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訊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可生物降解材料是當前世界發展主題之一,國家、企業和個人也都為之努力。根據Zion的市場調查報道,2014年全球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市場價值約為16.8億美元,2020年預計將達到51.8億美元。2015年至2020年,年增長率超過21%。
聚合物是由化學反應形成的長鏈單體化合物。它由大量的重復單元組成而且摩爾質量非常高。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在完成他們的使命之后可以分解成簡單的可重復使用的天然產品。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具有無毒,不傷害環境,在降解之前能夠保持完整性,且降解率也可以控的優點。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降解主要借助于微生物,分解后會產生像是二氧化碳、有機燃料和水這樣的天然副產品。
由于可持續發展政策和對于使用環保產品的日益關注,因此對可生物降解和生物基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也是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占領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同時,政府支持生產環保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也是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石油基聚合物生產的原材料——原油的價格上漲也有助于推動可降解聚合物的需求。然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替代合成石油基塑料材料方面的應用并不多,而且制造成本高,因此,生產精確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可能會影響市場的增長。未來,最終用戶的應用和可降解聚合物的經濟原料價格將在未來幾年中提供潛在的市場機會。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市場是根據類型、應用和區域劃分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可分為可水解主鏈聚合物、碳骨架聚合物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三種類型。可水解主鏈的聚合物分為聚乙醇酸(PGA)、聚己內酯(PCL)、聚酰胺和聚氨酯,其中聚乙醇酸(PGA)是廣泛使用的,由聚酰胺和聚氨酯組成。聚乙烯醇(PVA)是一種具有碳主鏈的聚合物,而支鏈淀粉、淀粉、甲殼素和殼聚糖等是天然高分子的一類。淀粉基聚合物由于易得性,在食品包裝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包裝、農業和醫藥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醫療應用中,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用于預防粘合劑、藥物輸送系統和外科縫合線。此外,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用于農業覆蓋,和淀粉基包裝,基于纖維素的包裝和基于PLA包裝等。
按區域來看,歐洲占據了2014年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市場主要占有率,這主要歸功于德國和荷蘭對綠色技術和制造業發展的高度關注。預計在這一時期,美國北部地區將顯著增長,因為該區域對原油價值的意識和原油價格不斷上漲。進一步說,亞太地區由于印度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工業化的發展,有可能加速市場的增長。
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市場上,Cortec集團、三井化學、巴斯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Cereplastmetabolix公司和FP國際等公司屬于頂級的公司。這些市場參與者致力于通過研發改進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生產技術,以擴大其應用范圍。
歐洲PET回收商表示自2011年以來,平均收益從73%降到了68%。這不僅導致了更高的成本,回收商們必須丟棄更多的材料,才能取得高質量的再生PET。
各種因素導致了產量的不斷惡化。
PET瓶子被做的越來越薄,導致含水量上升,這些瓶子中的薄片很可能在回收過程中被丟棄。此外,PET廢棄物的結構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非瓶結構占比18%以上,而且這個比例將逐步提升,不透明PET瓶和PET托盤正在進入彩色PET市場中。
