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實體店與電商之間的稅負公平問題越來越受社會關注。本文旨在分析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現狀,測算電子商務稅收流失規模,并提出對電子商務加強稅收征管的措施,從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為電子商務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電子商務 稅收征管 稅收公平
一、引言
作為信息時代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興產業,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的重要力量。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增長迅速。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67億,占網民比例為63.8%,比2015年底增長12.9%。①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3288億元,相比2015年的38285億元,同比增長39.1%;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9%,較2015年的12.7%,增幅提高了2.2%。②與此同時,線下實體店與電商之間的稅負公平問題也持續受到各方關注,關于網店逃稅導致不公平競爭的爭論日益激烈。研究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問題對維護稅收公平、促進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主要有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2C)三種。B2B、B2C的經營主體是企業,和一般企業一樣需要進行工商注冊登記,只是通過網絡渠道進行商品銷售,會計核算、發票使用、納稅申報都與一般企業一致,納稅和監管都比較規范。C2C模式一般依托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交易,銷售方大多是個人,開網店的流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只需要向電商平臺提交真實身份信息即可,沒有要求一定辦理工商登記,日常大多只受到電商平臺的監管。這種網店有許多未辦理工商登記,不交稅或少交稅的情況比較普遍。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部分企業通過C2C的形式以個人名義開網店來逃稅,給稅款征收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由于這些企業比正規注冊的企業稅負低,這種不公平的稅收優勢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導致不公平競爭。例如,天貓商家上新之后,淘寶上很快有未經品牌授權的個人網店以更低價格推出相同或類似商品,這既有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的原因,也因為對C2C商家的稅收征管存在不足,導致后者有不公平的稅費優勢。此外,這也導致大量電商交易處在監管之外,使得侵權行為屢屢發生、假冒產品層出不窮、低價傾銷和欺詐問題突出。
電子商務對國家經濟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今后零售業的發展也勢必呈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趨勢。但電商企業的公平納稅問題也存在已久,再考慮到現在電商交易的巨大規模,因此需要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稅收監管,從制度上規避偷稅漏稅,營造線上線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文獻綜述
目前多數研究都認為應該對電子商務征稅,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因為稅收征管的缺乏產生了稅收流失等問題,應該從立法和創新稅收征管手段等方面進行改善。謝波峰(2014)認為電子商務仍然屬于流轉稅的征收范圍。張敬(2015)分析了對C2C電子商務征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分析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流失產生原因的文獻較為豐富(朱軍,2013;郭強,2016;關麗爽,2017)。根據已有文獻,原因主要集中在制度的健全性、信息的可獲得性、征管難度和成本等方面。也有研究測算了電子商務稅收流失規模。許怡寧,孔劉柳(2015)通過估算2007-2012年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流失規模分析了對電子商務開征增值稅的必要性。蔡昌(2017)測算了淘寶平臺C2C交易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流失額,認為電子商務因稅收征管的滯后而產生了稅收流失。
在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方面,已有文獻基本上一致認為,如果對電子商務征稅就需要改革原有征管模式。王文清,王魯寧(2015)認為必須改革傳統的稅收征管模式,只有對電子商務征稅才能避免出現稅收盲區。張煒,葉陳剛,徐偉(2014)認為應該從立法和創新征管技術兩方面強化電子商務稅收征管。但在稅收征管改革的具體措施上,不同學者關注的重點有所差異。洪澎源(2013)認為,加強對C2C電商的稅收征管應從登記制度、電子發票、專職部門等方面考慮,并且在立法上可以對C2C電商采用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郭沛廷,李昊源(2017)認為在互聯網經濟領域,稅收征管應當突出“數據管稅”思維。
總體來看,已有文獻大多認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因缺乏稅收征管而存在稅收流失等問題,為了保證財政收入和維護稅收公平,應該對電子商務征稅。為此需要對原有稅收征管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但是在改革的具體措施上,各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本文將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測算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規模,分析規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必要性并提出具體建議。
三、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現狀與問題
(一)登記和監管制度缺失
