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娜
摘要:患者滿意度對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課題通過對門診200份滿意度調查問卷的匯總,分析影響患者滿意度的因素,并探索出提高患者滿意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患者;滿意度;醫療服務質量
隨著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持續推進,各大醫院都非常重視患者滿意度,漸漸認識到患者滿意度的重要性,患者滿意度對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今患者的意識越來越強,不僅要看病,還注重服務體驗、感受,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病人的滿意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已成為醫院發展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的概念
滿意是人的一種心理,是一個復雜的概念。醫療服務中的滿意可以概括為患者的種種愿望得到滿足或者患者所接受的醫療服務超出他們的意料。滿意的典型模式就是服務滿足了患者的愿望,而滿意度可從3個方面加以衡量:(l)患者對所在醫院整個服務的評估;(2)患者對直接接受的治療的滿意狀況;(3)樂意向別人推薦該醫院。患者滿意度通常指的是患者憑著自己對健康的理解,權衡自己的經濟條件,結合自己對醫療保健的要求所接受的醫療服務的綜合評價,是醫院分級管理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患者滿意度是醫療保健接受者對他們的醫療經驗包括結果、內容等方面的反映,經驗是同主觀性感受相關聯的,包括對過去接受的醫療服務的平均的感受,患者由經驗值形成他認為醫療服務應該達到的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經過對100份調查問卷的分析研究,表明:
(一)患者對門診服務的總體評價較好
(二)患者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
1.縮短等待時間。
從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出患者對門診就診等候時間較不滿意,這一方面是因為患者較多,北京集中了較豐厚的醫療資源,很多外地病人到北京看病,加重了醫療資源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等待看病時,沒有看到醫生,心情的焦急和對自己疾病沒有把握,因此滿意度比較低。
若能提供醫療人員及病患準確的看診時間,必可減少全民在候診時的時間浪費。等候掛號時間、等候分診時間和等候醫師看病時間是醫療服務流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搞的不好,不但會形成醫療服務通道堵塞,流程不暢,影響醫院的總體形象和醫療質量水平,而且還可能使患者由于心情問題對醫院產生強烈的不滿意,把一些原本相信醫院、信任醫院的由忠誠變為猶豫,由猶豫變為移情別戀,最終將有些病人擋在醫院門外。
2.醫務人員專業水平和服務態度需進一步改進。
調查顯示,患者對醫生耐心詢問病情、診療水平、保護患者隱私方面比較滿意,對導醫服務、醫務人員的溝通交流較不滿意。患者滿意度是一個很主觀的感受,如今患者不只是要求看好病,還要求就醫過程的人性化,醫務人員要注意對患者的態度,說話的方式方法,照顧患者的心理情緒,給予人文關懷,而不僅僅是減少身體上的痛苦。
3.輔助科室改善服務態度。
患者對心電圖室、B超室、臨檢中心的滿意度比較高,對收費處、放射科、藥房的服務態度不滿意,對收費窗口的不滿意率為2%,對放射科、藥房的不滿意率均為1%。雖然是輔助科室,但患者就醫離不開這些科室,放射科、藥房醫務人員要加強培訓,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收費環節也是患者就診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每位患者基本都要涉及收費環節,順暢高效率的收費,能節省患者很多時間,良好的服務態度會提高患者滿意度。
4.凈化環境衛生。
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對廁所環境衛生較不滿意,不滿意率為1%。調查發現隨來院時間的延長滿意度逐漸降低。每天隨著來院就診人數的增加,如何持續保持廁所清潔十分重要。目前我院廁所的清潔由保潔公司來做,對他們的服務理念培訓至關重要,他們雖然不直接參與患者的醫療診治,但是卻是整個醫療服務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部分,不但患者需要解決方便問題,而且醫生開的各種尿、便化驗也需要廁所的配合。廁所清潔度不但對保持患者在醫院就診過程中的好心情有促進作用,而且也通過患者如廁感受醫院的細節服務和體驗醫院潛在的“廁所文化”。
5.加強后勤服務管理。
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對門診保潔、保安、電梯的服務較不滿意,不滿意率為2%,雖然我院保潔、保安、電梯是外包出去的,但其仍然代表醫院形象,因而要督促公司定期培訓,提升公司員工素質,培養服務意識。
三、從提高患者滿意度著手,切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根據滿意度調查分析,為提高患者滿意度,應圍繞醫務人員,制度規范,環境條件,治安管理等影響醫療質量的主要因素,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簡化服務流程,優化服務過程,努力實現醫療服務提速,醫療質量提高,群眾就醫舒心放心的活動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優化服務環境。