PRE副總裁兼PET Working Group主席Casper van den Dungen表示,即使PET是回收最廣泛的塑料,但是各種利益相關者應該共同從生態的角度來改善設計,增加其再循環能力。

全球塑料協會(WPC)于7月10日宣布了G20清除海洋垃圾行動計劃,而且感謝這些國家對于到2025年顯著減少海洋垃圾和其所帶來影響的承諾。
全球塑料協會主席,即來自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Abdulrahman Al-Fageeh表示:“這個緊急的問題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我們非常期待能與G20成員國合作,共同解決這個全球性的挑戰。”Abdulrahman在7月10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稱,在這樣迅速發展的經濟體系中十分需要一個和諧的和可持續發展的廢物管理基礎設施。投資廢物回收和處理設施是防止陸地廢棄物進入海洋最負責任的方式。
全球塑料行業的發展都或多或少影響了當地的海洋環境,促進廢棄物管理基礎設施是刻不容緩的。我們期待著與G20成員國的領導分享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在今年德國漢堡G20會議召開期間,G20成員國共同制定了這樣一個計劃來解決海洋垃圾的問題。具體如下:解決陸地上的污染物為基礎;解決海洋污染的源頭,包括漁業、水產養殖業和運輸行業;對海洋垃圾的預防或減少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實施有效的行動,包括對生產者責任的界定;進行宣傳和教育;解決更多的研究所需。
近日,歐盟官方公報(OJ)發布與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法規(EU)10/2011的修訂法規(EU)2017/752。此次是(EU)No10/2011的第7次修訂案,再次加入6種授權使用物質,新增重金屬鎳的遷移限制,進一步明確了全面遷移的食品模擬物,而且澄清之前法規中的詳細要求和修正了一些用詞表述。
食品接觸產品是寧波的特色產品,年出口額超過5億美元,其中歐盟市場占據近三成。新規的實行和不斷更新升級將迫使企業加快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并付出更高的檢測成本。
據介紹,從此次新法規可以看出,歐盟對食品接觸產品的重金屬限量標準要求越來越嚴格,特別在塑料制品中增加了鎳的遷移限量。眾所周知,鎳是一種常見的導致接觸過敏的金屬元素,衣物上的金屬鉚釘、按鈕、拉鏈和金屬牌等與人體有直接接觸的物品中鎳的存在可能引起人體過敏。歐盟一直對不銹鋼制品等金屬制食品接觸產品中鎳的遷移量有嚴格要求,此次在食品級塑料制品中增加鎳的遷移限量,這將無疑將對出口企業帶來更為嚴苛的產品檢測要求。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食品接觸產品出口企業,歐盟(EU)10/2011法規是歐盟最嚴格也是最重要的食品級塑料制品法規,企業應跟蹤法規最新動態,要及時收集掌握歐盟頒布的與食品接觸產品相關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加強與檢驗檢疫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溝通合作,在產品設計階段到量產階段都要進行科學的安全評估,盡早確保相關產品達到新規定的要求,規避質量風險。同時完善質量過程管理體系,加強對原輔料采購和關鍵工序的動態監管,重點加大對風險敏感材料檢測力度,避免因不符合進口國要求而遭遇退貨,承受不必要的損失。最后,要認真研究國外各類通報召回產品的質量問題,舉一反三,抓準質量關鍵環節,將盲目追求低價轉變為注重產品本身,提升對產品質量的把控力作為企業發展的方向。
南墨爾本市場將可能禁用購物塑料袋,顧客必須自己準備好袋子或者籃子進行購物。目前,菲利普港市政府正在收集社區民眾以及商販的反饋。據悉,南墨爾本市場2004年就嘗試過禁用塑料袋,然而,由于顧客不滿,所以重新開始使用塑料袋。目前,南澳、塔州、首領地和北領地已經頒布了塑料袋禁令。
據悉,由菲利普港市(City of Port Phillip)政府經營的南墨爾本市場(South Melbourne Market)到2018年可能會禁用塑料袋。據統計,澳洲一年使用的塑料袋數量達到了80億個左右。其中,數百萬個塑料袋都被扔進了垃圾填埋場、排水溝,更糟的是或被海鳥和烏龜吞食。我們需要在禁用塑料袋方面起帶頭作用,因為減少塑料垃圾真的很重要。市政府就在海灣附近,所以需要確保我們的海灣是干凈的。據悉,南墨爾本市場2004年就嘗試過禁用塑料袋,然而,由于顧客不滿,所以重新開始使用塑料袋。目前,南澳、塔州、首領地和北領地已經頒布了塑料袋禁令。
美國農業部生物工程和納米技術國家項目負責人Hongda Chen指出,納米包裝能夠降低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延長食品保質期并減少食物浪費。這類研究能夠幫助人類使用科技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近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7年食品科技學會年會上,陳博士參與了關于納米技術和包裝的討論。
