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儉旺
摘要:中學生有著十分廣泛的興趣愛好,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努力學習,還要培養學生喜愛自己所學的學科,使他們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生物雖是中考科目,但分數比例偏低,培養其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學生物;興趣培養
生物學作為一門跨世紀的熱門學科,在當今世界已廣泛被人們所關注。生物學知識密切關系著人口、糧食、能源、環境四大世界性危機問題。因此,生物學知識的多少直接關系著人類自身素質的高低,生物教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而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本人十多年的生物教學經驗,在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粗淺體會。
一、講好緒論,使學生產生要學好生物的欲望
《緒論》是生物全書的縮影,是精髓,緒論課將啟動學生最初的學習欲望和動機,因此,第一堂課只能上好,絕對不能上壞。我在講本節課時,注重講解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生物學科所取得的成就及發展情況。
2.生物學知識對人類及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3.平時我們看到的有些生物為什么其體形、體色與環境相似而難以發現呢?同時,在教學中對學生提出諸于如何保護和改善我們人類生活的環境,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為什么能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等問題,這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學習新知識奠定良好的心里基礎。
二、精心設計每堂課的前言前沿,引起懸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如:在講遺傳規律和伴性遺傳時,使用了這樣一段前言:“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是為什么?”“達爾文和其表妹結婚,生了十個子女,有三個很小夭折,其余七個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這又是為什么?”“農戶栽種的雜交水稻為何不留種子呢?”這樣,可造成懸念,產生求知的欲望,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因直觀教學能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形象的情感體驗,比較適合于學生的心里特點,如掛圖、模型、標本、實物、板畫及各種實驗,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
四、精煉語言,講究邏輯,提高授課藝術
生物學知識和其它學科知識一樣,各知識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在授課時講清了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就能讓學生聽起來感到條理清晰,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學生學起來就感到輕松、愉快,學習的興趣、勁頭就逐步提高了。
如講解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時,首先必須強調基因的分離規律是前提、是基礎,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進行教改,讓學生時刻保持新鮮感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一個題材的教案,可以設計成百上千個,不同教案涉及的教學方法各有千秋,如經常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新鮮感,也將激發學生熱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學習光合作用過程時,首先介紹光合作用的本質,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本質自學,要求學生指出光反應、暗反應發生的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能量變化各是什么,再讓學生討論,后答疑總結,最后自測,受到良好的效果。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拓寬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同時培養勞動技能將生物課內容與課外科技活動內容有機結合,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可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提高中學生的各種素質,生物成績也大大提高。
我校結合當地實際進行食用菌培養,組織學生參與接種、培養、采摘等方面的工作,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知識自覺地、主動地探索,形成強烈的參與意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