服務環境為患者的整個服務體驗定了基調。服務設施和區域的科學整合和劃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時間效率和心理感受。對服務功能相近、內容相似的診區進行整合,根據流程設定診室位置。營造人性化就醫環境,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滿意的服務。從患者的醫療流程看,患者首先接觸醫院是在門診,第一個接診患者的部門是掛號,因而掛號過程的順暢和便捷性便顯得十分關鍵。同時由于門診患者對醫院環境不熟悉,就醫流程不清楚,迫切需要得到幫助。因此,醫院應設立專職導醫,及時主動地轉送急診患者;統一外部標識,統一內部布局,門診指路牌要清晰,其高度、色彩、字體大小更為合理,方便患者。
(二)加強門診管理,簡化服務流程。
門診服務涉及的科室和部門較多,服務流程設計應以患者的整個就醫流程為中心,堅持以服務流程為導向,以人為本的團隊式管理為原則,體現先進的服務文化理念。減少或清除一些重復性的工作環節,壓縮服務過渡時間,簡化服務程序,優化和整合服務流程。應該盡可能地將服務前臺時間簡化,壓縮整個流程中的等待,移動等過渡時間,保證患者與醫生有較長的交流時間。要從病人需求出發,改善門診的科室布局,轉換服務模式,方便病人就醫,要積極嘗試一站式服務,低柜式服務和透明式服務,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在整合主流程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子流程,或是簡化子流程的程序。對那些一般無需檢查化驗,僅需復診配藥的消費者,設立簡易門診。endprint
(三)探索實行當天為醫務人員評價制度。
借鑒銀行柜臺服務評價模式,患者就診后,可以在評價器上進行評價,以此作為激勵醫務人員的手段,促使醫務人員改進服務態度,全方位提升服務質量,照顧患者心理情緒,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當然,患者的主觀感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可以客觀的反映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按照整治行業不正之風的總體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制定相應細則和措施。
(四)建立處理醫患糾紛的有效機制。
既要牢固樹立依法處理醫患糾紛的意識,同時也要將依法處理醫患糾紛與以德處理醫患糾紛相結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醫患糾紛處理預案阱,及時,妥善處理糾紛,緩解醫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要完善醫患糾紛投訴接待、受理、調查、處理以及監督、檢查、考核、整改制度。要制定和落實醫院、科室、醫務人員個人對醫患糾紛、醫療事故責任的分擔制度,并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建立醫患糾紛處置的聯動機制,明確各自職責,共同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
(五)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樹立良好形象。
要靠教育,靠道德,靠行政的和經濟的手段,綜合約束醫務人員的行為。要通過加強學習教育,提高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和鍛煉一支醫德好,醫術精,醫風正的醫療衛生隊伍。要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責任,職業技能教育,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增強職業使命感和榮譽感。
總之,醫院是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關系民生、關愛患者的社會公共事業,在競爭激烈的醫療服務市場中,提高患者滿意度和提高服務質量都是醫院應當非常重視和不斷追求的。
參考文獻:
[1]劉嫣;曹建文,病人滿意度若干問題淺析,中國醫院管理,2005,第2期.
[2]竇月萍,病人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分析,當代醫學雜志,2009,第28期.
[3]呂秀春;霍新;劉廣,病人對醫院工作滿意度調查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第20期.
[4]侯緒娜;宋平;邵志英;楊紹萍;于蘭貞,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的研究進展,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第17期.
[5]徐楓;高春東;易愛華,548例軍隊空勤療養員療養滿意度分析,中國療養醫學,2005,第4期.
[6]鄧雨珍,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衛生部醫院管理年工作會議綜述,中國醫院,2005,第5期.
[7]毛輝;沈建坤;董少良;金明亮;傅懋林;魯秋香,醫保門診特殊病種補償方案對患者整體滿意度的影響,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5,第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