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以稅務登記為前提。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務的自然人需要向電商平臺提出申請,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要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即C2C電商是要求實名制的。但由于經營主體在電商平臺實名登記之后無法變更信息,而網店由于經營的不穩定性可能會易主,從而導致登記人與實際經營主體不一致。所以,雖然C2C電商實行了實名制,但目前要獲取納稅主體信息并征稅的難度依然很大。這導致不少電商處在稅收監管之外,不僅影響國家稅收收入,也對電商整體的商品質量造成了負面影響。因為監管缺失使部分商家不重視產品質量,出售劣質或假冒商品,降低了消費者對電商的信任度。
(二)存在稅收流失問題
在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關于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的討論始終是熱點,對電子商務公平納稅的爭論也越來越多。近幾年實體零售業受到了電商的巨大沖擊,不僅因為電商有房租、人力等方面的成本優勢,而且許多電商尤其是C2C電商未辦理營業執照,存在較嚴重的稅收流失問題。
我國對電商納稅缺乏監管導致一些企業把C2C電商作為隱藏收入和逃稅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電子商務中零售比例比傳統銷售更高,不開發票的問題更嚴重。現在我國每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巨大,占社會零售總額的比例也在不斷增長,但許多電商沒有交稅,這不僅造成了稅收流失,同時也是對其他市場參與者的一種稅收歧視,有違市場公平競爭原則。endprint
(三)電子發票普及不夠
發票是重要的稅務監管手段,稅務部門可以通過電子發票獲得電商的交易信息。電子發票作為交易的電子憑證,是對電商征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稅收征納成本。電子發票全面推行以后,將使發票在開具和流轉過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也能夠有效遏制電商偷稅的行為。
但目前電子發票的普及程度仍然不夠。使用電子發票對會計核算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較高,而現在不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會計信息化程度還沒有達到要求。電子發票推廣的另一個難點在于消費者對發票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現在京東等大型電商企業已經推廣使用電子發票,但不少電商平臺的入駐賣家還是會選擇不開發票,而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索要發票的意識不強,對電子發票的認識也不夠或者認可度較低。
四、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規模測算
本文用平均稅負法測算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流失規模。由于網絡零售主要集中于商品批發和零售環節,因此首先根據國內歷年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之和除以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計算出商品交易環節的平均稅負率,然后用平均稅負率乘以網絡零售總額得到各年網絡零售的稅收流失額。具體數據和測算結果如表1所示。
再根據各年稅收流失規模和當年國家各項稅收收入,計算出各年電子商務稅收流失額占當年國家稅收收入的比例如表2所示,并據此得到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如果不考慮目前一些已經納稅的電商企業,從總體趨勢上看,用平均稅負法計算出的我國2007-2015年電子商務稅收流失額、稅收流失額占當年國家稅收收入的比例都是逐年增長的。這說明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存在不可忽視的稅收流失問題,因而從保證財政收入和維護稅收公平的角度考慮,應該規范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
五、規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必要性
(一)稅收制度的要求
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發達國家普遍堅持稅收公平的基本原則,對電商企業和傳統企業公平課稅。英國2002年通過的《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按照與實體經營相同的稅率繳納增值稅;美國2013年通過的《市場公平法案》對電子商務銷售征稅進行了規定。
本文認為,從稅收公平的角度來看,稅收不應該由于商業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電子商務交易只是交易方式的改變,和傳統交易一樣需要納稅。我國通過網絡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與傳統交易方式適用相同的稅法規定,目前存在的一些電商不交稅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征管手段缺失和監管不到位。
此外,因為電子商務與傳統交易的區別只在于交易方式的改變,在商業實質上是相同的,沒有出現新的征稅對象,因此從稅制的穩定性考慮,不需要為電子商務設立新的稅種,現有稅收體系中的貨勞稅和所得稅等都可以適用于電商。
(二)實現稅負公平
隨著行業的整體發展,電商企業的收入和規模都在不斷增長,韓都衣舍等互聯網品牌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納稅主力。電商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不可能長期依靠稅收優勢生存,更要避免讓稅收問題成為企業發展的隱患。并且銀行貸款和上市融資等問題都與企業的納稅情況密切相關,不解決電商納稅的問題,實際上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為了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相適應,對電商加強稅收監管、實現公平征稅是形勢所趨。
規范電商納稅是必然,公平應該成為基本原則。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現電商與實體店的稅負公平,就必須對電商建立規范的納稅秩序,減小兩者的稅負差異,營造中性的稅收環境。規范電商納稅會導致電商經營成本上升、失去價格優勢的擔憂實際上是不必要的。因為C2C電商包含大量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者,這些銷售者有不少都符合增值稅免稅條件,加強監管并不會給他們增加稅負,依然會有價格優勢。
(三)規范電子商務市場
電子商務尤其是C2C電商的進入門檻較低,前置管理程序缺乏,加之后續經營監管不足,導致C2C電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障,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長期以來C2C電商一直是網絡售假的重災區,因為C2C網店基本上只受電商平臺的監管,但規模巨大的網店數量和訂單量使電商平臺的監管成本也很大。
