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眾
高中數學的德育整合教學,不僅要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還要在課后有廣闊的德育滲透教育平臺。課堂教學中要借助情境教學、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來實現德育滲透;課后教學要從教師身正示范的教育影響角度出發,設計集體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分析了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提出了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策略。
高中數學德育滲透可行性策略高中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滲透必要的德育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更為豐富多彩,體會更為深刻明確。本文分析了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提出了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高中數學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是符合素質教育理論要求的:首先,這種整合教學模式符合杜威德育教育理論中對教育目的的界定,保證了教育過程中能夠對教育的傳承有指向性,確保了學生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成長,還包括道德水平的成長,最終確保教育目的的完美實現。其次,符合科爾伯格的德育理念,確保了借助學科教學促進學生對道德問題和道德決策的積極的思維,確保了學校道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道德推理的發展的連續過程。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具備較高的可行性:首先,從教材來講,新版的高中數學教材之中滲透了很多德育教育的關鍵點,雖然高中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內容不像文科那樣集中,但卻蘊藏分散在各章節之中,但是教師完全可以自主開發探索教材內容,將這些德育內容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之中。其次,數學學科本身就是需要嚴密推理的抽象學科,在完成學習的過程中高中生必須掌握基本知識體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規律,重視正確學習方法的引入,而德育工作可以以這些工作為切入點進行道德品質的滲透教育,培養高中生形成優良品質。
二、高中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策略
1.高中數學課堂德育滲透
(1)情境教學滲透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情境教學內容是為了讓教學更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確保在課堂知識生成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課中有境”。對于高中數學學習而言,所創設的情境內容一般都是與實際生活有關,利用生產生活情境來形成思考、探究的情境,這樣的懸念設計也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思考更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情境創設之后教師就必須要考慮到是否能夠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讓教學的內容更為豐滿,滲透更為自然。例如,教學斜三角形的相關問題的時候,教師就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一條河的兩岸平行,河寬d=1km,因上游突發洪水,在洪峰到來之前,急需將碼頭a處囤積的重要物資及人員用船轉運到正對岸的碼頭b處或其下游1km的碼頭c處。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l∣=5km∕h,水流速度∣v2∣=3km∕h,請同學們回答運輸需要多長時間?在學生探索完成這個問題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引領學生回憶中國解放軍在抗洪救災過程中的英勇表現,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另外,情境創設還可以直接將德育內容插入進來。例如,學習《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過程中,教師播放神州升天的情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感受祖國的強大,形成愛國主義教育。然后,再讓學生感受宇宙飛船的空中運行軌跡,引入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內容。情境創設不僅僅引入了知識體系,還要重視引入德育內容,這樣高中數學課堂才能更為豐富多彩。
(2)探究教學滲透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探究活動,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問題串引導+自主探究+階段小結”的模式,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較為分解的簡單體系化的知識,學生探究更為簡單,理解更為到位。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的認知更為廣泛。例如,教學“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過程中,教師設計了探究問題,取一條定長的細繩,把它的兩端都固定在圖板的兩個點處,套上鉛筆,拉緊繩子,移動筆尖,畫出的軌跡是什么曲線?在這一過程中,筆尖(動點)滿足怎樣的幾何條件?學生操作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利用一體機的“幾何畫板”來進行動態的操作理解,這樣設計學生興趣濃厚,并對相關的橢圓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在這樣時候,教師可以適當滲透“合理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德育滲透,讓學生明白先進的技術不是用來玩的,而是用來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向,促進人類進步發展的。
(3)合作學習滲透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合作教學,積極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讓學生的個性思維有自主發揮的空間,最終提升數學學習的實效性。合作學習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借助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學會交流技巧、掌握傾聽與表達的能力,形成更為優秀的個人素質。首先,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滲透集體素養,教師可以借助集體評價的模式來讓學生形成更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借助集體評價來讓學生學會主動幫助后進生,養成助人為樂的良好習慣。其次,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體會能力,例如,學習“二項式系數性質”的過程中,教師讓小組收集相關的學習資料,有的小組就發現我國其實是最早發現“二項式系數性質”的國家,這一發現自然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合作學習讓高中數學教學有了全新的模式,自然也可以為德育思想架設精美的橋梁。
2.高中數學課后德育滲透
(1)教師身正示范
高中數學的德育整合教學不僅僅要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還要在課后有廣闊的德育滲透教育平臺。班杜拉道德教育理論認為,道德認知的獲得機制是觀察學習,也就是說,教師的示范作用將會是良好道德品質推廣的關鍵。首先,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師德師風建設,一方面,不斷學習提升高中數學學科知識水平,橫向強化相關學科知識能力,讓學生感受到高素質知識對人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做良好社會道德的執行楷模,以身作則來影響學生。其次,教師要主動開展科研活動,加強對數學學科滲透德育方法研究指導,有目的、有計劃地不斷提高教師德育科研能力。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才是教師影響學生德育水平的關鍵。
(2)集體參與實踐
課后德育滲透的實現要借助社會實踐活動。首先,教師要經常開展勵志理想教育,學習數學家的優秀事跡,然后制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其次,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一起來規劃班級的特色文化墻,展示優秀的數學學習方法,展示個人的努力成果等。另外,教師要設計課后的綜合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調查社區交通設計符合哪些數學知識原理;商業物流設計的路線;企業工廠的生產經營技巧等。在這樣的數學實踐學習過程中,學生自然體會到了民生民則,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品質。總之,強調德育以實踐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形成高尚的品德,強調通過社會教育機構、社會輿論、社會交往施加德育影響;將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德育等多種教育因素進行有機整合,對高中德育來講是一種可貴的德育路徑探索。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德育整合教學不僅僅要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還要在課后有廣闊的德育滲透教育平臺。課堂教學中要借助情境教學、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來實現德育滲透;課后教學要從教師身正示范的教育影響角度出發,設計集體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宋勝吉.高中數學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2]陳雙英.構建高中德育發展平臺的新模式[J].企業家天地,201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