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次宜?蔡玉珍?肖榮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的作用及評價。 方法 選擇2015年2月~2017年1月到我科進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據患者入院日期單數者為實驗組,雙數者為對照組,每組各分得患者45例。實驗組實施中醫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每例患者干預時間為3個月。通過量表及臨床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及生活質量、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實驗組患者干預后不良情緒、生活質量、不良反應情況均得到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醫護理聯合常規護理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緒,減低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中醫護理;常規護理;乳腺癌;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6-175-03
Evalu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GUAN Ciyi CAI Yuzhen XIAO Rong
Department of Suegery,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ured in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The patients were informed consent,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date, the singular were as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ven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medical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time was 3 months in each patient. The scale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dverse emotions, 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the bad mood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Breast cancer; Effect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見惡性腫瘤[1],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2]。乳腺癌目前主要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3],乳房作為女性的第二性征,手術后乳房的缺失或外形的改變常給患者帶來負面情緒,如抑郁及焦慮[4]。乳腺癌作為惡性腫瘤,化療是其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患者在進行化療時可出現嘔吐、脫發、心煩、四肢麻木等不良反應[5],以上因素均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積極正確的干預可緩解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6]。現我科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護理,將中醫護理聯合常規護理運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得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月~2017年1月到我科進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據患者入院日期單數者為實驗組,雙數者為對照組,每組各分得患者45例。每例患者干預時間為3個月。納入標準:首次確診為乳腺癌,可配合完成3個月的干預,患者溝通正常,無精神障礙,無嚴重并發癥。排除標準:不配合者,乳腺癌為其他預后不良的腫瘤轉移。所有參與對象均為女性,本研究已經倫理委員會通過。實驗組患者年齡32~65歲,平均(42.8±2.1)歲,體重平均(54.2±5.3)kg,對照組患者年齡34 ~ 63歲,平均(44.2±2.5)歲,體重平均(53.8±6.2)kg。兩組患者在年齡、腫瘤分期、醫保、婚姻狀況上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1.2 研究方法
實驗組實施中醫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護理措施主要是根據醫囑用藥,進行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等。實驗組措施如下:(1)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選擇合適的食物。如術前宜選擇補血扶正的食物,如阿膠、紅棗、黑芝麻、豬肝、蓮藕等,但患者有濕氣者不宜食用紅棗。術后可服用首烏雞蛋湯,陽虛者,可服用山藥薏米粥、牛肉湯、黃鱔湯等,忌服寒涼之品,如螃蟹、冬瓜等,不宜大補。氣虛者進食大棗黃芪湯、桂圓湯以及雞肉、墨魚、花生等補氣食物,讓患者多食香菇、木耳、銀耳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陰虛者進食百合蓮子羹、甲魚二子湯等滋陰之品。血虛者進食當歸烏骨雞湯、阿膠糯米粥等,禁食大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2)情志護理。以情志疏導法指導,利用正面的說理疏導,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逐漸取得信任,通過鼓勵等方式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避免因憂思過慮、驚恐等加重負面情緒。鼓勵患者使用“吐納引導法”進行放松身心[7],緩解緊張、抑郁情緒。鼓勵患者丈夫陪伴患者,與其一同參與活動,并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為其提供性健康指導,轉變性認知[8]。(3)術后指導患者進行患肢的功能鍛煉,可從日常的活動做起,如刷牙、洗臉等,鍛煉順序由手指、腕、肘部、肩膀依次進行,直至患肢能進行全范圍的運動[9],加強五 指訓練。(4)預防并發癥。指導患者清晨鍛煉楊氏24式太極,動作輕柔即可,以舒展身體為主要目的。體虛納差者進行調養脾胃。指導患者進行揉按脾胃、大腸、三焦等穴位[10];中脘、氣海、關元、內關、足三里等穴位進行穴位貼敷,減輕胃腸道反應。還可進行溫水泡腳揉按涌泉穴以緩解化療帶來的疼痛、促進睡眠[11]。指導患者避免熬夜,養成良好作息。患肢腫脹者根據醫囑給予我院的中藥制劑傷科黃水外敷或溫筋洗局部熏洗、艾灸,遵醫囑使用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儀進行治療,同時加強患肢鍛煉,抬高患肢,促進淋巴、血液反流。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抑郁及焦慮情況比較。采用SAS和SDS評分量表進行評估。(2)兩組患者干預后生命質量評分比較。使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 function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cancer,FACT-B)中文版[12-13]。(3)兩組患者干預后化療不良反應的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數據均通過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以t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焦慮標準分和抑郁標準分在干預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干預后實驗組更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生命質量分數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說明實驗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更好。具體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干預后化療不良反應對比
