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香連
教育信息化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運用文獻計量學的術語詞頻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結論:教育信息化近4年的研究熱點,主要聚焦在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信息化、基礎教育、云計算、數字校園等方面。可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研究提供更好的借鑒。
教育信息化詞頻分析教育技術信息技術一、教育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一種基本構成要素
有學者認為,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對教育系統以信息的觀點進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有效應用。也有學者認為,教育信息化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教育體系,包括教育觀念、教育組織、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技術、教育評價、教育環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簡單的等同于計算機化或網絡化,而是一個關系到整個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國現有的教育體系適應信息時代對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北京大學劉曉鏡博士撰文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意味著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網上通訊”“遠程通訊”等先進技術廣泛地應用于高等教育,使教育手段發生根本性變革整合到大學課程及教學的各個環節,推動高等教育全面變革即高等教育信息化。教育手段的變革深刻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各個層面,促使高等教育現代化。
二、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和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沒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實現教育的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極在奪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2.有利于全體國民素質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實施、以現代信息技術建構的開放式遠程教育網絡的實現,使受教育者的學習不要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改變了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保障了每一國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這種開放式的教育網絡也為人們實現終身學習提供了保障。教育信息化為全體國國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信息化對全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3.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教育信息化為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提供了環境、條件和保障。學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環境,通過檢索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創造信息,實現發現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實現知識的探索和發現,這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4.促進教育理論的發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場重要變革,在這個過程中必將出現許多問題,許多現象需要我們去解決、去認識,這些問題的解決,認識將有效地推動教育理論的發展。
5.促進教育信息產業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一種信息技術、信息機器在教育中廣泛應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將極大地推動教育信息產業的發展。全國有60多萬所學校,有上億的學生,在這些學校全面地實施教育信息化,對我國的信息產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孕育著一個極大的商機,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
三、教育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球視野、開放思維和戰略眼光
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高技術支持的個性化學習、協同學習、碎片化學習、終身學習等新型學習形態已悄然拉開序幕。祝智庭在《教育信息化助力當前教育變革:機遇與挑戰》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Web2.0技術的普及,Web3.0技術的探索,Web4.0理念的提出,信息技術除了為現代遠程教育這種正式的學習方式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支持和更可靠的質量保障之外,還提供各種靈活的非正式學習方式,支撐全民終身學習。祝智庭、楊志和在《云技術給中國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通過對近年來的熱點關注信息及關鍵資訊的分析整理,不難發現: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中,電子書包、交互一體機、數字化出版、教育云等都在嶄露頭角,逐漸成為教育信息化市場的新寵。通過對近年來的熱點關注信息及關鍵資訊的分析整理,不難發現: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中,電子書包、交互一體機、數字化出版、教育云等都在嶄露頭角,逐漸成為教育信息化市場的新寵。祝智庭,賀斌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中講到智慧教育是經濟全球化、技術變革和知識爆炸的產物,也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階段。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訴求。它需要以智慧學習環境為技術支撐,以智慧學習為根本基石,以智慧教學法為催化促導。
教育信息化研究,促進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對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了巨大沖擊,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和運用已成為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劉婷.教育信息化熱點問題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7).
[2]黃榮懷.教育信息化助力當前教育變革,機遇與挑戰[J].中國電化教育,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