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慶
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桂慶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高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的方向全面發展,因此高中美術在教學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對它的教學也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受到習慣性教學模式的影響,它的發展滿足了不了新課標的要求,所以高中美術必須得到充分的改革。本文主要對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括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美術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的影響,它的教學意義是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美術教學在高中課程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多樣性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所以高中美術教育受到了廣大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
1.1 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很多高中學校的美術教師都不是專業的,學校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不高,導致高中美術教學得不到創新和改革,目前,很多美術教師的觀念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主要是由于專業知識培訓不足的原因造成;教師專業素質的缺失并不僅僅是美術專業知識的不足,更多的是教師不能對美術學科的周邊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學習,高中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是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2 高中美術課程結構設置不科學
目前高中美術教學中,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也是美術教學中的問題,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實現了對美術課程結構的重新編排,但是卻忽視了美術課程理念的創新和改革,因此美術課程結構設置沒有做到全方位的優化,在高中的美術課程中,主要的結構分為:藝術設計、藝術鑒賞和繪畫三個部分,可是經過長期的實踐教學發現,這種課程結構的設置是不科學的,因為美術的教學應該是由簡到難,由淺到深的,教師根據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會讓學生在美術的學習上感到吃力,甚至會讓有的學生失去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1.3 美術教學觀念落后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美術教育一直都沒有得到重視,它在整個高中教育體系中都只是陪襯,可有可無,教師和學生都沒有意識到美術教育的真正價值,所以高中美術教育的地位處于比尷尬的狀態;其實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教學觀念的落后導致教師看不到美術教學的這層意義;在這樣的觀念下,高中美術相應的教學內容沒辦法全面開展,當然更達不到預期的美術教學效果。
2.1 優化高中美術課程結構
很多學校都是高中前兩年設置美術課程,由于高考的壓力,美術課程在高三就被取消了,所以高中美術教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科學的設置美術課程結構非常有必要;在人教版高中美術的課程中,課程的結構設置也是常見的組合形式,應該適當對課程結構設置進行調整,保證它的合理性,課程結構設置為美術鑒賞、繪畫、,美術設計結構就會比較合理。美術鑒賞主要是實現對學生的藝術審美教學,讓學生對藝術作品有一定程度的鑒賞;而之后是美術設計為了讓高中美術課程結構得到優化,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藝術沉淀后,則可以進行繪畫這一部分的教學,讓學生了解繪畫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的繪畫特色,最后才是藝術設計部分的教學,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2 培養高中美術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
目前很多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過多的依賴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的美術積極性受到打擊,因為美術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美術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根據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知識的拓展,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認知,所以教師應該創新教學觀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適當運用多媒體開展美術教學,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美術教學內容《宮殿建筑》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宮殿建筑的美,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宮殿建筑的設計;但是教師應該更多的講述宮廷建筑的設計理念,設計背景及審美觀念等,讓學生對美術的學習不流于表面。
2.3 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不再把重心放到學生各學科的成績上面,所以高中美術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因為它的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高中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思想上重視美術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設計出合理科學的美術教學內容,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和輕松,讓學生的考試壓力在美術的學習中得到緩解,讓學生感受美術教學帶來的情感變化,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總的來說,新課改的發展和深入讓高中美術教學逐漸走向成熟和穩定,但是在高考壓力下美術教學出現的問題還是不容忽視的,作為高中美術教學老師,必須正視眼前的難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理念,積極溝通和統籌規劃,改進現階段中美術教學的不足,讓高中的美術教學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者單位: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