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蘋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們文化素質的普遍提升。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市場的建設步伐也隨著加快。但由于農村人們意識問題,消費水平等因素,導致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朝著不好方向,嚴重擾亂了文化市場的原則標準。而農村文化市場的健康積極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所以對于現在農村文化市場建設出現的問題,就急需解決。本文就如何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措施
現如今國家城鎮化的推進,為我國的農村文化建設帶來了積極影響。在整個社會發展快速進步的今天,農民的文化需求、思想變化也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如何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搞好農村文化建設,如何更好地利用城鎮化的推進帶給農村文化市場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這些問題急需解決。
一、農村文化市場建設的意義
推進和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形成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七大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方針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繁榮和發展農村文化建設多次制定政策,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此做過多次指示,省委、省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也相應出臺了許多實施意見和細則。當前我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村文化市場隨之興起。當前,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總結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現狀,探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相一致的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道路和管理模式,促進農村文化市場的健康、繁榮和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任務。對于發展農村文化事業領導管理干部需要多做出努力。
二、農村文化市場存在的問題
領導者在思想方面,對于農村文化發展,很多基層部門仍然進行著過去自上而下的輸送方式,送戲下鄉、送書下鄉、送政策下鄉等,而往往是這樣的情況:圖書室很多圖書都是嶄新的,電腦室除了孩子放學上上網,玩玩游戲,村民們很少有人去,而送戲下鄉湊熱鬧者頗多,但是次數少,內容單一。起到的效果不明顯。而對于農村的文化需求,很多人并沒有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仍然在用老眼光、老思路看問題。領導管理者應重視農村文化建設,需要不斷的重新審視農村需求,把握農村文化市場發展。而領導者在管理監管方面對農村文化市場監管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部分村委會、辦事處黨委政府把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但對文化市場管理的認識,仍然還存在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責任性承擔不明確等問題。導致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建設跟不上社會進步。農村文化市場在總體上依然還是不夠規范。一些經營者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有的甚至置法律、法規于不顧,從事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如:在一些鄉鎮仍存在經營盜版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未成年人出入網吧違規行為;無證經營現象時有發生,經營形式主要是流動攤販利用集市擺點銷售音像制品、圖書雜志且盜版制品占一定比例,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農村文化市場的經營秩序,還對廣大農民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構成了直接的威脅,甚至造成傷害。對于農村里的唱戲,其實就是一些簡單的花燈、流行歌曲、小品等表演,內容卻粗俗不堪,但是,小朋友、年輕人、老人卻聽的、看的很投入,這樣很不利于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而一些村子,村里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婦女和老人除了下地,就只能閑坐打牌和扯扯是非,最可惜的是很多上學的娃娃,書讀得很差,打起牌來卻很厲害。
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進步,但是總體而言,并沒有突出性的改變。從近幾年的農村文化市場監管情況看,農村關于唱戲表演,節目內容已得到有效管理,但無證經營書攤和音像攤點屢禁不止,這些攤點價格低廉,吸引大量的農民消費者,兜售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破壞正常的農村文化市場經營秩序并且不利于正版的維護。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文化市場涉及的內容也正在從娛樂、音像制品、圖書等傳統市場向網絡化、信息化新興市場領域拓展,一些新的違法經營活動還會不斷出現。
三、對農村文化市場建設的建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農村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一些新興文化娛樂方式迅速由縣城向周邊鄉鎮農村擴展,農村文化市場的活動日益豐富,項目和門類日益增多,總量逐漸增大,效益逐漸增長。一些經濟發展較好的鄉鎮,農村文化市場已初具規模,水平明顯提高,成為農村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極富生機活力和發展前途的一部分,成為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前沿陣地。從總體上看,各地農村文化市場正分別處于萌芽、起步、成長三個階段,也有少數地區農村文化市場已初具規模。很多地方已經開始積極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根據地方特點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比如讓村頭喇叭重新響起來:村委會排專人管理,指定一個廣播方案,挨家挨戶派人每天輪流來廣播一些正能量有關文化發展的文章數籍。通過這種個人親自體會的方法來提高群眾對于農村文化發展建設的意義。或者村委會組織打造村子里的文化書屋,由村委會購買正品書籍,供村民們學習,組織村民定期進行學習,倡導支持正版。然后在村民閑暇時間里可以增加村民的文體活動,多看書,多交流。把脈農村文化需求,才能對癥下藥,真實有效的解決問題。推動農村文化向著豐富、文明、有序的方向發展,才能構建出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鄉村。
四、結束語
建設好農村文化市場,不僅僅對推動新農村發展意義重大,更會影響下一步農村向小城鎮邁進的步伐。而如何建設好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有兩個前提,其一,相關部門領導者思想上更加重視,其二,重新把脈農村文化市場。不言而喻,在強調社會大發展的今天,無法與經濟發展直接畫上等號的農村文化建設,更容易被忽視和遺忘,在這種前提下,農村基層文化力量建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參考文獻:
[1]瞿賢蕓.對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09(18)
[2]孟文交.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6
[3]梁國帆.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文化自覺意識培育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