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溢彬
摘要:高校開展網球課不僅是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一項終身鍛煉的運動技能,同時也是通過網球文化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課程。在網球學習過程中,網球的技能學習、競賽、賽事欣賞、禮儀文化都在無時無刻影響著學生的一言一行,無論是觀賽禮儀或者比賽禮儀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在高校網球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穿網球禮教教育,在教學中把網球文化和技能學習有效結合,使學生能更深刻理解網球,在促進技能提高和培養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 網球文化;教育;發展
前言
網球作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厚重的歷史底蘊,仿佛像一位年邁的“老人”但卻又不缺乏青年人的陽光和激情。網球運動所產生的文化效應逐漸影響著每一位從事網球的人。人們稱它為文明高雅的體育運動,網球運動給人們帶來的震撼與驚喜,是數百年來網球發展長河中沉淀下來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財富。它通過球場文化傳遞文明,在發展中盡顯地方風土人情外,更是人們感受歷史與現代融合,展現自身價值的平臺。網球文化從政治、經濟、文化、禮教等各個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尤其是網球愛好者,學習和關注網球都被認作是對網球文化的傳承。“高校中開展網球運動是學生、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需要。”在高校開展網球運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學習的人群相對密集,容易集中起來教學和組織活動,網球硬件設施有學校和國家的財政支持,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為開展網球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而且高校的體育氛圍比較濃厚,尤其是近年來網球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使學生對這項陌生運動愈發容易產生興趣,在高校網球中學生的水平也越來越高,網球文化得到不斷傳承的同時又對高校大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有一定的影響,使更多的學生想要來接觸這項運動。
學生在學習網球過程中,不僅要學習掌握技術,還要學習網球的規則和文化禮儀,通過自身比賽和欣賞網球賽事來提高各方面知識。網球禮儀重培養人的內在修養、個人氣質,許多明星在球場頑強進取的敬業精神,對于觀眾及其他業余愛好者也有著積極向上的影響。網球文化主要從三方面影響學生,第一方面是使學生掌握一門體育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給自己帶來健康;第二方面是學習網球的文化,體驗網球的動作美、精神美、服裝美、歷史美、禮儀美全面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第三方面是培養合作精神,通過網球學習和搭檔的配合,體會團結協作帶來的成功,為今后走出校園處理好社會人際關系提供有利的幫助。
一、網球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一)網球文化的內涵
網球文化是伴隨網球運動而衍生的一種體育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取向”。人類文化在各個精神層面上通過物質基礎和行為方式上表達出來,人們通過自身參與,從中體驗身體釋放和精神上的刺激。所有體育文化中,在情感釋放、核心價值觀、思維方式都要經過技能掌握、理論學習和技能自動化的階段。在網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有與網球相關的參與者和工作人員,在歷史傳承下來的物質或非物質內容,在體育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上,都表現出了體育的文化現象。因此,體育文化發展與人類文化息息相關,網球文化自然也是體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網球文化的特點
網球運動歷史悠久,孕育在法國,誕生在英國,快速發展普及在美國,直至今日盛行世界成為第二大球類運動。網球的孕育及發展的歷程使這項運動被成為“貴族運動”,它高貴、典雅,融合了多個民族的文化,最終形成在不同歷史時期蘊含不同時代特征的獨特文化內涵。
網球活動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重要物質形式,通過網球學習,能使參與者身體機能和身體形態得到進一步改善,精力充沛,反映敏捷,通過網球活動掌握鍛煉和解壓的方式,養成良好的終身鍛煉習慣。其次,網球還有一種精神文化。網球運動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和洗禮,具有高雅、紳士、文明、浪漫、休閑、獨立、時尚、開放等特征,規則嚴密但不失創新,重視禮節而又充滿激情。網球文化在嚴謹的規則和激烈的比賽中蘊含有相互尊重、文明高雅、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的高尚品格,這些優良的傳統都會對參與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網球文化的傳承。無規則不成方圓,網球運動本身比賽制度和規則對參與者和觀賽者就是一種約束和規范,網球的規則和禮儀規范了球場內的一切行為,這對培養參與者良好的行為素養具有積極作用。網球運動可以將一切粗暴的行為通過一種溫文爾雅的行為釋放出來,這就是網球獨特的魅力。網球以高雅和文明著稱,例如,在比賽和訓練時,球員會因為自己的幸運球或者失誤表示歉意,當對方打出一記好球的同時,也會給予對方由衷的贊美。運動員在比賽中比較遵紀有禮,不能赤膊,不能穿皮鞋和高跟鞋,賽后雙方運動員握手;觀眾在比賽途中禁止入場,在場上禁止喧嘩和開啟閃光燈拍照,這些都是在網球運動中不成文的規定。觀眾們文明舉止和行為成為網球禮儀的一部分,所以網球文化也是一種禮儀傳遞的活動,體現了觀眾對運動員的尊重、對裁判員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文化素養的體現。
二、高校開設網球課的意義
網球和其他運動項目一樣,具有健身、育人的作用。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上流社會,網球與擊劍、馬術并稱為“貴族運動”,是一項非常文明、高雅的運動。真誠相待、以禮待人是網球文化的核心,它體現在網球運動中的方方面面,一切不守禮儀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缺乏修養的表現。所以,在高校開設網球課程,不僅能強身健體,還有助于陶冶大學生的情操,提高自身的修養。網球在如今還被作為一種社交手段,學習網球能廣交朋友,調節生活壓力,密切人際關系。自網球誕生至今,網球以時尚、優雅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它所呈現出來的肢體美、服裝美、精神美恰恰與藝術院校學生所追求的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網球文化走入大學校園,必將以其行為、意識、物質等方面內容豐富校園文化,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個人修養具有積極的作用。endprint
三、網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提高大學生的個人修養
