承接國際國內的產業轉移,提升自身發展實力。
2.2 虹吸效應endprint
(1)江蘇制造業面臨虹吸挑戰。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會對江蘇省的貿易有重大的虹吸現象,上海自貿區貨物的往來轉移,沒有數額的限制,并且免費過關,同時他們也享受著更多的福利政策。這樣就使得江蘇制造業在競爭上與上海相比失去優勢。上海優渥的環境,政府的優先辦理通道,使得更多的跨國公司總會首先想到上海而不是江蘇地帶,這使得企業綜合調配更愿意建立在上海自貿區。在面臨著這樣的挑戰時,江蘇制造業只有改變經營方式,由粗放型經濟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這樣才能增強競爭實力,面對上海出現的虹吸現象。
(2)高端制造業面臨競爭挑戰。上海自貿區的成立,給江蘇制造企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因為自貿區的成立,使得大量公司涌入自貿區進行生產投資。與此同時江蘇地區承接著來自上海地區以及國外的產業轉移,使得原有的江蘇制造企業在管理模式、用人制度、生產方式上進行新的一輪革命。這樣也就使得江蘇制造業所提供的能力,服務模式全面升級,帶給顧客更加高端的體驗。優勝劣汰是自然的生存法則,同樣也適用于企業間的競爭。那些沒有抓住市場發展機遇的企業,在社會的大環境中落后了市場發展潮流,只能被市場淘汰。所以說,自貿區的成立意味著機遇與挑戰并存。
3 江蘇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的具體措施
3.1 密切關注與跟蹤
首先,政府需要做好關注與跟蹤工作,建立與上海自貿區的聯系機制,及時的掌握相關工作的進展。其次,要建立相關部門的對接工作。商務、企業、金融等等多個部門都應該密切保持與上海自貿區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相關重要信息的動態。再次,政府部門需要密切跟蹤國家對自貿區所給予的優惠政策,做更深入的研究,根據國家政策及時調整江蘇制造業的發展政策,做好與上海自貿區發展相吻合的生產工作,密切關注與跟蹤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動態,更好的帶動江蘇省制造企業的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發展出現許多良莠不齊的狀態,各類企業發展參差不齊,有好有壞,發展程度差別大。因此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要密切的注視著及江蘇各類制造產業的發展,及時追蹤發展狀態,掌握發展情況。根據制造產業的反饋信息及時找出有利于制造產業轉型升級的良方,促進江蘇制造業的發展;積極開展與自貿區的合作,在轉型與升級方面上海自貿區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更具優勢,可以指派專業的人才到江蘇的企業中進行現場指導,上海自貿區也可以以投資的形式為江蘇企業注入資金。而江蘇制造產業自身也要積極改革,時刻追蹤注視上海自貿區以及國外大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及管理模式,找到自身與各大企業存在的差距,使企業向著集約化方向發展,加快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3.2 縮小產業差距
中國制造產業最大的特點就是產業發展差距大,產業發展水平差距大。要提高江蘇制造業行業水平的差距政府要對那些規模小,生產設備、設施不完善的企業,提供資金與技術上的支持;除此之外那些產業水平發展慢的企業要改革自身的發展戰略,學習上海自貿區的管理制度,引進新的設備、設施,聘用高素質、專業水平過硬的技術人才,增強自身實力。產業的發展還需要長久的發展戰略,立足于國際視野,使企業的發展符合新形勢下的市場要求,更新設備,提升自身實力,做好上海自貿區企業的承接與轉移工作,學習借鑒自貿區企業的發展理念,并且運用到自身的實際經營中去。
3.3 借鑒自貿區金融服務職能,完善制造業融資渠道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自資金的投入,資金鏈的運作事關一個企業的經濟命脈。江蘇的制造企業中往往存在著一些企業,由于資金的短缺無法更換設備,企業管理水平落后,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要加大江蘇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上海自貿區的資金注入。加大對江蘇制造業的宣傳力度,吸引外來投資人員。這就要求公司有一批專業化的隊伍,聘請專業的人才去管理相關事務,單獨去進行系統化、專業化與招商引資有關的事務。與此同時,還要致力于公司的發展,提高自身實力,樹立公司形象,打造公司品牌,擴大公司影響力,提升企業的知名度,這樣才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3.4 做好產業轉型指導
要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制造產業的發展目光必須要長遠。
首先,政府需要做好引導工作,有所作為。積極的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路線與方針,深化體制改革,激勵創新。通過鼓勵科學技術研發的方法是創新制造業的體系,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政府需要對有自主產權的技術生產企業給予嘉獎。通過對制造業以及自主創新機制的創新不斷提高制造業自身技術的創新能力,發揮政府的帶動與引導作用。
此外,江蘇省制造業要積極承接上海自貿區的外包產業,在上海自貿區的輻射作用下,江蘇省制造業要主動承接上海自貿區的包裝業務,小零件制造業務,加強合作,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技術水平,更新設備,讓江蘇省制造業更好的在上海自貿區的輻射作用下進行產業的轉型。
其次,制造產業的領導人員,要為產業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了解未來制造業發展趨勢,為企業的發展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因此,領導人的決策是十分關鍵的。這就要求企業的領導人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管理水平必須過硬,,學習自貿區的管理模式以及生產運營理念,吸收經驗,只有這樣企業的領導人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場發展、符合實際情況的發展理念與長久的發展戰略。努力提升公司實力,加快對上海自貿區的產業承接,只有這樣江蘇制造業才能走出國門,立足于國際市場。
4 結束語
江蘇制造業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僅要借助上海自貿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自身也要謀求發展。學習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模式,借助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經驗,吸收先進的技術水平與管理經驗與自身實際相結合,提高自身發展實力,提升自主創新實力,促進自身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徐麗麗.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加工貿易企業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5.
[2]陳亮,季曉芳.上海自貿區對江蘇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4(04):47-50.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編號:2014SJB316,上海自貿區設立對江蘇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
作者簡介:王慧(1970-),女,江蘇大豐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商務談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