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星
(江蘇省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鎮江 212000)
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中的效果研究
劉 星
(江蘇省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鎮江 212000)
目的 研究分析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中選取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一體化護理措施,34例)和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34例),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變化狀況,護理后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和對護理滿意程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婦和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護理后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護理質量總評分為(95.4±2.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產婦的(78.3±4.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剖宮產產婦護理時一體化護理措施不僅能很好的改善產婦焦慮、抑郁不良情緒,還能提高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并顯著提高對護理滿意程度。
一體化護理;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角色轉換
產婦產后康復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促進產婦產后康復,必須做好護理工作,在實際中,產婦產后護理不僅要注重機體功能康復,同時還需要對產婦的心理進行護理,并引導產婦進行角色改變,以此防范產婦出現產后抑郁的現象[1]。對于不同的護理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護理效果,一體化護理模式是一種現代化、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將其應用在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調整及角色轉換上,可以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2]。本文注重研究分析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中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中選取68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4±3.5)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1.5)周。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產婦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提高產婦對剖宮產、產后喂養等相關知識,為產婦創建一個良好的病房環境,促進產婦康復。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一體化護理措施,具體包括:(1)心理一體化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要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全面監測,發現產婦的心理存在負面情緒后,要及時與產婦進行深入溝通,了解產婦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并針對產婦實際,進行心理疏導,緩解產婦的不良心理。護理人員要加強與產婦家屬的溝通交流,叮囑產婦家屬多陪伴在產婦身旁,與產婦進行交流,多說一些開心的事情,消除產婦負面情緒。產婦在分娩期,應該盡量滿足其需求,并根據產婦意見開展護理工作,提高護理滿意度。(2)護理交接一體化措施,在護理工作交接期間,護理人員需要根據產婦的需求、心理狀態、合并癥等開展全方位的交接活動,保持各個方面護理的良好銜接。(3)健康教育一體化,產婦進入產程后,護理人員要叮囑產婦對食用高熱量食物,保持良好的體力,產婦在分娩后,護理人員要及時為產婦講解產后保健、喂養等知識,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喂養方法,并告知產婦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發育的作用,鼓勵產婦盡早進行母乳喂養。
1.3 觀察指標
對產婦護理后,采用抑郁評量表、焦慮評量表對兩組產婦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評價總分為3~80分,得分越高的產婦,表示其抑郁、焦慮情況越嚴重。通過產婦產后生活狀況、新生兒喂養情況、產婦自信心等指標對產婦的產后角色轉變情況進行評估,評價總分為80分,得分越高的產婦,表示其適應能力越強[3]。利用Rubin分期標準對產婦的行為狀態進行評價,評估標準為產婦對母親角色的接受程度,從接收期、執行期、釋放期三個程度進行判定。根據我院自編的護理質量滿意調查表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調查,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滿意程度越高[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變化狀況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變化狀況,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變化狀況(±s,分)

表1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變化狀況(±s,分)
組別 焦慮 抑郁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63.1±1.5 49.5±2.0 62.8±1.6 48.7±1.7對照組 63.0±1.9 54.6±2.1 62.5±1.9 55.7±2.3
2.2 對比兩組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后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 [n(%)]
2.3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質量滿意程度
觀察組產婦護理質量總評分為(95.4±2.8)分,對照組產婦護理質量總評分為(78.3±4.0)分。兩組產婦護理質量滿意評分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質量滿意程度(±s,分)

表3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質量滿意程度(±s,分)
組別 服務態度 服務及時性管理規范性綜合素質 病房環境 總評分觀察組 24.1±0.3 23.9±0.5 19.5±0.4 13.8±1.0 14.1±0.6 95.4±2.8對照組 21.0±0.5 20.7±0.9 14.6±0.9 10.8±0.8 11.2±0.9 78.3±4.0
進入新世紀以后,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人們對自身的健康也格外看重,心理健康作為人體健康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的重要生理活動,但是在剖宮產、角色轉變等因素的作用下,很多產婦無法在短時間內轉變自身角色,或者因剖宮產術后并發癥,影響到產婦產后恢復,甚至會對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帶來影響。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加強對剖宮產產后產婦的護理干預,從而提高產婦產后生活質量。一體化護理模式是一種人性化、現代化的護理模式,具有整體性、連續性、穩定性的特點,產婦在治療過程中后,可以構建一套入院前、入院安排、分娩準備、分娩后、出院前統一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不斷分析護理中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從而提高護理質量[5]。和傳統的護理模式不同,一體化護理模式能對產婦進行持續的心理護理、護理交接、健康教育,提高產婦對剖宮產、分娩、產后喂養等知識的認識,這樣不僅能幫助產婦調整好自身的心理,同時還能提高產婦在剖宮產分娩中的參與性,加快產婦角色轉變。此外,在一體化護理模式中,能方便護理人員交接產婦現狀、需求,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采用一體化護理措施護理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母親角色適應良好率、產后母親行為釋放期率、護理質量總評分分別為(49.5±2.0)分、(48.7±1.7)分、79.4%、73.5%、(95.4±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一體化護理措施能很好的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況,并幫助產婦轉變角色。
[1] 朱霖竑.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5):593-594.
[2] 李碧嫻,蔣 曼,吳妙君.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2(8):110-111.
[3] 黃 靜,邵志蓉,吳麗紅.剖宮產產婦應用一體化護理在改善其心理狀態及促進其角色轉換中的作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8):1115-1116.
[4] 周 芳.持續改進護理模式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角色轉換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1):245.
[5] 黃秀芹,張繼軍,肖 水,等.產科一體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角色轉換的促進作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3(6):810-81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8.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