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世界經濟貿易仍將維持低速增長態勢的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對于促進我國對外經貿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1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將人民幣加進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對此種形勢,如何正確利用人民幣國際化的優勢來推動我國外經貿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正是基于此,先闡述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其次就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外經貿的影響進行分析,最后提供一些對策。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 外經貿 影響 對策
面對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外貿傳統競爭優勢繼續弱化和貿易摩擦加劇的經濟形勢,我國對外經貿仍然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但是也正處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舊動能連續轉換的關鍵階段,總的來說,中國外經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加入SDR不僅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達到了新的高度,還標志著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這對我國外經貿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所以,在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加強的趨勢下,分析其優勢及其對我國外經貿發展的影響,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議具有實踐意義。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二,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首位,人民幣的自由使用程度也日益增加,這些都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亞投行的建立更是拓寬了人民幣的業務范圍,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加入SDR則是人民幣國際化達到新高度的一個具體體現,其對于支持外貿平穩運行具有實踐性意義。人民幣國際化不僅能夠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加強“一帶一路”建設,還可以很好的引導并鼓勵新貿易業發展,促進我國對外貿易提質增效。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一)人民幣國際化概要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如若人民幣能夠實現國際化,那么我國便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這樣必然會增加中國對于世界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其自身的發言權也會得到提高。同時,可以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的投資和發展,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面對現在中國具有大量外匯儲備的現狀,人民幣若是實現國際化后,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現在很多國家對于將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的貨幣的事實普遍都已認可,而且在東南亞的很多國家以及地區人民幣的使用率達到了空前的廣泛。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更是使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數據顯示,在全球外匯市場上,以人民幣支付的交易總量僅占1.78%,而且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直接進行的貿易交付中,人民幣支付也僅占到16%。
(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其基本條件,而健全的以保護產權為核心的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建立規模性、流動性、安全性和成長性兼具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也是十分必要的。據統計,自去年人民幣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后,當前已有101個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其貿易貨幣之一,我國與周邊很多國家進行的邊境貿易以及響應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大多數沿線國家與我國進行跨境貿易時普遍都采用人民幣結算方式。自2017年初以來,與人民幣進行直接交易的貨幣又增加了12個。而人民幣可以直接與外幣進行交易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上一個臺階。
三、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外經貿發展的影響
(一)防范和降低匯率風險
現如今,在中國貿易總量不斷增加、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我國很多外貿企業都有著數量可觀的外幣債權與債務。伴隨著不可測的世界金融市場的波動,匯率起伏也相應的較大,而這不可預知的匯價風險會使得很多外貿企業蒙受損失,從而對外貿業的發展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國出口的產品大多以價格優勢為主導,利潤微薄,匯率的些許波動可能都會使得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失衡,而這對于整個外貿市場的發展必然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但是人民幣國際化后,一方面可以直接將人民幣作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的計價貨幣和結算貨幣,這樣就能使得由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這樣一來,便可以很好的刺激我國的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發展。另一方面,人民幣作為直接結算貨幣可以使很多外貿企業減少最初由于擔心匯率風險而產生的交易成本,這對于企業的利潤空間也是一個很好的刺激,從而能推動整個外貿行業的發展。
(二)促進出口