本次研究對象的不良反應主要是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疼痛、脫發、腫脹,實驗組患者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3。
3 討論
乳腺癌雖然可通過手術及藥物聯合治療得以控制,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14],但是由于其病程長,且長期服用化療藥物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高濃度、刺激性強的化療藥容易引起靜脈炎[15]。
本研究采取情志疏導法使患者認識自身病情,指導患者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同時,發揮患者配偶的參與作用,據報告,乳腺癌術后患者容易因自身乳房性狀改變,害怕配偶異樣不解的眼光而產生焦慮、自卑[16],從而影響預后。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降低,且改善程度比對照組好(P<0.05),減少了因異常情志對臟腑造成的損傷。說明本研究的情志疏導法及增加陪伴起到了作用。
術后患者采取化療進行進一步治療[17],化療藥物在殺滅體內的癌細胞時,對正常細胞也起到一定的傷害[18],實驗組的干預中根據中醫辯證,為每個不同體質的患者給予不同的飲食指導,緩解患者食欲減退的癥狀,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使用吳茱萸散進行穴位貼敷,能達到降逆止嘔、疏通經絡,調整臟腑氣血功能,選穴內關,和胃降逆,疏肝開郁;足三里,調理脾胃,扶正祛邪,從而減輕化療后引起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適。何首烏具有補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的作用,對化療后的脫發具有一定的效果,實驗組據此進行干預,干預后實驗組患者脫發者為31.11%,對照組57.78%。說明該中醫護理對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艾灸、中藥熏洗能促進機體祛濕散寒,達到消腫的目的,加上配合具有活血、消腫止痛的黃水紗外敷、抬高患肢等措施,使得實驗組患肢腫脹程度也減少。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生命質量相對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聯合常規護理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緒,減低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亞琴,李春玲. 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176-177.
[2] 劉穎,袁長蓉.乳腺癌護理研究選題的國內外現狀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4):307-309.
[3] 高海濤.乳腺癌手術治療方法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6):75-76.
[4] 黃瓊,焦郴,梁壬輝. 綜合護理干預對乳房切除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4):14-16.
[5] 趙晚君,梅振宇,盛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6,8(4):270-272.endprint
[6] 何志慧.中醫護理對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緒及化療不良反應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6):80-81.
[7] 張鳴飛.中醫護理對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緒及化療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3,19(8):99-100.
[8] 劉少華,強萬敏,陳育紅.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性行為認知及需求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18):43-46.
[9] 錢麗芳,劉學樸,趙杏珍,等.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肢功能鍛煉方法及效果評價[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3):66-69.
[10] 馮園園,林敏,張梅芳.耳穴埋豆在緩解乳腺癌患者化療不良反應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5,15(3): 58-60.
[11] 陳寧.乳腺癌患者失眠影響因素分析及中醫護理干預[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7):80-82.
[12] Cella DF,Tulsky DS,Gray G,et al.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general measure[J].J Clin Oncol,1993,11( 3) : 570-579.
[13] 萬崇華,張冬梅,湯學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B)中文版的修訂[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5):298-300.
[14] 李飛,楊揚,李文,等.乳腺癌患者化療后的心理痛苦與其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6,21(9):814-817.
[15] 李喻巖,劉寶利,蓋百娟,等. 乳腺癌患者術中經頸內靜脈植入輸液港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7):3305-3307.
[16] 周立芝,陳長香,馬杰,等.疾病癥狀與配偶在意程度對女性乳腺癌患者術后抑郁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 雜志,2016,22(28):4051-4054.
[17] 李東澤,崔藝蕾,汪莎莎,等.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情緒障礙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15):979-982.
[18] 楊敏,王華,黃麗娜,等.優質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化療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6,23(8):1001-1003.
(收稿日期:2017-06-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