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娜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語文課程標準》對書寫也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而且還對廣大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毫無疑問,寫字教學不只是小學生的事,廣大初中生更應“鞏固、提高”成“風格”。
傳統的教學往往重視識字,對于寫字的要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寫正確的程度上。對于書寫的美觀,規范往往要求不夠。多元化的評價對學生不僅對書寫的正確性給予評價,更是對書寫的規范性進行評價。為此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一)學生自評,學會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先用心地觀察書上的范字,然后對照臨寫4個,再讓他們及時進行自評,找出寫得最接近字帖上的那個字,并用鉛筆在字的下面畫上“☆”。教師在巡視指導中發現學生在自評時都很認真,不是隨便畫“☆”的,而是寫好了這些字后,先緊盯著看,把這些字同書上的字(從筆畫、結構)一個一個地認真對照,然后找出寫得同范字最接近的一個,最后作出決定,在下面鄭重地畫上“☆”。
這種讓學生對在自己滿意的字下面圈點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操作。別小看這圈圈點點,寫完后他要學會認真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反思中培養對漢字的審美能力;在反思中學會贊賞自己,培養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識到自己存在著不足。并且,他們在自我評價中不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我終于寫出自己滿意的字了!”
(二)同桌互評,欣賞鑒別。
同學相互評價可以彌補自評時的不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同時也學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他們可以學習客觀地評價別人,欣賞別人的優點,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教師用鼓勵性的評價來引導他們和字帖比,和高水平比。。另外還讓同學們根據寫字水平找好對手,如果誰在比賽中輸了就得給對手練習本上畫一個笑臉。在和自己比,和別人比的過程中同學們既看到自己的成績,又看到追趕的目標,形成了爭先恐后、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
(三)教師點評、激勵進取。
在課堂巡視和個別指導時我常常采用及時的口頭評價。例如,對于寫字暫時落后的學生由于他們對自己能否寫好字缺乏信心,如果不給予及時鼓勵,他們對寫字會失去興趣。對于這樣的同學,我們要并重個體的差異,適當降低要求,鼓勵他們堅持下去,時間長了,也能寫得有模有樣,如果說學生是一棵棵幼苗,那么老師的即時評價就是春雨,沒有春雨的及時滋潤一定不會有幼苗的茁壯成長。
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視頻展臺進行集體觀摩評議。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其余學生仔細觀察評價,最后由教師用紅筆對學生書寫的字進行評改。
二、評價形式的多元化。
(一)賦予稱號,激勵熱情。
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寫字態度、習慣是不容忽視的評價內容。我們在寫字教學中進行的“小小書法家”的評選,設有“寫字新苗”、“寫字規范生”、“寫字小明星”“雙姿優秀生”“好習慣少年”等稱號。累計3個稱號就可以授予“小小書法家 ”的稱號。這種內容和指標的多元化評價,充分尊重了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潛能都被發現和得到釋放,同時,把學生從單純的追求分數的焦慮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變得更從容、更自信。學生在收獲這一系列“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稱號的時候,更多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二)定期展評,樹立自信。
青少年好勝心比較強,成功的喜悅往往能帶給他們無窮的力量,身邊好的榜樣更能激起他們的寫字興趣。當獲獎的同學拿到獎品時,旁邊的同學都非常激動,羨慕不已。所以,通過參加各級各類的書法比賽是提高書法水平,激發學生寫字興趣的重要手段。我們學校就經常搞班級和年級里的寫字比賽。并且選拔優秀的學生作品去參賽區級組織的比賽,我校的常嘉瑤,王霜等同學就多次獲得書法比賽的獎項,李若暢同學更是在“校外教育杯”書法比賽項目中獲得省級三等獎。
展示自我是激發學生進取心的重要手段,符合學生的心理,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除了利用學校的寫字比賽、櫥窗展覽等活動外,課堂上還及時展覽學生的練習成果,有時加上我的解說詞,有時讓同學品頭論足。班級四周的墻壁每組分得一塊用來展覽自己的大作。這些方法簡單易行,效果卻不可估量,有很多同學因此練習書法的興趣大增,還有的同學因此而成了班級中的寫字高手。
多元化評價為識字寫字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激發了學生寫字興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培養了學生反思能力,對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更是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