網球運動保持著一種高雅、禮貌、文明的文化氛圍,這種氛圍源于上百年來網球文化的傳承。在比賽過程中,觀眾不能隨意走動和大聲喧嘩,觀眾與球員,球員與球員之間都要以禮相待;球員在比賽時為贏得比賽頑強拼搏、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對大學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現代網球不僅保留了古代網球的高雅、文明,還加強了現代網球運動的開放性、服務性、普及性,一個舉止文明有禮節有涵養的運動員,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會得到大家的尊重。
在高校體育如火如荼的今天,對學生開展網球選修課顯得十分有必要。因為學生不僅不可以通過學習網球鍛煉身體,還能感受網球特有的網球文化,教師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網球文化的文明、禮貌、敬業、團結、正義感、公德心、責任感、大方的言行舉止、得體的禮儀等等,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養成誠實守信的優秀品格
在網球活動過程中,它始終要求學生誠實守規則,而網球活動也是最能體現學生誠信品質的體育活動之一。在沒有裁判執法的信任制網球比賽中,運動員一定要做到誠信,把出界球說成好球或把好球說成出界球都是不誠信的一種行為,這和社會所提倡的誠信守信相輔相成。在球場上反映出來的品格會成為今后同學之間相處的先鑒,某個同學經常在比賽中不誠實,在生活中也會成為大家提防的對象,老師也可以從中發現學生的品格缺陷,及時進行指正教育。當誠信的品質成為一種自然風氣之后,學生也會無形中受到這種網球文化的熏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乃至走向社會,誠信的品格也會伴隨著他們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
(三)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網球是非常講究團結協作的運動項目,無論是球員與教練團隊之間,還是自己的雙打搭檔之間,都要講究默契的配合。然后,默契來源于隊員與教練團隊或是隊員與隊員之間的團結協作,想要提高自身的技戰術水平,必須得和教練團隊配合好,服從教練的安排;雙打想要贏下比賽,就得尊重和鼓勵隊友,無論是在日常訓練還是在比賽中都應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勇于承擔責任。學生通過在學習網球過程中體會到團結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在其他的專業學習和生活中也會與同學相互幫助,共同克服困難。
(四)培養大學生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從小學到大的名言在網球運動中一樣受用。學習網球要求人們必須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去練習,動作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都是要求人們集中注意力,踏踏實實去學習的。作為一名網球參與者,要學會尊重他人,不能因為球技差而看不起人,只有謙虛才能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它提醒人們,無論成敗,要善于總結自己,取長補短,通過努力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在藝術院校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從小家人嬌慣的富家子弟,從小未受過挫折,缺乏耐心,意志力差,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容易心理失控,暴露其個人修養、品格等諸多方面的缺陷,這將有可能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因此,在網球教學中,結合網球文化教學,把網球的文明、高雅、頑強、敬業、有責任心等優良品格加以正確引導,學會開動腦筋克服困難,待人禮貌、尊重他人,相信這種優秀品質也會伴隨著他們在未來道路上會有更好的發展。
(五)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
參與網球運動要求人的體力和耐力處于較高的水平,從中也反映出一個人的毅力和競爭精神。由于網球比賽沒有時間限制,無論是在小局比分還是大盤比分,都要求領先兩分才算贏,因此,在兩個實力相當的選手面前,比賽是十分緊張激烈的,最長的一場比賽進行了十多個小時,他們在場上頑強拼搏精神和意志力感染了許多網球愛好者,他們所呈現出的不僅僅是一場精彩的比賽,更是一種不言放棄、積極進取的精神。選手們場上的表現也會無形中形象著網球參與者的思想,通過學習和理解網球文化,在如今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憑借著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定會取得一定的成功。
(六)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不等同于自負,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自負源于自身的自信,然而,自負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狂妄自大,自信是建立在謙虛好學、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心。通過網球文化的學習和熏陶,廣泛結交好友,積極參與網球活動或者其他的社團活動,從參與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提高自己自信心。
四、結論
高校網球作為網球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實踐中更多融入網球理論、歷史、禮教、精神等內容,對今后從事網球活動和在社會競爭中都會有深遠的影響。網球文化傳承百年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網球在我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網球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網球的普及不僅僅是技能的傳授,還要把網球文化作為內在的傳播動力,因此,把網球技能與文化相結合,加強對網球優良傳統的傳播,保證學生在學習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修養,發揮網球的禮教性和普世性,使教授技能和育人相結合,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芳.占少華.對網球運動的社會文化審視.體育與科學,2005, 26(2).
[2]孫海生.邢加濤.論網球教育對高校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 16
[3] 陶志翔等.網球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
[4]程永吃.土獻學.高校校園網球文化構建的探討「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 01
[5]瑪勝剛.對“文化”和“體育文化”定義的求索「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6]沈文麗.網球運動的文化內涵與特征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白然科學版,2010, 2.
[7]張建宏..網球運動禮儀「J」秘書,2007 (7) .
[8]呂立功.高校網球文化對普及網球運動的影響「J}.聊城大學學報(白然科學版),2009, 22
[9]倪洽亞.郭紅艷.論高校網球文化的培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 (1)
[10]宋繼新.競技教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11]盧元鎮.體育人文社會學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