陳博士表示,對于納米技術在食品行業的應用研究,美國農業部的國家食品農業研究所在過去幾年里投入了超過1億美元。納米技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9年Richard Feynman(理論物理學家,曾獲諾貝爾獎)的一次演講。
陳博士指出,包裝是納米技術工業化的舞臺。包裝有多重作用,包括密封、保護、保藏、營銷、通訊和便利等等。
納米技術在包裝方面應用的例子包括:減少水分吸收、抗菌涂料、時間溫度指標(在保證新鮮度和保質期的基礎上所能承受的溫度范圍)。
他重點強調了納米技術的食品安全性,使用風險暴露時間作為風險的標準。
已經用于納米粒子的化合物包括金、銀、氧化鋅、氧化鐵、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硅。在近幾十年來,這種技術已經在國際上廣泛使用。
陳博士提到了新西蘭對納米技術安全性的研究,沒有證據表明納米包裝會導致健康風險。他指出,另一項研究顯示,納米包裝向食物中遷移的粒子數量遠低于法律限制。
他說:“應該充分利用納米技術,保障食品安全、質量、感官和健康。”
在陳博士演講之后,美國農業部食品技術專家Tony Jin展示了非熱處理和包裝技術單元的最新進展。
納米技術的使用方法包括涂膜食品、食品包裝或涂膜包裝。某些可食用的物質可攜帶納米粒子,包括果膠、纖維素和明膠等。氧化鋅是這種技術的可行材料之一,氧化鋅符合一般公認安全認證(GRAS),已經被證明可以殺死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氧化鎂也是一種可行的材料。但Jin博士承認,對這種技術仍然存在一些擔憂。
不過,他對此充滿希望。
“納米技術的食品包裝可以延長食品保質期、減少食物浪費,”他說,“這有可能影響食品加工和食品包裝的許多方面。”
近日,美國兩大印刷企業——當納利公司(R.R.Donnelley)和科德圖文公司(Quad/Graphics)分別在年度報告里對美國印刷行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進行了總結,并針對市場需求的下降提出了應對措施。
當納利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指出,市場競爭加劇和產能過剩將繼續給傳統印刷訂單和合同續簽帶來巨大的價格壓力。這就意味著,印刷機利用率的下降和市場需求的縮水勢必會導致印刷價格的下跌。作為美國第二大印刷企業的科德圖文公司也在自己的年度報告中指出,經濟危機導致的市場需求下降使印刷行業的產能出現了嚴重過剩,而印刷價格的下降壓力也在持續增加。
面對市場變化和嚴峻挑戰,當納利和科德圖文公司都選擇了通過并購來增強自己的實力。當納利收購了統一印刷公司(ConsolidatedGraphics),而科德圖文則在去年收購了維迪斯(Vertis)控股公司,并成功擴展了其在美國的經營范圍。
兩家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對公司所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分析。除了已普遍取得共識的產能過剩和價格下降以外,這兩大印刷巨頭還總結出了美國商業印刷行業所面臨的其他4個艱巨的挑戰——郵費上漲、數字技術來勢洶洶、紙質營銷材料的減少以及印刷管理企業的崛起。
俄羅斯研究者用農林業廢料與聚乙烯等化學材料混合,制成了可在土壤中自然降解的聚合物基生物復合包裝材料。
列漢諾夫經濟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荷蘭《聚合物和環境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將葵花子的外殼、小麥谷糠、木材的鋸末制成木質纖維粉顆粒,另用亞麻和小麥莖稈的纖維制成顆粒,并把上述兩類顆粒中的每一種分別與聚乙烯等化學聚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其間還加入含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樹脂的添加劑,以促使混合物中各種材料更好地融合反應。
研究小組檢測了如此制成的兩類生物復合材料的物理特性、吸水性、高溫下氧化降解速度與生物材料顆粒尺寸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顆粒越大的木質纖維粉與聚乙烯等混合制成的復合材料在土中高溫堆放時自然降解得越快;但農作物莖稈纖維制成的顆粒尺寸大小與生成材料降解速度沒有明顯關聯。
研究人員說,這些生物復合材料的合成成本與純化學聚合物材料相當或略少。
參加這項研究的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復合材料與工藝實驗室”主任潘秋霍夫說,用生物材料與化學聚合物混合制作包裝材料的主張并不新鮮,海外研究者正嘗試利用槿麻、香蕉、竹子、甘蔗莖稈纖維和咖啡豆外殼等多種農業廢料制成可降解塑料。但是將這些生物材料按多少比例、借助什么工藝與化學聚合物混合,才能使塑料達到理想強度、韌性并保持良好降解特性,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一道難題。該項目研究小組將繼續完善相關工藝,以期盡早達到實用水平。
