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是勞動關系領域的重要組成內容,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現行的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不僅實施效率低,還造成了不同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不公平,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展,這些因素迫使現行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逐步進行必要地改革。
關鍵字: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一、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歷史
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始于20世紀50年代。1956年國務院頒發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首次對公務員退休條件和退休待遇作了詳細規定,初步建立起我國公務員養老制度。改革開放之前,為減輕財政負擔,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多次補充、調整,統一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職工退休制度,擴充退休人員困難救濟內容,以所有制進行分類管理。1978改革開放以后,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和《關于發布老干部離職休養制度幾項規定的通知》對離休干部的生活給予了優惠照顧。1993年在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務員制度全面推行之際,各省級政府出臺了覆蓋本地的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達到統一。
二、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面臨的問題
1.制度缺乏統一性。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相互獨立,缺少主體法約束,改革法律依據不足。雖然《公務員法》中有涉及到公務員保險制度,但缺少對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規范。各省、市在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缺少統一的改革大綱指引,直接導致各地區改革類型不同、各具特色。
2.資金管理缺乏有效機制。雖然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在地區間存在差異,但主要是由財政保障。由于缺少統一的財政預算機制,各地公務員養老保險資金籌集渠道不一,部分地區實行現收現付制度,完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有的地方仍由財政供養,單位和個人無需繳費。加上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也缺少統一的標準,造成不同的籌資機制和責任分擔機制,影響社會公平,降低行政效率。此外,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也是一項極為棘手的問題,若當地公務員養老保險資金管理機構的投資、運營管理能力不能獲得較高的絕對收益,就會出現資金貶值現象,甚至直接影響養老保險直接的支付能力。
3.待遇機制不合理。除了養老金替代率不同,直接導致養老保障待遇差異較大外,部分地區或者單位還提供其他形式的補貼,進一步加大了待遇水平的差距。另外在養老金的計發放方面,部分改革試點地區沒有充分被保障人員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僅依據職工退休時的工資、工齡等計算退休金。養老保險待遇無法與繳費金額進行掛鉤,直接造成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等。
4.養老保險關系續接困難。由于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群體養老保險制度相互獨立,并且在實施時間上有早有晚,也存在地區差異,直接導致個人賬戶積累資金計算方式不同,加上養老資金的轉移、計發較為復雜,無法使公務員養老保險與統籌范圍外的其他養老保險關系進行轉接,既限制了公務員群體自由擇業流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影響了其他非公務員群體中優秀的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
三、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議
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首先必須先確定改革的方向。在宏觀方面,基于我國人口多、地區差異大、經濟實力還不強的國情,未來我國養老保險發展方向應該選擇多層次、部分積累的混合型模式。微觀方面,在此基礎上同步深化現有的公務員、事業及企業單位職工養老制度的改革,縮小不同單位之間待遇水平的差異。建設獨特的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使之科學合理、有效向新制度平穩過渡,形成適合公務員、事業單位及企業單位職員特點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
其次,借鑒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成功經驗,創新公務員養老保險的制度。當前我國企業養老保險采取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模式,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借鑒統帳結合的模式,提高勞動力流動性。此外,建立公務員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可以調動職工繳費積極性,解決勞動力流動時個人賬戶的轉移問題。
再者,完善管理體制。退休金由用人單位發放是養老保險社會化程度較低的表現,為提高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管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可以借鑒國外管理經驗,建立統一協調、統一管理的養老保險管理體制。此外,專業化管理也是使我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走向規范化的必經之路。
最后,應當提高資金運營管理能力。養老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是資金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關鍵在于規范管理、科學運作,拓寬投資渠道,實現多種保值增值途徑。此外,還應有國家財政建立養老保障戰略儲備基金,以彌補未來養老保險資金支付可能出現的缺口。
參考文獻:
[1]朱青.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2]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0.
[3]陳亮,王洪春.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4]孫光德,董克用.社會保障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5]焦凱平.養老保險[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
[6] 蘇紅.發達國家公務員社會保障制度.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
[7]徐振寰著:《外國公務員制度》, 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
[8]徐振寰.世界公務員制度比較.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
[9]張水輝, 中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07).
[10]薄貴利.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重點[J].中國行政管理,2009(7).
作者簡介:陳明學,男,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