我國電子商務已經具有較大的總體規模,然而也面臨著一定的發展瓶頸。隨著網購市場的成熟,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正逐漸成為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并將成為電商行業升級的主要推動力。但目前各電商平臺存在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產品質量不高、故意刷單以及欺詐消費等亂象,如果長期缺少規范管理,將導致消費者的信任度下降,這種混亂的行業現狀會使電商的自身發展受到限制。
對電子商務加強稅收征管,有助于規范電子商務交易,這既是為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也是出于對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考慮。加強對電商的稅收征管,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加重稅負,而是為了促使其規范自身經營行為,抑制一些無序的惡性競爭行為,引導誠信經營的氛圍,這對我國電子商務的行業規范和穩健發展都是有利的。
六、意見和建議
(一)完善登記制度
C2C電商與實體店稅負不公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登記制度的缺失。B2B和B2C電商企業和一般企業一樣進行了工商和稅務登記。自然人經營網店的手續得到了簡化,但許多人誤認為自然人經營網店不需要辦理工商登記,加之監管措施不嚴格,導致部分超過免稅條件的企業以自然人網店的方式躲避稅收征管。
電子商務納稅的法律環境正在不斷完善。2016年底提交審議的電子商務法草案規定,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履行納稅義務,依法辦理工商登記。修訂中的稅收征管法要求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今后自然人和法人都將有唯一的納稅識別號。可以以此為契機,在加強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力度的同時,完善網店登記和稅收征管制度,維護線上線下公平交易環境。
(二)全面推廣電子發票
電子商務活動具有虛擬性,不少人認為網購不開發票因而不需要交稅,這顯然是錯誤的。目前一些主流電商企業已經推廣使用電子發票,或者開具了紙質發票,例如京東商城的自營商品都會開具正規發票,包括普通紙質發票、普通電子發票和增值稅發票。endprint
雖然網絡交易具有一定虛擬性,但是在大數據條件下,交易信息在資金支付和快遞物流兩個方面都留有痕跡,稅務部門要獲得電商的交易信息和經營數據,一定程度上是比傳統交易方式下更簡單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手段就是推廣電子發票。對電商征稅,電子發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加強稅收征管、降低征納成本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強對電商的稅收監管,需要全面推行電子發票,在每一筆交易完成時自動產生電子發票,才更有利于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三)明確電商平臺的責任
如前所述,稅務部門可以通過資金支付和快遞物流兩個方面來了解電商企業的經營信息,不過這需要得到電商平臺的積極配合。電商交易的支付手段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網銀支付、貨到付款等。只有在消費者收到貨物一定時間內可以沒有選擇退換貨,確認收到貨物完成交易之后,銷售方才應該對該筆交易確認收入,因此本文認為不能選擇由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或者代收貨款的物流公司直接從銷售收入中代扣稅款,因為當時銷售方尚未確認收入、納稅義務還沒有發生。
電商平臺與入駐賣家有密切聯系,掌握著它們所有的詳細交易信息。因此本文考慮,可以探索實施由電商平臺代扣代繳稅款,稅務機關通過對電商平臺的監管實現對賣家征稅。這種制度在其他國家有實施的先例,比如美國要求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平臺企業代征稅款。電商平臺在結算每一筆交易款項時,根據相應的貨款自動生成稅款數據,實現稅款的代扣代繳。這樣可以提高稅款征收的準確性,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對電商企業的監督制約作用。
注釋
{1}數據來自《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數據來自《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
[2]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R].杭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7.
[3]謝波峰.對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若干問題的看法[J].財貿經濟,2014,(11):5-12.
[4]張敬.淺議我國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體系構建[J].稅務研究,2015,(03):100-102.
[5]郭強.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流失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16,(03):43-46.
[6]關麗爽.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流失問題及其對策[J].商業經濟,2017,(03):100-102.
[7]朱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J].財經論叢,2013,(02):42-49.
[8]許怡寧,孔劉柳.電子商務開征增值稅的可行性研究[J].電子商務,2015,(01):2-4.
[9]蔡昌.電商稅收流失測算與治理研究[J].會計之友,2017,(08):2-13.
[10]王文清,王魯寧.“互聯網+”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國際借鑒與制度改革[J].稅收經濟研究,2015,(04):51-56.
[11]張煒,葉陳剛,徐偉對.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J].稅務研究,2014,(10):68-70.
[12]洪澎源.C2C電子商務稅收立法問題實證研究[J].商業時代,2013,(24):45-46.
[13]郭沛廷,李昊源.網絡交易稅收流失測度及治理路徑的現實選擇[J].經濟問題,2017,(03):35-40.
作者簡介:程越(1993-),女,漢族,四川廣安人,四川大學商學院研究生在讀,會計專業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