在進行對外貿易時,由于合同上的計價貨幣往往與企業運營的貨幣是不一致的,從而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就需要很多額外的手續去轉換貨幣,以期達到對于出口的收益以及出口的利潤才能有很清晰的了解,但是由此必然會使得貿易決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但人民幣國際化后,國內企業的本幣就是人民幣,與外商簽訂合同里的計價貨幣也可使用人民幣,這就使得企業能夠切實了解交易的收入以及各項相關的費用支出,由此來縮短交易周期,提高貿易決策的有效性。這對于促進出口,排解國內過剩產能都是具有直接效應的。而出口的增加勢必會拉動整個國家外經貿的發展,促進國內對其投資,拉動就業率,推動整個經濟的增長。
(三)推動邊境貿易發展
伴隨著中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經貿往來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旅游業等服務貿易的不斷發展,人民幣的流通范圍以及使用范圍正在不斷的擴大中。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突破,人民幣區域化的范圍必將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貨幣的地位也將日益鞏固。人民幣國際化對于邊境貿易發展的助推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量。首先,人民幣國際化豐富了雙邊貿易的結算手段,使得交易過程中的支付方式也愈加方便,從而簡化了貿易過程中繁雜的手續,大大提高了貿易效率,邊境旅游、出國留學都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這對于邊境貿易發展來說無疑是很好的推動。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使得我國貿易方在定價方面占據主導權,而這可以大幅度降低貿易成本,提升我國與邊境國家的貿易積極性,從而帶動周邊國家的發展,反過來對于我國產品輸出也有著很好的激勵作用,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endprint
(四)加劇金融體系風險
自2005年匯改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骯臟”的浮動匯率制度,簡而言之就是我國的匯率市場以及利率市場的開放度都是非常低的,由于政府一直扮演者干預、保護的角色,所以市場的波動性相對來說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但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勢必會使得人民幣的交易量全球化,而這自然加大了我國的金融市場與世界金融體系的聯系,全球金融市場的輕微變動都會對我國國內市場造成不小的影響。人民幣的國際化會使得大量的貨幣投機現象的出現,進而出現貨幣危機。具體來說,一些不法分子在全球金融市場中,通過利率或者匯率的變動以及海外融資來進行投機行為,為自己謀求非法利益,而這必將會使本國的金融體系出現混亂,還會引發貨幣危機。總的來說,人民幣的國際化放大了外匯市場的波動性與投機性,加劇了我國的金融體系風險。
四、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我國外經貿發展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監管機構
為了更好的利用人民幣國際化給我國外經貿發展帶來的優勢,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建立和完善各項配套設施,規范和監督其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其中不僅包括輔助人民幣國際化更好促進外經貿發展的設施,比如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建立,也要注重金融監管體系的建立。人民幣國際化使得我國金融體系不再是原先的僅限于國內的監管與調控,而是將其推向世界,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與關注?,F有的金融業不足以滿足現如今中國對金融體系的要求。所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健全金融體系,實現對金融體系的有效監管與積極利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快速有序的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上一個新的階梯,從而為我國外經貿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機制。
(二)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我國應充分依靠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促進國內外經貿的發展,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力、帶動力,引領外貿企業快速發展,使得區域經濟合作成為我國外經貿發展的新的增長動力。同時,充分利用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優勢,鞏固人民幣在“亞投行”與“絲路基金”中基礎貨幣的地位,提升其在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中的影響力。中國龐大的外經貿規模與人民幣國際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堅實基石,我們應該借助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人民幣的國際化更是能為中國的對外貿易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創造更加有利的機會,促進對外貿易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我國在國際生產分工中一直處于比較低端的地位,近年來,國家也鼓勵推進產品升級,人民幣國際化更是為我國提供了可以在對外貿易中使用人民幣定價的有利條件,這樣一來便可以規避一些因為人民幣升值而造成的利益損失。與之相對應的,我國企業更加需要積極進行創新研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增強定價能力。進一步發揮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優勢,促使我國由加工貿易大國向金融、資本大國的轉變。堅持走產品升級路線,促進我國外經貿發展走高端、創新的道路,擺脫原先依靠價格、成本優勢的低端格局。
五、結論
人民幣國際化對于我國外經貿發展而言,其帶來的機遇遠遠大于其擁有的潛在風險,正確有效的利用其創造的有利條件促進我國外經貿發展,完善各項監管體系減少其帶來的負作用,采用辯證的思維方式去看待這件事物的發展,最大化利用人民幣國家化帶來的優勢促進我國外經貿發展。
參考文獻
[1]宗良.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與策略[J].中國金融家,2012(06).
[2]李永深,林森.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障礙及發展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3(15).
[3]劉軼,高勁.基于貨幣互換協議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J].對外經貿,2014,(3):95-97,113.
作者簡介:王麗麗(1994-),女,漢族,安徽滁州人,就讀于天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