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宇
【摘要】自新醫院會計制度實施以來,醫院會計人員在適應新準則、要求過程中,必然面臨諸多新挑戰,特別是在專業技能、職業素質等方面,迫切需要拓寬繼續教育途徑,來全面提升醫院會計人員業務總體水平。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 醫院財務 繼續教育
由財政部、衛生部協同多方參與修訂并頒布實施的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實施,對新的會計環境及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繼續教育是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能,增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途徑。本文將立足新舊會計制度的變化,對財務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路徑進行歸納和總結。
一、新會計制度對醫院會計人員提出的新要求
新會計制度的頒布,其影響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權責發生制明確了醫院的收入、費用、負債、資產及凈資產等會計要素,也對其實施方法進行了明確規定。醫院原則上歸列為事業單位,但在財務核算上仍與事業單位存在差異。由于醫院自身業務的自主性較強,使其財務核算中對成本核算給予必要重視。由此帶來權責發生制執行困難,特別是一些分攤費用的劃分不合理,難以更好的區分權益性支出、資本性支出,也制約了會計信息精細化管理。在過去會計制度中,對修購基金的計提是以醫院收入、結余為基礎,與固定資產并無直接關系,而在權責發生制下,取消了修購基金,固定資產實施折舊計提,從而帶來固定資產價值差異性,導致核算不一致。二是在財務會計信息與財務預算管理上缺乏一致性。新醫院會計制度明確了財務管理與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地位,而對傳統會計制度,僅強調購買資產時以財政性資金作為支出,而新會計制度則是在計提折舊時預存“待沖基金”,待銷資產、領用存貨時不作為成本費用,直接沖銷待沖基金。三是在會計科目、收支上變化。對于新醫改會計制度下的收入、支出,以及一些會計科目進行變化,傳統的醫務、教學、科研三大主體,變成了醫院單純性收入,而科教資金、科研教學資金歸入往來款或專用基金,對收入、支出項目進行了重新定位。可見,對于新舊會計制度的變化,醫院會計人員如何進行有效銜接,而選擇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來完善知識結構的互補性才是必由之路。
二、繼續教育在提升醫院會計人員素能的重要性
開展繼續教育是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特別是提升財務會計人員隊伍整體水平的關鍵。長期以來,醫院會計人員職業素能參差不齊,專業結構、知識結構不一致,諸多財務分析及管理理念不科學,制約了醫院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鑒于此,拓寬繼續教育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是有助于提升會計人員職業操守。隨著醫院管理社會化趨勢的形成,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財務人員在利益誘惑面前,特別是職務犯罪、經濟犯罪問題突出。這些現象與醫院會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對自我崗位工作缺乏應有的認識。因此,利用繼續教育,加強對會計人員思想政治素養教育,為強化會計人員職業操守奠定基礎。二是有助于規范財務操作,提升職業素質。醫院會計工作長期以來以師徒制模式為主,對具體業務操作不規范,特別是對于財務制度理解的偏差,導致財務工作對接不暢。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以及醫院新技術環境的形成,如銀行刷卡、醫保普及、便民診療一卡通等,與現有財務制度及操作規程的變化,對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從繼續教育上,來增強業務能力,普及業務知識,規程操作流程,避免會計差錯。三是有助于拓寬會計人員視野,夯實財務人力梯隊??紤]到一些醫院會計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問題,在完善會計人力梯隊建設上,通過繼續教育,加強對會計崗位員工職業技能的提升,特別是鼓勵會計人員養成自學、終身學習習慣。比如制定職業成長計劃,實施會計崗位流動制度,拓寬會計人員的專業視野,培養人力梯隊。
三、完善醫院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對策
認識到醫院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就需要從制定相應的對策上來完善繼續教育體系,促進會計人員樹立良好的職業前景,增強崗位工作積極性。
(一)營造繼續教育氛圍,激發參與熱情
國家對醫療保障工作的重視,也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了契機。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病人都出現猛增趨勢,在現有人力條件下,醫院各崗位工作量也隨之增加。長期以來,醫院管理工作側重于三基教育,而對于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繼續教育工作認識不夠,也忽視了會計人員的再學習問題。很多會計人員存在繼續教育抵觸情緒,消極的學習態度必然制約學習效果。因此,要給予積極的關注,正確的引導,幫助會計人員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要改變被動接受教育的弊病,只有激發會計人員的學習熱情,才能更好促進會計人員自主、自覺學習。
(二)分層規劃,細化培訓崗位
根據醫院財務崗位的不同,在開展繼續教育工作中,要針對不同崗位,分層次、多形式組織。切忌在會計人員培訓中搞“一刀切”,更不能“一鍋煮”,要結合醫院會計崗位,分層次、依次序來進行。所謂分層教育,一方面可以按照年齡、專業素質進行分層,對于年輕會計人員,接受能力強,專業素質較高,則可以適當提升培訓目標;另一方面依照不同會計崗位進行分層,比如醫院基礎收費崗位、政策性強住院費用核算崗位、新農合、醫保結算崗位不同,所制定的培訓計劃、培訓任務也應該具有差異性,做到因崗施教。
(三)細化培訓計劃,制定培訓內容
會計崗位培訓與繼續教育,要通過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并結合醫院實情來靈活組織。繼續教育中的培訓是重要方式,在培訓內容上要進行科學選擇。比如在計算機軟件操作培訓上,對功能性授課內容,分由計算機專業人士講解;對于各科室業務操作方法,交由臨床醫護人員進行知識講授;對于銀行對接知識,可以交由銀行人員來進行講授;對于財務制度、規定,可以交由財務科長進行講授。同時,在繼續教育形式上,要根據授課內容靈活選擇。比如引入案例講授法,依托具體崗位工作實際問題來進行演示和講解,便于會計人員理解和掌握;可以引入專題座談方式,結合會計方面的某些難題,發表各自的意見,通過溝通來增進理解,拓寬解決思路。
(四)完善繼續教育考核體系
繼續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完善的考核及評價體系,通過制定考評機制,將繼續教育工作納入到財務管理實務中,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考核、評價,結合不同會計崗位及培訓內容,有針對性地實施考核,調動廣大財務人員的參與積極性。比如針對某些會計崗位,設置“崗位工作提建議”交流主題,讓會計人員從中來發現問題,改進工作方法。另外,醫院要不斷拓寬繼續教育職業規劃體系,將繼續教育、崗位評優、職稱晉升等工作協同起來,將會計繼續教育與學歷提升教育統合起來,從而搭建多元化繼續教育發展環境,增強會計人員的學習動力,更好地服務醫院管理。
四、結語
新會計制度下醫院會計人群繼續教育工作任重道遠,醫院管理層要給予高度重視,克服管理惰性,深化會計人員職業成長與改革,避免走形式,拓深繼續教育途徑,真正促進醫院會計人員綜合素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峰.新醫院會計制度實行三年來的實踐經驗及其評價[J].財會學習,2015,(16):98.
[2]劉蓉蓉.論加強醫院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