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棠
美術是一門注重欣賞類的學科,尤其是在進行美術教學中,需要教師擺正藝術欣賞的位置,增加對學生情感的培養,這樣可以讓教學更具風格,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加積極。在教學中運用欣賞教學方法,并不是傳統教學中一定要一板一眼的進行,欣賞教學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沒有特定的教學規范。通過對中學美術教學中關于欣賞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對中學美術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提高學生的審美和藝術修養。
中學美術教學欣賞教學靈感中學美術教學除了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之外,還有就是要提高學生審美以及生活情趣的培養,讓學生具有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保證健康的成長氛圍。欣賞教學主要的優點就是在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并且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眼光,是一項非常好的教學方式。所以,中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目標來進行欣賞教學方法的使用,只有不斷探索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被學生接受,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一、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感知
傳統的欣賞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主導的,對一些藝術品和美術作品進行品鑒,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藝術作品傳遞出來的思想情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跟隨教師的腳步,但是卻沒有了自己的思想,這種方法就喪失了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真正感悟,也就沒有真正實現欣賞教學的教學主旨。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欣賞教學,首先教師要擺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然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而不是對知識點的灌輸,要注意讓學生自己闡述觀點,多思考,使學生主動發表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看法,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講課方式,為了調動學生興趣,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例如,在欣賞《日出》這幅作品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對作品進行簡單的闡述,通過對畫的理解,然后進行一定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定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審美,對藝術作品有自己的見解。
二、營造教學氛圍, 強化學生情感
只有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科學習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然后跟著教師的思路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對于美術教學來說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發揮欣賞教學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教會讓學生用心來感受作品,而不是從字面的意義進行觀察,全方位的評價才是最具有思想的。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為學生創造出積極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下,學生可以更好的被藝術作品所吸引。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水墨畫的欣賞過程中,可以先挑選一些適當的傳統古箏曲目進行播放,然后讓學生在背景音樂的感染下,欣賞水墨作品,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就是要讓學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除了對畫作本身欣賞之外,還需要根據藝術品的背景進行闡述,讓學上的情感可以充分的調動起來,走進藝術品的意境之中,提升欣賞效果。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欣賞教學方法的質量提升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可以提升學生視覺、聽覺等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出一個完整的藝術空間,所以,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上全面了解作品的情況,清晰作品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對美術作品分析更加透徹。
四、豐富教學手段,保障教學質量
由于現在的教育資源比較有限,不能直接把藝術品帶到課堂中來,也不能經常到展覽館進行欣賞。所以,只能借助與教材上的圖片或者是大型圖片教具,并不是立體的展現無法把藝術品的真正魅力展現出來。所以,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之處,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對作品的照片或者是視頻展現給學生,然后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播放讓學生對藝術作品進行細致、全面、深入的教學。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記錄片或者是運用微課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藝術作品背景,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程度,也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欣賞作品。
五、情景結合,促進學生領悟藝術魅力
美術欣賞還能強化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從而發揮出學生自身的審美情況,并且,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以及作品背景情感的感知,就可以感受到藝術作品中隱藏的美感。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經驗,在藝術欣賞課程開始的時候,把音樂與美術相互結合起來,然后形成一定的情境模式,讓學生投入到情境之中,豐富學生的想象。
總之,在中學美術教學中運用欣賞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藝術作品,同時還能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能激發學生對藝術的學習興趣,建立高尚的品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科學引導,然后激發學生學習靈感,通過教學手段來達到欣賞作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湯為民.中學美術欣賞課新課導入方法探討[J].東方青年,2012,(04).
[2]陸林燕.關于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情感教育問題研究[J].溫州大學,2011.endprint