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的發展對于金融企業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是為金融企業的融資拓展了渠道,挑戰是面臨著較大的金融風險,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的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存在的風險采取一些創新舉措,從而促進金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通過講述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然后提出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創新發展的舉措。
【關鍵詞】互聯網模式 金融企業 機遇挑戰 有效舉措
隨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金融模式日益的普及,建立在互聯網大數據基礎上的金融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全球化配置,從而促進資源的優化使用,但是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模式,對傳統的金融企業來講也是一種較大的沖擊,打破了傳統的金融企業業務。所以,必須要進行創新,采用互聯網模式的金融業務,才能促進金融企業發展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創造更大更多的經濟價值。
一、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創新的機遇
可以說,互聯網的普及讓金融企業的發展更加的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不僅提高金融業務的效率,而且能夠節省時間,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金流動,所以,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的發展面臨較大的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業務,提高金融的辦事效率?;ヂ摼W條件下,金融業務的辦理更加方便和快捷,金融企業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各種業務,可以說是隨地隨地的辦理各種金融業務,打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幫助金融企業能夠隨時抓住機會進行融資,所以,通過互聯網模式,能夠讓金融企業的業務辦理更加的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金融企業的辦事效率。
再次,降低金融企業的成本投入,實現全球性交易。金融企業融入互聯網因素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變革,通過互聯網,能夠讓金融企業通過網絡進行全球性的金融業務交流,這樣就可以打破壟斷,讓金融企業自由的進行交易,這樣就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全球的范圍內進行資源的交流和使用,這樣通過網絡平臺,也有效的降低了金融企業的投入成本,便于實現金融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采用電子智能化操作,促進金融企業的管理更加現代化和準確化。在互聯網模式下,所有的操作都是通過電腦來完成的,一方面避免了人工手動造成失誤,另一方面節省了一大批的人力和物力,通過云計算等軟件,能夠促進金融企業各種信息處理的更加準確,并且實現數據的實時處理,大大提高了金融企業的工作效率。
二、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創新的發展劣勢
互聯網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因此,互聯網模式對于金融企業的發展存在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打破了傳統的金融模式,造成了適應新形勢的困難。隨著互聯網的運用,無形的給打破了傳統的金融經營模式,互聯網金融時代的來臨,一方面要求在發展金融業務的同時又必須要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金融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都是依托于計算機自動化操作的,這樣就改變了傳統的業務習慣,造成了金融企業的發展困境。
第二,對金融業務人員帶來新的挑戰。采用互聯網進行金融業務的開展,具有很強的復雜性,一方面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起步比較晚,發展也比較的緩慢,導致了互聯網金融的體系還未完全建成,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在開展活動中缺乏經驗,各項業務辦理不熟練,導致互聯網金融發展緩慢。
第三,互聯網金融的危險性和風險性比較大。相比較于傳統的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無論是資金安全還是監管的風險,都較大。本身互聯網就是一把雙刃劍,這無形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性。
第四,缺乏相關的法律保護措施,導致互聯網金融發展缺乏法律的依據,監管工作開展不利。目前,我國關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法律法規還相對的欠缺,沒有一個成型的法律體系對互聯網金融的活動進行有效的規范,一旦發生問題,無論是在調查取證上還是處理處罰上都沒有系統的法律條文,導致現階段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門檻低,監管難度較大,不利于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三、完善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創新的有效舉措
首先,完善金融企業創新的體系體制。為了確?;ヂ摼W金融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必須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互聯網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監管,確保金融活動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
其次,發展電子商務,開拓互聯網金融市場?;ヂ摼W金融出現以后,要大力的發展移動支付以及網絡支付或者是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通過完善電子交易方式,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從而為互聯網的發展奠定基礎。
最后,加強風險意識,提高互聯網金融的有效性。為了規避互聯網金融活動開展的風險,一方面提高對風險的評估和預測意識,通過有效的防御,提高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創造良好的互聯網環境。
四、總結
為了大力開展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創新發展,必須要充分的分析互聯網帶給金融企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然后通過完善監管體系和機制,提高風險意識,及時的拓展互聯網金融市場,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左佳紅,楊亦民.互聯網模式下金融企業創新探討.《中國經貿》,2016(13):178-178.
[2]劉子龍,胡茸,商慧.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8):90-92.
作者簡介:季林?。?988-),男,陜西西安人,工作單位:西安航空學院,畢業院校: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應用金融、企業管理、管理學原理與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