昆士蘭政府在2017議會上引進了減少廢物(Waste Reduction)和回收修正案(Recycling Amendment Bill)。
昆士蘭是澳大利亞七個州中第四個禁止一次性聚乙烯袋使用的地區。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以及澳大利亞西本還沒有宣布任何禁止塑料袋使用的計劃。然而在這三個州中,公眾的限塑令請愿書中有162605個有效簽名。
昆士蘭的法案規定除了在運輸易腐食品中使用的薄膜袋之外,禁止零售商分發塑料袋。該法案還包括一個飲料容器償還項目。這項都將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實行。
澳大利亞參議院在2016年4月交給聯邦政府的報告中曾建議,到2020年,在澳洲所有地區和州都禁止輕量型的一次性塑料袋。
未來,再生塑料使用即將成為消費者接受、環保人士推崇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流行趨勢。可口可樂公司也認識到這一點,宣布增加再生塑料使用,加蓋環保標簽,增加消費者滿意度。

新環保塑料瓶使用甘蔗樹有機原料制成。近期,可口可樂印尼公司推出名為“實惠小巧耀眼包裝”的新技術,該創新技術已證實可減少印尼塑料使用量至40%,相當于每年減少800噸塑料。該技術使用甘蔗樹的有機原料制成,每個可樂瓶僅使用9.6公克塑料,而在此之前每個可樂瓶需使用20公克的塑料。如此一來,不僅大大降低了塑料使用量,還節省了不少生產成本。此外這種塑料瓶也更易回收利用。
如今,有30%的塑料瓶是使用甘蔗樹的有機原料制成的,減少了塑料使用量。消費者對這種有利環保的塑料包裝表示歡迎,公司有信心今年的銷售比往年更好。
為發展該環保的“實惠小巧耀眼包裝”塑料瓶,可口可樂公司攜手德國KHSGmbH公司合作,在印尼興建環保塑料瓶工廠,工廠投資額高達2100萬美元,每小時生產能力達18萬8000個瓶子。自2014年,可口可樂印尼公司已投資5億美元,最近3年已使用2.4億美元,供作營業、分配和革新包裝塑料技術的用途。
可口可樂印尼公司供應鏈技術經理格蘭特·麥克萊恩(GrantMcClean)證實,改變塑料瓶包裝技術對銷售費和生產費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年產能依舊是2億個瓶子。
事實上,使用100%再生塑料制造瓶子相比用原始塑料能減少75%的能量消耗,可飲料廠商卻出于品牌形象和銷量考慮,不愿意用可回收塑料(RPET)制造塑料瓶。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統計,全球排名前六的飲料公司所生產的寶特瓶,平均回收率只有6.6%,其中兩家更是完全沒有回收再利用的打算,想要實現100%循環利用的公司則一家也沒有。
可口可樂公司發表環保聲明。此前,可口可樂英國分公司宣布,將采取全新的回收政策,增加塑料瓶中可再生塑料的使用,將塑料瓶的循環利用率提高至50%,而且將與英國的回收商合作,希望可以回收在英出售的所有塑料瓶。
軟飲料和瓶裝水所使用的塑料瓶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這是種高度可回收的材料。而且只要廠家愿意,塑料瓶也可使用100%由回收塑料(RPET)制造。可口可樂有業務經營的200多個國家中有44國準許RPET在食品包裝中使用,我們會繼續在這些市場增加RPET的使用。
聯合利華保證在2025年前,將所有塑料包裝的原材料變為100%可回收降解的材質。這項決議是為了響應全球海洋環境“新塑料經濟”的倡議,旨在減少塑料的使用,并保證可持續化的生產過程。
實際上此項決議的最先提出者并非是聯合利華,早在兩年前,德國有機護膚品牌薇詩海雅(VisHya)就與德國的維爾納&梅爾茨研發中心開展了“合作研究計劃”,目的在于開發出百分百可降解的PP塑料材質。這項計劃的靈感來自于德國家家戶戶都有的可降解黃袋子(德國垃圾分類標準十分嚴苛,黃袋子全部都由可降解塑料制作而成)。為此薇詩海雅的塑料包裝回收倡議還贏得了2016年度的歐洲“生態包裝”大獎賽的高度認可。
薇詩海雅(VisHya)近些年來一直致力于塑料包裝回收項的研究,但為何研發100%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要花費如此之久的時間?據維爾納&梅爾茨項目主管Florian Zurek先生介紹,研發過程一方面是要分析黃袋子的降解過程,并且需要解決降解過程中遇到的具體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必須要解決塑料包裝回收后溶解并且二次利用的實際難處。
薇詩海雅(VisHya)公關部主任Jan Richard-Reiner在采訪時說道:“我們非常樂意與行業內的伙伴們分享此項研發結果,甚至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可以使用這項技術。因為此項目背后的收益是非常明顯的,我們都清楚每年全球都會因為塑料包裝回收問題產生800至1200億美金的損失。找到解決方案就意味著找到了節省開支的方法。我們相信此聯合項目絕對有助于行業長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