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禧亮
摘 要:隨著綿陽市大面積都市化與機動化,以交通堵塞為特點的城市交通難題基本成為困擾城市的交通困擾。該文就綿陽市交通擁堵問題展開淺析,介紹了其交通擁堵難題的主要類型及特點,結合綿陽市部分路段的實例分析,進一步分析了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因素及交通擁堵問題的處理方案。
關鍵詞:交通擁堵 原因 優化
中圖分類號:U49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7(a)-0179-02
綿陽市城區內的道路里程大約260公里,且人均道路面積不足10 m2。市民市區內出行方式步行約占38%,自行車約占46%,中小型機動車大概占至11%,其它占5%,停車位數量是已有車位的需求的30%。2016年起,逐步出現各類電動老年車、觀光車,進一步加劇綿陽市交通擁堵。2017年,一共有90多條公交車線,1600余輛公交,線路規劃按涪城區為主,輻射游仙區和高新區以及綿陽周邊[1]。綿陽市交通擁堵日益嚴峻,基于歷年數據,對已出現的交通擁堵進行研討,并針對交通情況提出可行性建議。
1 綿陽市部分交通優化方案分析
1.1 “單向”加“禁左”,構造循環網路
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在一個形為三角的路網中,實施逆時針單向通行政策;涪城區城區內,東方紅大橋周邊至左向轉進劍南路方向往濱江路段、東方紅大橋周邊至涪城路北段方向。
早高峰和晚高峰時段,全部機動車嚴禁向濱江西路的隧道,以及多個交叉口路段和各小區的開口左轉進出;放寬臨園干道隔離段,人車可全向通行。濱江西路隧道在高峰期基本無交通擁堵,道路安全得以提高,機動車的通行量在一定程度上略有增加,總體上為大橋周邊禁左后一些入城的機動車輛分流提供了一些便利。
中心醫院周邊的數條支路施行單方向通行;由于中心醫院周邊病人及家屬較多,停車需求巨大,應大力發展中心醫院周邊停車誘導系統,對現有停車資源進行整合管理。改變僅靠外圍路段同性,交通格局轉變為“四進三出”的內外循環。弱化中心醫院周邊進出道路的交通沖突,規范機動車和電瓶車運行有理化和臨時停車的規范化,緩解特殊用途車輛和民眾行車堵、停車難。
1.2 進一步提升道路通過效率
介于今年城區投放共享單車,中心城區內短程的網約車使用量會逐步下降,但非機動車道壓力增加。短綿陽市也對路邊綠化帶設置不合理進行了優化,處理了部分不合理路邊形狀,開展了大規模的道路修邊去角細節改造工程。
在綿陽市多數人行道等路口、路段加大建設路面標志、標線等;設置隔離帶;安裝信號燈并優化配時方案;加以現場管理和指揮,引導行人二次過街。
2 擁堵路段實例分析——綿陽市中心醫院附近
2.1 因素確定
當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綿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一定的閥值,相應的居民人均消費指數也會繼續加大,則綿陽城市居民的出行強度變大,且會帶動周邊農村城鎮化。但是基于城市交通能力的限制和網絡的發展,節省了部分人的出行負擔?,F如今,綿陽市城市發展迅速,居民出行強度較高,且交通強度增長速度逐步放緩。
由于出行強度具備極限值。因此,借鑒其他城市居民出行強度隨城市發展規律可得,居民出行強度一般在2.1~3.3間,城市居民出行強度的變化時間呈現S曲線趨勢。在社科統計學中,S曲線可以用于商品的市場需求量的預測,而商品需求和交通需求相通,位移產品屬于商品范疇,且變化特點幾乎一致。
2.2 建立模型函數
目前,已知影響因素和預測函數,特此確定預測模型的數學表達式。
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X1,人均消費性支出為X2,將自變量各自取對數,帶入上述關系式:
設X,Z,,則將上式變形:Y
將預測模型變換為二元一次線性方程組,其本質為多元線性回歸。回歸系數b0,b1,b2的計算可以通過解如下方程求得:(其中x,y,z均為樣本觀察值)
由上述模型可知,L為城市居民出行強度的極限。L的取值大部分影響了模型的準確性。由于大部分城市趨于2.2~3.3,可取L為3.2計算。
得到綿陽市居民出行度強度預測模型:
(本公式數據具有主觀性)
2015年,綿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717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18530元。利用本模型可以對綿陽市城市常住居民的出行強度進行預測,按照可決系數的計算公式:
直接將2015年數據帶入模型公式,符合。說明模型建立有效。
再次使用一元線性回歸函數預測綿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
帶入2020年數據:計算出出行強度,約等于2.8。
3 結語
城市交通運輸的發展與一個城市的繁榮程度相互關聯,有時交通甚至要走在一個城市發展的前面。一個城市增長的同時,不能落下交通,否則會留下垢病,影響未來發展。城市擁堵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而在中國的一些大中城市的發展中尤為突出。解決好擁堵,已經顯得更為緊迫。交通布局日益復雜多變,特此以綿陽市為例,分析其交通擁堵癥結。
參考文獻
[1] 孫元鵬,孫欽國,蘇強盛.對綿陽市交通擁堵原因與對策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4):5-6.
[2] 郭繼孚,劉瑩,余柳.對中國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認識[J].城市交通,2011(2):8-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