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亮
摘 要:21世紀的今天已經進入了信息建設高速發(fā)展的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和現代化技術的發(fā)展為高職院校資源庫建設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新形勢下,如何以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為導向,合理地運用這些數字化技術,實現其與教育資源庫建設的融合,以推動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已成為相關人員面臨的重點課題。以高等職業(yè)教育為導向的數字資源庫建設這一課題進行分析,以供相關讀者參考。
關鍵詞:高等職業(yè)教育導向 數字資源庫建設 學習平臺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7(a)-0243-02
高等職業(yè)院校是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高等職業(yè)學校,是培養(yǎng)職業(y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21世紀的今天是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面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數字化技術不僅成為了當下的主流模式,而且還為教育資源庫建設做出了探討和實踐,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在此背景下,必須在資源庫的開發(fā)建設過程中,引入數字化技術,構建符合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數字化平臺,才能更好地與時代接軌,實現數字化資源的有效共享。
1 高職教育資源庫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體系架構的調整與完善為高職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并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使得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實現了質的轉變。與此同時,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引發(fā)了學校教育資源出現了短缺問題,這嚴重影響到職業(yè)教育的質量。在此困境下,依托于互聯網、多媒體和數字化技術而建設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庫,為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帶來了新的希望。近年來,我國針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明確提出了:要建設一個人人可享有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校環(huán)境。由此可見,建設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以高職教育發(fā)展為導向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庫已是必然。
2 高職院校數字化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引發(fā)了高職院校教育資源庫建設發(fā)展方向的轉變。但是結合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實際,由于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現有的數字化資源庫教育導向性不強,資源庫中可應用的優(yōu)質資源相對比較有限,資源共享率和利用率都相對較低。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高職教育的發(fā)展。
2.1 資源單一,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當前高職院校中的大多資源庫內容都是來自廠家提供和學科教師開發(fā)兩大方面。由于資源提供廠家缺乏對高職教育發(fā)展的了解,使得其所提供的數字化資源大多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而由學科教師所開發(fā)、制作的教育資源卻忽略了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這導致了資源庫難以系統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
2.2 以教為主,缺乏學生自主學習平臺
課程設置是教學活動實施的前提基礎和核心,而教學模式則是完成課程設置內容的重要手段。雖然說近年來高職院校加大了資源庫的建設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現有的資源庫建設現狀來看,學校仍舊偏重于為專業(yè)教育提供素材、資料等,幫助教師傳授知識。從授課形式上來看,這種資源庫建設模式似乎頗為合理,但是對于不斷擴招的我國高職院校來說,“以教為主”,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與研究平臺的建設,已經難以惠及全體學生。
2.3 共享率低,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都會設置教育技術中心集中管理教育資源庫,各院校的資源庫管理系統相互獨立,無法實現互操作,而在各院校的內部,所館藏的資源則大多是由各專業(yè)學科教師開發(fā),校內各資源庫同樣無法相互操作。在此影響下,資源庫難以實現最大程度的共享、互訪,同時也會由于信息不暢因素的影響,引發(fā)重復建設問題。
3 以高等職業(yè)教育為導向的數字資源庫建設策略
在建設數字化資源庫的過程中,有關職能部門和人員尤其需要注意如下方面的內容:(1)重視開發(fā)網絡化教育資源;(2)重視提高網上資源的利用率;(3)致力于建設功能齊備、面向教育資源服務、內容豐富的網站。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要著力于解決資源標準化、資源搜索、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問題。
3.1 轉變教育資源庫數字化建設的觀念
高職院校自身有諸多的特征,而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資源庫建設模式長期處于僵化狀態(tài)。信息化發(fā)展形勢下,高職院校有關人員應在實施資源庫數字化建設活動的過程中,脫離傳統理念的束縛,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技術將與相關的資源信息進行高效采集、存儲和傳遞。其次,負責教育資源庫建設的職能人員,不僅要認識到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更要付諸實踐,把各類的資料予以分類、整合,為使用者獲取和查閱相關資料時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從整體上提高資源庫的利用效率。
3.2 規(guī)范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標準
“數字資源庫建設,標準化先行。”也就是說,建設中在建設數字化資源庫的過程中要采取統一的標準與方法,并逐漸形成一定的模式。在這種統一的模式下,資源能夠更好地擴展、兼容、交流和移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具體來說,在規(guī)范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標準時,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1)數字資源庫要體現專業(yè)的頂層設計、先進技術、網絡運作等多功能、多維度、多層次的建設格局;(2)要采用雙向兼容發(fā)展的建設路線,既要進行自上而下的計劃,又要有組織地開發(fā),開辟自下而上的資源運用建設途徑;(3)充分利用企業(yè)資源,引進優(yōu)秀企業(yè)的標準,開發(fā)滿足學生就業(yè)發(fā)展的課程資源;(4)根據高職教育發(fā)展方向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等,以社會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資源庫建設為基點,實行項目導向式的資源庫建設途徑;按照頂層設計、分布實施的原則,利用數字化手段,采用多種方式對教育資料進行收集、整合、編輯和存儲,形成系統化和規(guī)范化的數字資源庫,以推進其良性發(fā)展。
3.3 加強軟件和硬件資源的共享
資源庫數字化建設,其核心目標在于實現資源的共享。就我國的高職院校實際來看,大多都偏重于軟件資源的共享,忽略了硬件資源的共享和再次利用。倘若能夠把學校的一些廢置設備再次利用,發(fā)揮其自身的價值,不僅能夠解決資源庫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問題還能發(fā)揮閑置設備的作用,各得其所。
3.4 采用先進的技術建設數字資源庫
針對當前資源庫集中存儲、集中管理的現狀,學校可以使用分布式存儲,將資源分散存儲到不同數目的節(jié)點上,減輕集中管理的負擔。如此一來,就可以通過資源集中共享平臺,建立一個分散的分布式教育資源系統,不僅解決了資源共享問題,還兼顧了資源動態(tài)更新與資源共享版權維護。
4 結語
實踐證明,建設以高職教育為導向的數字資源庫,能夠促進高職教學改革,能夠充分發(fā)揮教育資源庫的功能效用。為此,高職院校有關負責人員,應充分認識到高職教育資源庫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結合當前存在的實際性問題,不斷實踐與探索,尋找可行性的建設策略,為高職教育提供高質量的、豐富的、適應教學改革需要的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 葛俊杰,吳旭軍,楊旭.基于信息資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服務平臺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8):35-37.
[2] 鐘慈芳.關于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與應用的探討[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157-158.
[3] 邊穎,李愛萍,尤春陽.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初探[J].教育與職業(yè),2014(8):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